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晓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地理信息
  • 2篇指纹
  • 2篇生态
  • 2篇数字城市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鸟类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可视化
  • 2篇城市
  • 1篇带状地形图
  • 1篇地理国情
  • 1篇地理国情监测
  • 1篇地理信息公共...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图
  • 1篇地图制作
  • 1篇地形图
  • 1篇点云

机构

  • 11篇山东科技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国家测绘地理...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陕西省动物研...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19篇王春晓
  • 4篇于秀波
  • 3篇季民
  • 2篇刘宇
  • 1篇张正旺
  • 1篇孙勇
  • 1篇何建华
  • 1篇温伟
  • 1篇张立勋
  • 1篇李婷
  • 1篇靳奉祥
  • 1篇杨晓梅
  • 1篇王鑫平
  • 1篇苏奋振
  • 1篇杨冕
  • 1篇丁长青
  • 1篇石建斌
  • 1篇胡兴树
  • 1篇贾亦飞
  • 1篇刘殿锋

传媒

  • 3篇测绘与空间地...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全国测绘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度聚类方法在点云数据分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点云数据分割是点云数据处理的主要工作,也是实现地物自动识别的前提和关键环节,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点云数据分割自动化程度不高,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以机载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密度聚类方法的激光点云数据分割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分割效果好、适应性强等优势,为后续的地物自动识别奠定了基础。
王春晓庞帅峰
关键词:点云密度聚类
中国湿地生态站现状、发展趋势及空间布局被引量:8
2022年
湿地调查与监测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湿地变化,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前提和基础。湿地生态站是开展湿地长期监测和野外试验的平台,对研究湿地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揭示湿地变化机理具有重要作用。系统梳理了我国现有的湿地生态站,分析了当前湿地生态站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与国际主要生态观测网络相比,我国综合性湿地生态站数量较少、比例偏低,导致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上存在较大空缺;现有生态站存在层级结构不合理、监测指标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国家尺度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的需求。研究基于中国湿地生态站的现状,提出综合性湿地生态站布局原则,认为:应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代表性及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体现综合站-区域站-卫星站的层级结构特点,服务国家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战略需求。按照上述布局原则,对今后综合性湿地生态站的空间布局提出建议。同时,对湿地站发展定位、聚焦的前沿科学问题、湿地联网研究及国际合作方面提出了展望。
夏少霞于秀波王春晓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在简要介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图、影像数据与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以及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规划部门可向政府部门、公众发布总体规划图等信息...
王春晓何引兰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据共享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以鄂州市为例被引量:12
2022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栖息地破碎、缺失与退化的重要原因。生态网络能保护重要栖息地,促进栖息地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州市为研究区,基于CLUE-S模型预测现状延续、生态保护和城市扩张3种土地利用情景,将生境质量作为遴选生境斑块的依据之一,以鸟类最大迁徙距离为阈值构建生态网络,从连通概率指数PC和斑块重要性指数dPC两方面,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情景的地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均有差异,与生态保护相比,城市扩张情景的建设用地增加11603.52 hm^(2),林地、耕地和水体减少5041.8 hm^(2)、2540.16 hm^(2)、3385.8 hm^(2),新城区、山地风景区与水体周边是主要变化区域;(2)现状延续和城市扩张情景的生境斑块降至235块和216块,网络出现破碎化,生态保护情景增至367块,网络结构完整但空间位置改变;(3)2004-2024年PC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生态保护的PC高于现状延续和城市扩张,且利于保护短距离迁徙鸟类;(4)生态保护情景边缘型和关键小型斑块得到保护,第一等级斑块增加,城市扩张情景第二等级斑块增加,现状延续情景部分斑块的重要性提高。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鄂州市要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优先保护受到土地利用变化威胁的大型与关键小型栖息地,重点保护短迁徙鸟类的栖息地连通性。
王春晓何建华何建华刘殿锋于秀波
关键词:CLUE-S模型生态网络
基于CFD的风力发电机柔高塔筒安装过程抑振技术研究
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风机塔筒的高度不断增加。塔筒安装过程中,当气流流经塔筒时会产生漩涡脱落现象,对塔筒产生周期性涡激力作用。当塔筒的固有振频率与涡激力频率接近时,将引发涡激共振,严重威胁塔筒...
王春晓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计算流体动力学
文献传递
基于剖分的中尺度海洋温度场三维显示技术
2014年
针对网格化和数据量庞大的中尺度海洋标量场数据在其三维可视化中表现出来的构造效率较低和表达连续性效果较差的问题,以剖分重构为核心思想,采用三线性插值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基于不同角度平面对温度场进行剖分和色彩映射,最后采用OpenSceneGraph图像渲染引擎的颜色、光照、透明度和回调等渲染技术展现更为真实的、科学的动态三维温度场,提供一种简洁、高效、科学的中尺度海洋温度场表达方法。
刘文龙胡兴树季民王春晓
关键词:渲染
中国西北地区水鸟保护优先区与空缺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中国西北地区是全球鸟类迁徙的关键区域,在全球9条迁徙路线中,有3条迁徙路线涵盖了该区域,西北地区鸟类保护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鸟类保护。识别西北地区的水鸟保护优先区,分析保护空缺是有效保护鸟类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以2009年之后的水鸟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重要鸟区(Important Bird Areas,IBAs)标准及《湿地公约》中国际重要湿地标准,识别了西北地区水鸟保护优先区,使用“不可替代性指数”对优先区进行排序,并对保护空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有48个地点满足水鸟保护优先区条件,4个地点“不可替代性指数”超过100,17个地点未受保护。西北地区水鸟数据较少,监测调查能力不足,应对尚未保护的优先区域开展保护行动,提升西北水鸟调查和监测能力、完善保护地体系,更好地保护西北地区水鸟及其栖息地。
李一辰王春晓
关键词:水鸟
黄河流域水鸟多样性季节和区域特征及保护策略
2024年
作为中国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地带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的水鸟多样性对维持该流域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2022-2023年的黄河流域同步调查数据和公民科学数据,分析了水鸟的种群组成及其季节性特点;并利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估了水鸟多样性在不同季节和区域的特征;同时提出了黄河流域水鸟动态保护策略。结果表明:(1) 2022-2023年,黄河流域共记录到9目20科141种水鸟,其中鸻形目和雁形目水鸟占优势。(2)春季和秋季的水鸟多样性最高,黄河流域不仅是繁殖地和越冬地,还是候鸟迁飞通道中重要的停歇地;(3)下游地区的水鸟丰富度较高,而中游、上游和源区则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重点保护物种分布广泛,尤其在春秋季节,中游和下游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分布。我们建议在黄河流域的春季和秋季采取全域性保护措施,并根据重点物种的分布季节和区域实施动态的针对性保护。同时,将重点保护水鸟的分布区域纳入迁飞通道行动计划,进行持续性监测。
王春晓张正旺夏少霞段后浪王稳贾亦飞张立勋冯刚杨亚桥李桐丁长青王春平原宝东雷进宇刘宇石建斌石建斌石青青肖晴于秀波
关键词:黄河流域
基于卫星追踪的鸿雁栖息地数据集
2025年
栖息地是物种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场所,东亚水鸟栖息地识别和保护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雁类水鸟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0月开始,对鄱阳湖越冬的鸿雁(Anser cygnoides)进行了卫星追踪,得到8只鸿雁完整迁徙周期内(2018–2020年)的48,666个位点信息。本研究经过滤筛选、状态识别、活动区分析、文献对比和专家审核等质量控制过程,获得了鸿雁栖息地数据集,数据以文件地理数据库形式存储,包括个体性状信息表、迁徙路线和栖息地分布数据三个文件。性状包括体重、体长和翅长等,迁徙路线包括个体编号和距离等,栖息地分布包括位点数量、迁徙时间和栖息地类型、面积等属性信息。本数据集可为鄱阳湖越冬鸿雁及其栖息地保护,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
王春晓于秀波夏少霞刘宇
关键词:栖息地迁徙路线鄱阳湖
基于MaxEnt模型的仙居县大型兽类和珍稀鸟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1
2023年
栖息地适宜性评估及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对开展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以国家公园试点仙居县为研究区,基于大型兽类及珍稀鸟类物种调查数据,采用MaxEnt模型确定了其关键栖息地分布,并分析了不同环境变量对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将评估结果与现有的保护地进行叠加分析,确定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空缺,进而提出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结果表明:13个物种的平均AUC值为0.956,表明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人口密度、最湿季均温、土地利用类型是兽类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年较差与最湿季均温是影响雉科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影响湿地水鸟适宜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海拔及坡度;从栖息地分布来看,兽类与雉科鸟类适宜区主要位于仙居县南部的括苍山系周围,湿地水鸟适宜区位于永安溪附近,呈现沿水系分布的格局;仙居国家公园试点区及4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316.80 km^(2),兽类、雉科鸟类和湿地水鸟分别有160.37、178.67和422.65 km^(2)适宜栖息地未能得到保护,存在一定的保护空缺。建议结合仙居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加强仙居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吕环鑫夏少霞顾婧婧苏常红王春晓崔鹏
关键词:兽类鸟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