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卫星
- 作品数:34 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建德市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田条件下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变化规律被引量:29
- 2009年
-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系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山核桃林地氮、磷、钾肥料施用过多,应根据山核桃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控制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加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实现稳产高产并提高品质。
- 童根平王卫国张圆圆徐温新窦春英盛卫星虞青平叶正钱
- 关键词:植物营养山核桃叶片养分
- 建德市名木古树资源调查及评价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对建德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德市现存名木古树5 884株,涉及31科53种。种类以红豆杉科榧树最多,为4 504株,占总量的76.55%。位置分布以建德市三都镇最多,为4 482株,占全市总量的76.17%。海拔拔分布以400~600 m最多,为2 581株,占总量的43.86%。调查同时表明,建德市名木古树大部分生长情况良好,其中正常株5 768株,占总数的98.03%。
- 余峰盛卫星许在恩马学初许根
-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 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外加不同浓度的硅,测定它们对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上升至487.89μmo·lg-1,57.52μg·g-1和178.125μmol·g-1·min-1分别高出对照59.00%,38.47%和32.56%,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至56.11μmol·g-1·min-1,低于对照18.3%,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的显著降低,与处理2(PEG 6000)相比,处理3[PEG 6000+1.8 mmol·L-1Si(二氧化硅)]分别降低了50.31%,35.94%和50.88%;处理4[PEG 6000+5.4 mmol·L-1Si]分别降低了43.69%,44.77%和68.42%。同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与处理2(PEG 6000)相比,处理3上升21.91%;处理4上升25.87%,光合参数显著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硅处理可以提高雷竹的抗旱性。
- 潘月戎洁庆盛卫星桂仁意
- 关键词:植物学硅雷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 建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指出了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传统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基于建德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梳理了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推进建德市林下经济科学合理发展提供参考。
- 盛卫星许根方庆马学初刘金土王成龙王相
- 关键词:林下经济
- 浙江安息香群落植物重要值研究
- 2021年
- 对建德市建德林场泷江林区桃花坞浙江安息香群落植物重要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冈是组成浙江安息香群落的主要乔木树种,重要值为31.11%;箬竹是浙江安息香群落灌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为27.44%;阔鳞鳞毛蕨和相仿薹草为浙江安息香群落草本层主要物种,2个物种重要值超过整个群落的50%。
- 余裕龙盛卫星陈小明李卫忠徐惠春万红卫杨建祥吴家森
- 关键词:群落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利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形态指标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有显著差异.NO-3∶NH+4=2∶2最适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实生苗生物量,促进了N、P、K等大量元素和Ca、Mg、Zn、Fe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NO-3-N为主的氮素供给模式更有利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且能促进实生苗提前分蘖;当氮源中NH+4的比例超过总氮源50%时,毛竹实生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当氮源全部为NH+4-N时,毛竹实生苗最终死亡.本研究表明,毛竹实生幼苗为弱喜硝植物,这对毛竹林施肥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 李国栋胡骁伟牟梦晓夏根清盛卫星
- 关键词:砂培毛竹实生苗氮素形态NH4^+
- 浙江省典型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被引量:43
- 2018年
- 松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天然次生林代表性的森林类型,通过研究主要树种分布变动趋势,可以有效地指导森林经营措施。在该地区4个1hm^2典型样地,在0—30m尺度范围内综合分析了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并对同一树种分发育阶段在不同森林群落中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以探讨亚热带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和种群维持机制。样地1和2为松阔混交林,其中样地1的马尾松密度较低,样地3和4为常绿阔叶林。研究结果表明:(1)以完全随机模型为零假设时,样地1的主要种群在小尺度(<10 m)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呈随机分布;样地2—4的主要种群在所有尺度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聚集强度逐渐减弱;以异质泊松模型为零假设时,4个样地的主要种群在大部分尺度呈随机分布;(2)青冈和苦槠的小树(5.0 cm≤DBH<10.0 cm)在4样地的所有尺度以聚集分布为主,大树(DBH≥10.0 cm)在松阔混交林样地呈随机分布趋势,但在常绿阔叶林样地青冈在0—20 m尺度、苦槠在所有尺度呈聚集分布;(3)松阔混交林中建群种马尾松和其他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在样地1的小尺度为负相关,随尺度增加为不相关,在样地2的所有尺度为负相关;常绿阔叶林中建群种青冈和其他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在在样地3的小尺度为负相关,随尺度增加为不相关,在样地4的所有尺度为负相关;所有伴生树种的种间关联性以负相关为主。结果说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随群落结构和空间尺度的不同而出现变化,在松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群落格局形成中除了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以外,密度制约机制在松阔混交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常绿阔叶林中其作用随着树木生活史阶段的提高而减弱。
- 吴初平袁位高盛卫星黄玉洁陈庆标沈爱华朱锦茹江波
- 关键词:次生林生境异质性密度制约
- 不同经营年限对山核桃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为探讨不同集约经营历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演变规律,在浙江省临安市分别采集了集约经营历史为5,10,15,20 a的山核桃林土壤样品,并与天然山核桃-阔叶混交林(0 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然混交林改造为山核桃纯林并经强度经营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表层(0~10 cm),表层土壤总有机碳(S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与0 a相比,经过5 a经营后,土壤SOC,LFOC,HFOC分别下降了28.4%,59.3%和15.1%,而20 a后,则分别下降了38.6%,68.2%和26.0%。经营前5 a,LFOC/SOC从23.0%下降为17.0%,而HFOC/SOC则从从70.0%上升到83.0%,在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轻重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盛卫星吴家森徐建春张少伟蔡建荣
-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轻组有机碳山核桃
- 雷竹产区与非产区河流水质的年动态变化
- 为探讨雷竹集约化栽培对周边河流水质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在雷竹产区与非产区河流各设置3个水质监测断面,于2008年5月-2009年5月每2个月进行采样,对主要水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雷竹产区河流水质状况明显差于非雷竹产...
- 吴家森姜培坤盛卫星谢秉楼
- 关键词:河流水质集约化栽培
- 文献传递
- 不同优势菌根类型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性状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向阔叶林转变驱动优势菌根类型由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转向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不同类型菌根由于其菌丝生物量和分泌物的不同,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研究优势菌根类型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不同优势菌根类型林分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占比及碳氮质量分数、菌根真菌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等。【结果】与ECM占优势的马尾松林相比,AM占优势的阔叶林在土壤团聚体的组成、稳定性及碳氮质量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团聚体(直径d>250μm)比例和平均质量直径显著升高(P<0.05),而粉黏粒(d<53μm)占比显著降低(P<0.05)。此外,大团聚体碳氮比显著降低(P<0.05),所有粒级团聚体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大团聚体中易提取态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趋于升高,微团聚体(d为53~250μm)和粉黏粒中易提取态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麦角固醇质量分数则显著降低(P<0.05)。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主要与易提取态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CM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有关(P<0.05)。【结论】在ECM占优势的马尾松林转变为AM占优势的阔叶林的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升高,菌根生物量是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异的重要影响因子。
- 马行聪金文豪屠嘉莹盛卫星陈俊辉秦华
- 关键词: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土壤有机碳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