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靖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疾病
  • 2篇腺癌
  • 2篇X线
  • 2篇病理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方法
  • 1篇影像
  • 1篇置管
  • 1篇乳腺X线
  • 1篇乳腺X线检查
  • 1篇乳腺X线摄影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疾病诊断
  • 1篇乳腺肿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王靖
  • 3篇周瑞
  • 3篇田惠芳
  • 2篇熊斌
  • 1篇喻明霞
  • 1篇舒小珍
  • 1篇范维

传媒

  • 3篇医学新知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防治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3年10月90例女性乳腺癌病例(TNM分期为Ⅰ-Ⅲ期),分别采用单管持续负压引流(69例)和双管持续负压引流(21例),比较二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拔管时间、术后首次行化疗时间。结果单管引流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1.73%(15/69),拔管时间平均16.6d,术后首次化疗时间平均22.3d;双管引流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9.52%(2/21),拔管时间平均12.8d,术后首次化疗时间平均15.4d。二者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畅引流是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关键措施,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能更有效地降低皮下积液发牛。
王靖田惠芳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引流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PICC置管的观察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王靖舒小珍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静脉置管PICC置管并发症肿瘤
乳腺肿块X线检查常见漏、误诊原因的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乳腺X线检查的误漏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5例经乳腺X线摄影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X线摄影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病理诊断72例良性肿瘤而X线误诊为恶性7例(误诊率9.72%);63例恶性肿瘤而X线误诊为良性5例(漏诊率7.93%)。结论:乳腺X线误诊与乳腺致密程度、患者年龄以及肿瘤形态相关。掌握拍片技术减少技术性误差,提高影像质量,诊断时仔细阅片并熟知各类型乳腺疾病的特征性X影像表象,并与临床相结合,增强责任心,可减少乳腺X线检查的误漏诊。
王靖唐诗慧周瑞田惠芳范维喻明霞
关键词:乳腺疾病误诊乳腺X线检查
乳腺癌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常见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乳腺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678例经乳腺摄影、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47例,导管内原位癌27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粘液腺癌9例,髓样癌4例,乳头Paget病8例,大汗腺癌1例。结果乳腺x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40%,91.16%,91.74%。阳性预测值90.12%。阴性预测值93.22%。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83%和7.59%。结论乳腺x线摄影是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王靖熊斌周瑞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病理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化乳腺X线机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3例女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及乳腺X线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诊断乳腺病变的影像特点。结果:153例中良性63例,恶性90例。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敏感性为97.8%,特异性90.5%,准确性为94.8%,高于单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结论: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周瑞熊斌王靖田惠芳
关键词:乳腺疾病多普勒超声乳腺X线病理诊断
CT影像技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揭示CT影像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其热点,为我国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中文文献选取于中国知网(CNKI)近五年(2014-2019年)所刊发的期刊论文,外文期刊检索数据来自WOS核心合集。通过中国知网自带的统计功能,将收集到的中文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机构、基金分布、期刊分布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计量软件HistCite对CT影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和判断,展示CT影像技术的引文时序分析。结果2014-2019年CT影像技术研究的中文期刊论文发文量大致呈现稳定发展趋势。发文量排在前列的机构,在地域分布上较均衡。CT影像技术的核心作者群也正处于形成期。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对CT影像技术研究予以高度重视,批准了大量的科研基金。关键词分布图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理学、X线、体层摄影术、磁共振呈现、诊断等方面。HistCite引用编年图表明:引证关系链1主要研究CT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值对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的质量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引证关系链2主要研究CT图像特征描述方法的优化和改进。引证关系链3聚焦于胸部CT中肺结节的自动检测方法的优化。引证关系链4聚焦于CT影像技术与深度学习的结合。引证关系链5聚焦于深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二维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的运用。结论X线、体层摄影术、磁共振呈现等是近几年国内CT影像技术研究的主要热点,而CT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值、CT图像特征描述方法优化、肺结节的自动检测方法优化、CT影像技术与深度学习方法的融合等,是国外CT影像技术研究的主流趋势。
王靖
关键词:CT影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