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蜜环菌遗传测定的单孢分离和培养方法被引量:20
- 1999年
- 从平板中直接分离担子菌萌发孢子的单孢分离方法,主要利用自制的毛细管和显徽玻璃针等简单工具操作。该法简便快速,抗污染,获得单孢率高。同时报道一种改进型的担子菌互交不育性测定用培养基MEJA,与国内外目前常用的SR和MEA培养基相比,增加一项判断标准,使互交不育性和互交可育性的反应更加清晰可靠。
- 赵俊田淑敏王玉玲秦国夫
- 关键词:蜜环菌单孢培养基
- 树木溃疡病重要病原葡萄座腔菌属、种及其无性型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本实验在我国的多种树木上采集了56个溃疡病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ISSR技术)研究病原菌。通过徒手切片和石腊切片观察,供试病原菌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特征与国外所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一致。根据ISSR技术得到的系统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国外提供的F.aesculi(有性阶段为B.dothidea)菌株以100%相似性聚为一类。因此,实验采集的树木溃疡病菌是B.dothidea,其无性型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而是F.aesculi,故应使用F.aesculi作为B.dothidea的无性型名称。此外,通过国内的B.dothidea和国外已发表的B.ribis的特征对照,发现二者确实不同:B.ribis的分生孢子宽度大于8.0μm,LID值的平均值小于2.6;而本实验测量的B.dothidea的分生孢子宽度在6.2~7.6μm之间,LID值的平均值在2.9~3.6之间;ISSR所得系统树也显示二者属于不同的种。所以B.dothidea和且ribis是两个不同的种,而不是同物异名。
- 王金利贺伟秦国夫陶万强赵俊田淑敏
- 关键词:葡萄座腔菌无性型同物异名
- 木腐菌和菌根菌对奥氏蜜环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 收集4种木腐菌和10种菌根菌共16个菌株,采用双层培养方法,利用新提出的抑菌指数的评定指标,测量了这些菌株对奥氏蜜环菌的拮抗效果.结果在木腐菌中以138号鬼伞(Coprinus sp.)和196号簇生垂幕菇(Hyphol...
- 田淑敏秦国夫赵俊赵日良张锡芝
- 关键词:木腐菌菌根菌生物防治
- 文献传递
- 蜜环菌根朽病的化学防治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50%退菌特、80%杜邦万生、72%杜邦克露3种药剂用于20 a生红松人工林内蜜环菌根朽病防治试验.发病状况分为5个等级,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假设差异性检验.结果 表明:3种药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防治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投入产出比达到1:167.
- 赵俊秦国夫田淑敏赵日良张锡芝刘伟李建胜
- 红松根朽病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 赵日良秦国夫赵俊田淑敏张锡芝张来徐振昌康淑梅孙喜林张景福李树恩吴茂利孙永吉李文山王修明杨广生施福田殷春龙赵书行李继成方克祥刘忠良蔺成阁彭广增陶喜春徐吉良万忠卿
- (1)鉴定出了红松根朽病的病原菌:运用互交不育性 (Intersterility) 技术及形态特征,首次鉴定出了红松根朽病的病原菌为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 ostoyae (Romagn.) Herink],澄...
- 关键词:
- 关键词:控制技术
- 蜜环菌根朽病病原菌的抗药试验被引量:1
- 2007年
- 针对蜜环菌根朽病的病原菌,收集了30种药剂进行筛选试验。其中,杜邦克露、退菌特、杜邦新万生、粉锈宁、代森锰锌等5种效果最好。杜邦克露、退菌特100 mg/L以上浓度时杀菌率100%,杜邦克露50 mg/L时90%以上,方差分析及q-检验表明,浓度水平间差异极其显著,而药剂作用时间无差异。杜邦新万生、粉锈宁、代森锰锌250 mg/L以上浓度时杀菌率100%,100 mg/L时80%以上,其抑菌效果随药剂浓度的加大而提高,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赵俊秦国夫田淑敏张莱张锡芝刘福杰
- 关键词:蜜环菌根朽病杀菌剂
-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与北美种的交配关系被引量:20
- 1999年
- 将中国三个未知蜜环菌生物种A、C、D的38个代表菌株与北美蜜环菌A.sinopina、A.calvescens、A.nabsnona、A.gemina、A.ostoyae、NABSX等六个种的22个代表菌株进行了配对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生物种A与北美种A.sinopina互交可育,属于同一种。中国生物种C与任一北美种都互交不育,不存在部分可育现象,为亚洲特有种。中国生物种D与欧美的A.ostoyae的两个菌株互交可育,实验证实该种另外四个欧美菌株已经失去交配能力,因此确认中国生物种D与A.ostoyae属于同种。
- 秦国夫贺伟赵俊田淑敏沈瑞祥
- 关键词:蜜环菌
-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E与其它种的相互关系被引量:2
- 2000年
-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E(CBS E)建立时仅包括2个菌株,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交配型交配菌株体系,与其它中国蜜环菌生物种的相互关系也不清晰。依据交配试验结果,将原CBS E中的92018归属CBS C,将92011归属于CBS D,即把CBS E合并为奥氏蜜环菌CBS D,Armillaria ostoyae(Romagn.)Herink。
- 赵俊田淑敏张来徐振昌秦国夫
- 关键词:密环菌生物种
- 北半球高卢蜜环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鉴定被引量:22
- 2001年
- 从北美、欧洲和中国收集 2 3个高卢蜜环菌菌株 ,PCR扩增其rDNA的IGS和ITS区域 ,用AluⅠ、HaeⅢ、HinfⅠ和Tag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 ,同时结合随机扩增微卫星 (RAMS)多态性 ,对北半球的高卢蜜环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高卢蜜环菌的 6种IGS RFLP图谱类型 ,其中gal(B)和gal(D)是国内外尚无报道的新的IGS RFLP型。RFLP系统树发现该种有明显的大陆之间遗传分化 ,存在中国、欧洲、北美和亚洲 4个亚群体。RAMS分析表明北半球高卢蜜环菌存在亚洲、欧洲、北美 中国和北美 欧洲等 4个高卢蜜环菌发育系 ,而且不同大陆的高卢蜜环菌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而相同大陆的却具有不同的起源 ,特别是北美的高卢蜜环菌两个发育系异源性很高 ,北美东部的发育系同欧洲的关系比较近 ,而北美西部的同亚洲关系比较近。
- 秦国夫赵俊田淑敏JarkkoHantula
- 关键词:遗传分化
- 中国蜜环菌的新生物种被引量:39
- 2000年
- 在调查研究蜜环菌生物种的过程中,先后在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现了四个新的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BS F、CBS G、CBS H和CBS I。研究表明,CBS G属于典型的同宗配合种,其余三个为异宗配合。CBS H与CBS C之间存在部分互交可育,比例高达17.8%,在同一个国家的两个种之间出现如此高的互交可育比例还是首次报道。上述三个生物种同欧美的已知蜜环菌种均互交不育,为亚洲特有种。CBS I为无菌环的假蜜环菌A.tabescens (Scop. ) Emel,它与欧洲的假蜜环菌互交可育,属于同种。但同中国其它各生物种互交不育。同时讨论了蜜环菌生物种的群体观点。
- 秦国夫赵俊田淑敏Kari KORHONEN戴玉成刘春如
- 关键词:蜜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