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块体纳米晶铝的力学性能及变形机理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雾化粉体+挤压(Ato+Ext)、雾化粉体+热等静压+挤压(Ato+HIP+Ext)、低温球磨+挤压(Cryo+Ext)、低温球磨+热等静压+挤压(Cryo+HIP+Ext)四组不同的工艺制备块体纳米晶/细晶铝,并测定了室温拉伸性能,分析了这些块体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断口附近的位错活动及试样的断口形貌,讨论了其变形机理和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粉体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铝的强度远高于雾化粉体制备的块体超细晶铝,四组块体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均不存在加工硬化现象;块体超细晶铝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位错运动,对于块体纳米晶铝,尺寸≤100nm的晶粒在拉伸过程中内部基本不发生位错运动;块体超细晶铝大部分区域发生穿晶断裂,而块体纳米晶铝基本发生沿晶断裂。
- 厉沙沙李炯利陈军洲王胜强熊艳才
- 关键词:纳米晶纯铝力学性能
- 一种新型耐腐蚀铝合金均匀化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介绍了一种新型耐腐蚀铝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研究,针对合金的特点,从改善合金性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该合金的均匀化制度,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合该材料铸锭的均匀化工艺,为新型耐腐蚀铝合金通过大变形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姜海峰王胜强陆政戴圣龙卢健黄敏
- 关键词:耐腐蚀铝合金均匀化工艺铸锭飞机零件
- Al-7Sn-1.1Ni-Cu-0.2Ti轴承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2017年
-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与WDW-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Al-7Sn-1.1Ni-Cu-0.2Ti轴承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合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合金不同组织状态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Al-7Sn-1.1Ni-Cu-0.2Ti合金凝固收缩率为1.13%,铸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与布氏硬度分别为191,147MPa,15.6%与34.6HBS,随着低温时效与退火热处理过程的进行,抗拉强度略有上升,屈服强度保持不变,伸长率与布氏硬度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沿晶界分布的共晶Sn相形貌受界面张力作用逐步由板片状与骨骼状转变为层片状与短棒状,部分吸热脱溶析出在晶界处形成空腔结构,初生α-Al基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82μm。与铸态和340℃退火6h相比,经175℃时效10h后,摩擦因数降低了28.6%与78.6%,体积磨损量减少了157.1%与471.4%,断口形貌以沿晶断裂与韧窝断裂为主。
- 樊振中熊艳才陆政孙刚王胜强
- 关键词:轴承合金力学性能
- 高铁用大型复杂铝合金枕梁铸件低压铸造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ZL101A高铁用大型复杂铝合金枕梁铸件的特点,开展了高溃散性型芯技术、铸造工艺方案设计、铸造CAE数值仿真技术及熔体处理技术等的研究。研制结果表明:铸件采用低压浇注方法,底注式浇注系统,顶部放置冷铁无冒口设计,浇注铸件时适当降低金属液升液充型速度,加大铸件凝固时的压力,同时改善铸型排气能力,研制出的铸件内部质量优良,达到设计要求。对实现高速列车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 杜旭初洪润洲熊艳才王胜强张晓军
- 关键词:铝合金枕梁低压铸造
- 纳米B_4C颗粒增强纳米晶铝基复合材料的粉体形貌及微观组织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机械混合和低温球磨的方法制备了具备“双重纳米结构”特征的B4C颗粒(-60 nm)增强纳米晶铝基复合材料的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对Al/B4C复合粉体的颗粒形貌、微观组织、B4C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分散性、Al/B4C界面结合情况等进行了观察表征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Al/B4C复合粉体的颗粒形貌呈现出“近似球状→薄片状→圆饼状→不规则团聚体”的演化规律。这一现象除了与球磨过程中的“破碎-焊合”综合作用有关外,还与粉体中纳米B4C颗粒的“搭桥”作用有关。Al/B4C复合粉体经低温球磨2 h后,基体纯铝的晶粒基本呈等轴晶,并且大多数晶粒尺寸在200 nm以下。此外,纳米B4C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且B4C颗粒和铝基体的界面纯净无杂质,基本实现了冶金结合。
- 李炯利王旭东王少华张显峰王胜强熊艳才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纳米晶低温球磨
- 发泡石膏铸型热烘烤工艺
- 2013年
- 采用K型热电偶、多通道温度记录仪、游标卡尺和扫描电镜(SEM)对发泡石膏铸型热烘烤过程温度、尺寸与组织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烘烤过程中铸型内部各点均滞后于工艺温度,各点温差曲线随升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高温下随着发泡石膏铸型内部自由结晶水的脱失与晶型转变反应发生,铸型一维长度方向尺寸先连续下降后略有上升;石膏晶粒形状发生了由细针状逐渐过渡为短粗圆柱状或薄片状,再转变为细针状的变化过程。
- 樊振中熊艳才王胜强张坤杨守杰
- 缝隙浇道宽度对A357铝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设计不同宽度尺寸的缝隙浇道,借助FEM仿真计算分析与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缝隙浇道宽度对A357铝合金铸件凝固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铸件/铸型界面传热影响,凝固固相从界面尖端换热区域析出分布,并逐渐转移至心部区域;缝隙浇道宽度与铸件壁厚比例系数设置偏低时,受缝隙浇道补缩影响,易产生集中性缩松缺陷;反之,受缝隙浇道截面临界压力与凝固末期反抽影响,易产生氧化夹渣与缩松缺陷。缝隙浇道宽度与铸件壁厚的最佳比例系数为1.2,此时A357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伸长率分别为342 MPa、310 MPa与9.4%,断口形貌为韧窝断裂。
- 樊振中王胜强王建国王海龙刘建军
- 关键词:A357铝合金凝固组织温度梯度
- 一种新型Al-Zn-Mg-Cu-Zr合金的变形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动态镦粗压缩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Al-Zn-Mg-Cu-Zr合金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Al-Zn-Mg-Cu-Zr合金在350℃以下变形时,由于变形温度较低,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析出行为,合金晶内析出细小沉淀相,对合金的进一步变形不利;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合金没有出现动态析出行为;当变形温度继续升高到450℃时,合金出现了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现象。所以,该Al-Zn-Mg-Cu-Zr合金的最佳变形温度为400~420℃,极限变形量为60%。
- 王胜强王少华马志峰王强王建国陆政
- 关键词:AL-ZN-MG-CU-ZR合金
- ZL114A铝硅合金微观疏松的HIP工艺处理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WDW-100 KN万能拉伸试验机、PLA30050疲劳试验机,结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等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经热等静压处理(HIP)工艺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IP工艺处理温度对Q值(合金材料综合性能数值)影响最高,其次为HIP压力与时间。ZL114A合金Ⅲ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经540℃与140 MPa下HIP处理4 h后,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布氏硬度与轴向疲劳寿命分别增至340 MPa、280 MPa、8%、125HBS和4.1×105,综合力学性能Q值达到475.45。综合工艺成本与使用效果考虑,ZL114A合金优先选用540℃、140 MPa与2 h的HIP工艺参数。相同HIP工艺参数下,与Ⅲ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项相比,Ⅰ级与Ⅱ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区域经HIP处理后的Q值分别提升5.1%与2.4%;Ⅳ级与Ⅴ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区域分别降低15.98%和25.61%。
- 樊振中臧季冬闫晓博王端志王胜强
- 关键词:ZL114A合金力学性能
- 2A14铝合金挤压棒材的热处理工艺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2A14大规格铝合金棒材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效时间下,合金电导率随时效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在相同的时效温度下,合金电导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固溶态2A14合金中存在与Al6Mn晶体结构相近的Al12(MnCu)3Si2粒子,此Al12(MnCu)3Si2粒子在合金再结晶过程中影响晶界迁移,抑制晶粒在固溶过程中的长大效应;时效后,合金中主要的强化相为S'相,但在140℃(或低于400℃)时效12 h的合金中,强化相数量较少,合金性能与固溶态接近;经160℃、12 h时效后,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509 MPa和452 MPa,伸长率为10.1%;在180℃、12 h时效条件下处理后,合金中的S'相会明显粗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大幅下降,伸长率升高,表现出明显的过时效特征。
- 孙进宝王旭东王胜强张显峰陆政冯朝辉
- 关键词: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