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敬志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心肺功能
  • 1篇性疾病
  • 1篇有氧耐力
  • 1篇运动负荷试验
  • 1篇知行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皮艇
  • 1篇皮艇运动
  • 1篇评价指标
  • 1篇评价指标体系...
  • 1篇专项竞技能力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小波变换法
  • 1篇力测量
  • 1篇面积法
  • 1篇竞技
  • 1篇竞技能力
  • 1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江苏省体育科...

作者

  • 4篇王敬志
  • 4篇马祖长
  • 2篇孙怡宁
  • 1篇张永亮
  • 1篇胡福松
  • 1篇曹庆庆
  • 1篇何子军
  • 1篇姚志明
  • 1篇黎承涛
  • 1篇叶骏

传媒

  • 1篇体育科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种T波终点检测算法的对比研究——小波变换法、累积积分面积法及梯形面积法
2015年
本研究通过选取QT数据库中20例共3 569个心拍的心电数据,对三种不单纯依赖阈值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小波法、累积积分面积法、梯形面积法)的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出最适宜于临床检测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首先,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定位QRS波群及T波;然后,将T波区分为四种形态(正向、反向、双向:+-/-+),分别采用三种算法用于T波终点的检测;最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T波形态的自适应选择T波终点检测算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自适应选择方法相比单一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有着更好的检测性能,其灵敏度、阳性预测度和时间差分别为98.93%、99.11%和(-2.33±19.70)ms。因此,根据T波形态自适应选择T波终点的检测算法有助于提高T波终点的检测效率。
黎承涛张永亮何子军叶骏胡福松马祖长王敬志
关键词:T波终点小波变换
基于桨力测量分析的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10
2012年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测桨力和船体加速度信息的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了桨频、绝对船速差、船体颠簸和摇晃加速度、拉桨平均桨力、最大桨力衰减、桨力平坦度和拉桨节奏等11项代表性指标构成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简明有效地反映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力量素质、动力保护和拉桨控船技术等专项竞技能力。
王敬志马祖长姚志明孙怡宁
关键词:皮艇运动竞技能力
基于健康体征信息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2014年
目的建立基于健康体征信息的有氧耐力训练指导方案,以提高训练效率、减少运动损伤、控制运动心血管风险,提升军校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方法随机择109位男性学员,观测3个月。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心血管功能、肺功能、骨强度和有氧耐力测试,收集健康体征信息,并按照训练前有氧耐力测试结果分组:最差组(最大摄氧量最小的30%)、较差组(最大摄氧量中间的30%)和正常组(最大摄氧量最大的40%)。对最差组和较差组进行干预指导训练,正常组按传统方案指导训练。结果训练后3个组心肺有氧耐力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而干预指导训练的两组,有氧耐力提高的幅度约是正常组的2~4倍,3次心血管功能和肺功能测试指标变化显著(P〈0.05),其中部分指标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中骨折发生率比正常组低。结论基于健康体征信息的有氧耐力训练指导方案能显著提高学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并能减少运动损伤。训练期间可考虑以心血管和肺功能的测量,间接评估心肺功能的改善程度。
王敬志马祖长孙怡宁曹庆庆
关键词:心肺功能有氧耐力运动负荷试验干预
“知行信”健康服务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集中表现在体力活动量日趋减少、高热量食物摄人过剩、烟草酒精泛滥等,加上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统讨‘数据表明,我国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与到我国总死亡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疾病的流行带来了劳动力人口不足、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末甯先老、未富先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人口卫生领域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威肋、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王敬志马祖长
关键词:非传染性疾病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