祝枫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扩散管法配制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染毒混合气体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以液态苯、甲苯、对 -二甲苯、乙基苯、氯代苯、苯乙烯、异丙苯、四氯乙烯、甲基环己烷和壬烷等常见的 VOCs为原料 ,在一定的温度下 ,通过控制载气流速来配制 10种标准染毒气体。详细介绍了配制 10种 VOCs标准染毒气体的方法 ,探讨了所配标准气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提出了用动态配气装置配制 10种 VOCs标准气体的方法。同时 ,分别用热解吸 -气相色谱法和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对所配的 VOCs的标准染毒气体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实验证明 ,所配标准气体的称量结果与二种方法的测定值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用扩散管法配制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标准染毒混合气体 ,其 VOCs的浓度可以较方便调整。其扩散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该动态配气方法适用于环境中低浓度 VOCs在毒理学吸入染毒上的应用 ,且扩散管可重复使用。
- 郝守进崔九思戚其平李宝成尹松年祝枫
- 关键词:扩散管标准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毒性
- 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及其代谢动力学评估方法被引量:3
- 2000年
- 用动态配气设备和鼻式吸入方式染毒,采用雄性豚鼠对环境中10种挥发性污染物(苯、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氯代苯、苯乙烯、异丙苯、四氯乙烯、甲基环己烷和壬烷混合物)的吸入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SPME-GC)法同时测定了血中这10种化合物浓度的经时变化规律。用线性房室模型评价了这些物质的代谢动力学。代谢动力学研究数据表明,低浓度苯乙烯较四氯乙烯更易吸收。同时用代谢动力学参数外推出在不同的暴露浓度下其代谢物的消除量。线性双室模型表明,在低浓度暴露下苯(121μg/m3)的吸收量所占环境浓度的比例为高浓度苯(12.1mg/m3)的4.8倍。因此,尽管对于所有化合物的暴露浓度是相等的,但在评价化合物的危险性时,不仅要考虑单个化合物的吸收量,而且还应考虑其在体内的代谢速率。本研究为评价这些物质在低浓度长期暴露下的危险性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
- 郝守进尹松年李桂兰崔九思戚其平韩克勤李宝成祝枫
- 关键词:污染物代谢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