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岳
- 作品数:53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B超引导下经椎间盘穿刺奇神经节阻滞毁损治疗
- <正>目的:我科在B超引导下行奇神经节阻滞毁损治疗4例,现报道如下。患者4例,56~70岁,2男2女。直肠癌术后2例1例宫颈癌术后,1例不明原因会阴部疼痛。经保守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疼痛VAS评分5~8分。方法:B超定位...
- 任飞白念岳扬胜辉杨勇鄢建勤
- 文献传递
- 老年患者麻醉趋势指数和脑状态指数与靶控输注丙泊酚预测效应室浓度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无手术刺激状态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时麻醉趋势指数(NCT)、脑状态指数(CSI)与不同镇静程度时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行择期普外科手术患者20例。诱导插管前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靶浓度从0.5mg/L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mg/L,每一靶浓度输注5min,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为0后5min停止,连续监测患者Narcotrend指数和脑状态指数变化。每间隔20s行改良OAA/S评分,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每变化0.1mg/L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数值及时间及患者在丧失语言反应及意识消失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NCT和CSI值。结果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与NCT和CS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砰分别为0.867与0.893,P〈0.01)。患者出现语言反应消失时的异丙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为(1.56±0.13)mg/L,NCT值为74.00±4.69,CSI值为69.82±5.47。患者出现意识消失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2.15±0.27)mg/L,NCT为63.30±7.50,CSI值为58.78±6.90。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NCT值、CSI值与OAA/S评分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938、0.940(P〈0.01),OAA/S评分与Ce负相关,与NCT和CSI正相关。不同意识状态下NCT和CSI值相比,NCT值偏高(P〈0.01)。结论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后出现语言反应消失及意识消失时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波动在一定的范围;NCT、CSI和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呈线性相关;NCT和CSI的监测均能反映老年患者丙泊酚的镇静程度;NCT与CSI指数显著相关,但在一定范同内要注意其存在偏差。
- 刘松华程智刚王云姣王宁荣白念岳郭曲练
- 关键词:清醒镇静双异丙酚麻醉深度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盐酸曲马多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以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为对照药物观察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中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效果。方法:90例择期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5例,盐酸曲马多组45例。术后患者神志清醒后疼痛评分达中或重度疼痛者,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或盐酸曲马多100mg后连接静脉PCA泵(酮咯酸氨丁三醇2.5mg/ml;盐酸曲马多8.3mg/m1)行术后PCA镇痛治疗。由观察者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18h内的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各个时点的PCA用药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均在用药后0.5h内产生镇痛作用,PCA治疗过程中均能维持患者在轻度疼痛或无痛,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达到相同镇痛效果时,酮咯酸氨丁三醇组的累计用药量明显少于盐酸曲马多组(P〈0.05)。2组患者在疼痛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和呼吸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对于术后急性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达到相同镇痛效果时,酮咯酸氨丁三醇的用药量明显少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
- 白念岳程智刚郭曲练朱茂恩王卡赵黎丽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后恢复情况。方法: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40)和芬太尼组(F组,n=40)。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分别为3~5μg/L和3~5mg/L;F组持续泵入芬太尼2~3μg/(kg.h),丙泊酚靶控浓度同R组,术中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并观察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R组呼吸恢复后至拔管时的心率较诱导前明显加快(P<0.01),F组上头架后至手术结束心率较诱导前明显减慢(P<0.01),停药后恢复。两组间血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R组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均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苏醒更迅速,但疼痛评分高于芬太尼组。
- 白念岳郭曲练程智刚王月玲杨胜辉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神经外科
- 七氟烷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观察和对血浆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34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n=17)及七氟烷组(n=17),二组分别以丙泊酚和七氟烷诱导和维持。观察评价患者手术条件、苏醒质量、定向及记忆能力、血动力学参数,及出院时神经功能转归,测定不同时点血浆中S-100B蛋白含量。结果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七氟烷和丙泊酚在手术条件上、出院转归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即刻的认知功能评分丙泊酚组(18.3±5.1)较七氟烷组(20.1±3.9)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S-100B蛋白浓度均有所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七氟烷具有与丙泊酚同样的特点,作用时间短、苏醒快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野清晰,脑组织顺应性好,并且在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上具有一定优势。
- 鄢建勤张俊杰白念岳翟振平
- 关键词:七氟烷动脉瘤S-100B神经功能评分
- 术中应用国产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估国产6%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术中扩充血容量的安全性。方法75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25例)、万汶组(25例)及林格液组(25例),术中分别输注每种液体1000mL,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记录出入量,分别于输入研究药物前及完毕后采血测定PLT、FIB、PT、APTT、全血黏度高切变率(mPa.S150.S-1)、全血黏度低切变率(mPa.S10.S-1)、血浆黏度(mPa.120.S-1)。结果与输液前比,3组平均动脉压均、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与林格液组比较,胶体液输入后2组患者PLT、FIB、APTT、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变率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无差别(P>0.05)。PT输液后3组内及组间均无差别(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与万汶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6%羟乙基淀粉扩容在术中使用是安全。
- 刘松华曹理言杨文茜潘冰冰白念岳王云姣程智刚郭曲练
-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浆容量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意识恢复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需要运用客观准确的方法。这样可避免苏醒期的不良用药,确保苏醒期患者平稳安全恢复意识,快速去除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力求减少苏醒期并发症。本文对脑电双频指数等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状态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探究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规律,以期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田影王云姣黄长盛白念岳郭曲练程智刚
-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麻醉深度
- 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拟构建含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hIL-10),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疼痛的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pCYIL-10质粒中选择适当的引物进行PCR后得到含PmeI多功能酶切位点的IL-10基因片段,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pWPXL上得到重组的pWPXL-IL-10质粒,对所抽提的质粒进行酶切及测序检测正确后大量提取备用。将重组质粒pWPXL-IL-10、包膜质粒pMD2.G和包装质粒psPAX2共转染293T细胞后包装出复制缺陷的慢病毒颗粒,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结果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显示,pWPXL-IL-10质粒中有一个530bp左右的插入片断,大小与IL-l0cDNA(534bp)基本符合。测序结果显示pWPXL-IL-10质粒上插入片段的序列与基因库中hIL-10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转染后获得了高滴度(2×1010)、高纯度的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hIL-10,为慢性疼痛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贺正华白念岳郭曲练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基因
- RNA干扰与慢性疼痛的基因治疗
- 2009年
-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1998年Fire等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是由双链RNA(dsRNA)分子在细胞内特异性诱导与之同源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rrGs)。RNAi最主要的功能特点是其可以调节和关闭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的各种高级生命活动。RNAi技术已经成为模式生物、基因功能、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中最有力的工具,
- 程智刚潘冰冰王云姣于鹏李靖贻白念岳郭曲练
-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治疗慢性疼痛转录后基因沉默RNAI技术RNA降解
- DREAM短发卡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在C6细胞中沉默DREAM基因的效应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构建表达下游调控元件的拮抗分子(DREAM)基因序列特异性的短发卡RNA(shRNA)质粒载体,检测其对C6细胞DREAM基因的干扰作用,为研究DREAM基因功能提供有力工具。方法为了构建pRNAT-U6.1/Neo载体介导DREAM shRNA表达的质粒,针对DREAM的19碱基大小的片段,分别设计3对寡核苷酸和1条非特异性阴性对照序列,形成双链后将其依次连入带有U6启动子的pRNAT-U6.1/Neo载体(命名为pRNAT-DREAM),两对DNA双链连接后形成中间由9个碱基序列间隔的反向互补序列,构建成能产生DREAM shRNA的质粒。用构建成功的4条质粒转染C6细胞,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检测其DREAM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酶切、连接后构建成的质粒,经酶切与测序证实构建成功,无任何碱基突变。在培养的神经胶质细胞中转染率为85%左右,pRNAT-DREAM-Ⅱ和pRNAT-DREAM-Ⅲ显著抑制DREAM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能表达DREAM shRNA的质粒载体pRNAT-DREAM-Ⅱ、pRNAT-DREAM-Ⅲ,此项研究结果为DREAM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程智刚莫秋华李靖怡王云姣白念岳贺正华胡浩杨胜辉鄢建勤郭曲练
- 关键词:RNA干扰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