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惟肖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污泥
  • 9篇污水
  • 8篇丝状菌
  • 7篇生物处理
  • 7篇水生
  • 7篇水生物
  • 7篇污水生物
  • 7篇污水生物处理
  • 6篇污泥膨胀
  • 4篇丝状菌污泥膨...
  • 4篇硝化
  • 4篇反应器
  • 4篇沉淀污泥
  • 3篇低氧
  • 3篇低氧条件
  • 3篇电泳
  • 3篇短程硝化
  • 3篇引物
  • 3篇凝胶
  • 3篇凝胶电泳

机构

  • 14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4篇王惟肖
  • 13篇高春娣
  • 13篇焦二龙
  • 12篇彭永臻
  • 10篇李浩
  • 3篇李任飞
  • 3篇田烨
  • 1篇王淑莹

传媒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O工艺生物脱氮过程黏性污泥膨胀的发生
2013年
采用A/O工艺,以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不加外碳源条件下不同参数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优运行参数,在较优运行参数下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平均去除率为100%,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去除率为49.48%,COD平均去除率为82.03%,并在此过程中研究了系统黏性膨胀的发生及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外碳源使进水的ρ(C)/ρ(N)提高,研究了高ρ(C)/ρ(N)条件下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和系统黏性膨胀进一步变化情况,得到了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最终出水平均ρ(NH+4-N)、ρ(TN)和ρ(COD)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SVI也稳定在200 mL/g左右.
高春娣焦二龙李浩王惟肖彭永臻
一种有效控制低氧条件下以H.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有效控制低氧条件下以H.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装置主体A/O反应器V<Sub>(缺氧区)</Sub>:V<Sub>(好氧区)</Sub>=1:1.5~1.2.0,缺...
高春娣焦二龙李浩王惟肖 樊士信彭永臻
文献传递
一种针对膨胀污泥中Type0092型丝状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一种针对膨胀污泥中Type0092型丝状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反应体系:2倍浓度的Taq PreMix试剂12.5μl;DNA模板0.5-1μl;正向引物U27f(10μm/L)0.5-1μl;反...
焦二龙高春娣田烨王惟肖樊士信李任飞彭永臻
文献传递
一种有效控制低氧条件下以H.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有效控制低氧条件下以H.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装置主体A/O反应器V<Sub>(缺氧区)</Sub>:V<Sub>(好氧区)</Sub>=1:1.5~1.2.0,缺...
高春娣焦二龙李浩王惟肖 樊士信彭永臻
文献传递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条件下快速启动污泥微膨胀的装置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条件下快速启动污泥微膨胀的装置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可以快速启动以H.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的污泥微膨胀,提高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节省曝气能耗。该装置主体A/O反应器结构如下:V<Sub>(缺...
高春娣焦二龙李浩王惟肖 樊士信彭永臻
文献传递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条件下快速启动以H. 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方法
一种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条件下快速启动以H.hydrossis为优势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方法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反应器结构如下:V<Sub>(</Sub><Sub>缺氧区</Sub><Sub>)</Sub>:V<Sub>(<...
高春娣焦二龙李浩王惟肖樊士信彭永臻
文献传递
一种针对膨胀污泥中Haliscomenobacter hydrossis丝状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一种针对膨胀污泥中H.hydrossis丝状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H.hydrossis丝状菌群聚合酶链式(PCR)方法反应体系:2倍浓度的Taq PreMix试剂10μl;DNA模板0.5‑1μ...
高春娣田烨焦二龙王惟肖 樊士信李任飞彭永臻
文献传递
SBR交替模式短程硝化和污泥膨胀研究
目前我国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几乎都是采用活性污泥法。然而,传统活性污泥法面临着能耗高和碳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因其能够减少反硝化所需碳源、节约曝气能耗,已经成为污水生物脱氮研究领域的热点。污泥膨胀是...
王惟肖
关键词: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法短程硝化污泥膨胀
SBR工艺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膨胀成因及控制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成因及不同运行模式对低溶解氧污泥膨胀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缺氧/好氧(anoxic/oxic,A/O)工艺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质量浓度ρ(DO)控制在0.5 mg/L时,发生以H.hydrossis为优势菌的丝状菌污泥膨胀.当采用SBR工艺A/O运行模式,改变有机负荷(F/M)为0.83 kg/(kg·d),ρ(DO)控制在2.0 mg/L左右时,污泥膨胀并不能有效控制,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一直保持在300 mL/g以上.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鉴定,优势菌种依然为H.hydrossis丝状菌,在此阶段系统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去除率为31.17%,COD平均去除率为65.04%.当采用全程好氧运行模式,改变F/M为0.37 kg/(kg·d),ρ(DO)控制在2.0 mg/L左右时,能有效控制污泥膨胀,SVI下降到150 mL/g以下.在此阶段,NH+4-N去除率接近100%,出水ρ(NH+4-N)几乎为0,TN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上升为70.7%和73.9%.此阶段出水ρ(TN)和ρ(COD)平均值分别为18.4和46.9 mg/L,接近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高春娣焦二龙李浩王惟肖彭永臻
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及其特性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完善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研究,以低ρ(COD)/ρ(TN)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2组SBR反应器,考察了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的实现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在温度(24±2)℃、污泥龄为35 d且不限制溶解氧的条件下,以不同的好氧缺氧时间比运行的2组反应器均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出水的亚硝酸盐积累率达90%以上,氨氮质量浓度接近0 mg/L,硝酸盐质量浓度在2 mg/L以下;以交替好氧缺氧模式运行200 d后,2组反应器比氨氧化速率分别是普通好氧缺氧模式的2倍和1.8倍,在不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下,显著减少了曝气时间,降低了曝气能耗;交替模式运行的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氨氮去除率达100%,COD去除率在80%左右,TN去除率高于普通好氧缺氧模式的去除率,达70%.
高春娣李浩焦二龙王惟肖王淑莹
关键词:短程硝化实际生活污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