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3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植物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被引量:76
- 2001年
- 从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到172株植物内生真菌,利用抗肿瘤体外细胞毒筛选模型(MTT法)对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占总分离菌株的14.5%)对KB(人口腔上皮癌)或HL-60(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菌株占各供测菌株的3.3%, 19.6%和8.6%。其中7个菌株的细胞毒ID50为1,000以上,占总供测菌株的4.1%。抗肿瘤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拟青霉属及头孢霉属中。
- 李桂玲王建锋黄耀坚郑忠辉苏文金
- 关键词:植物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三尖杉南方红豆杉香榧
- 用HPLC-MS-MS快速分析和鉴定三尖杉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的Brefeldin A被引量:17
- 2005年
- 采用HPLC -MS -MS联用技术 ,分析了C56和C65两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尖杉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抽提物 ,首次报道了这两株真菌都能产生BrefeldinA(BFA)。采用ESI-MS总离子流跟踪分析HPLC的洗脱液 ,并用低能量的CID -MS -MS(碰撞诱导裂解方式 )进一步确定目标离子峰为BFA分子离子峰 。
- 方美娟王建锋赵玉芬张永杰黄耀坚宋思扬苏文金
-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内生真菌抗肿瘤
- 丝组二肽及其类似物对生物大分子切割作用的研究
- 丝组二肽本身即具有切割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作者对丝组二肽切割蛋白质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同时验证了人工合成丝组二肽类似物的切割活性.
- 路杨杜海莲朱长进王建锋赵玉芬
- 关键词:丝组二肽生物大分子
- 文献传递
- 一株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生的紫杉醇类似物
- 以紫杉醇为标准对照,对一株分离自南方红豆杉树皮的内生真菌TF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进行研究。TLC、UV和HPLC分析表明,TF发酵液中含有紫杉醇类似物。经MTT法检测发现该类似物对KB细胞和P388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用免...
- 王建锋吕华鹰黄耀坚郑忠辉苏文金
- 关键词:紫杉醇微管细胞毒内生真菌
- 文献传递
- 福建沙溪高含磷土壤污染点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 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而天然药物在当前的临床用药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对新的生物化学药物与功能型保健品的发现,治疗人类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微生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代谢产物丰富多样,...
- 方美娟王建锋黄耀坚赵玉芬
-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福建沙溪微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部分:植物内生真菌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真菌类群,几乎所有的植物组织中都发现有内生真菌的存在.由于真菌与植物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其代谢产物十分丰富,包括杀虫、抗菌和抗肿瘤等活性物质.因此,植物内生真菌现已成为寻...
- 王建锋
- 关键词:晶体结构生物活性植物内生真菌微生物资源环境保护
- 文献传递
- 植物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生活在植物组织体内的一类并不引起明显病毒症状的真菌,包括了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营表生的腐生菌,对宿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菌(Latentpathogens)和菌根菌(mycorhizafungi...
- 王建锋
- 关键词:内生真菌南方红豆杉香榧三尖杉抗肿瘤
- 4种裸子植物内生真菌抗肿瘤菌株的筛选被引量:60
- 2002年
- 使用组织块法 ,从罗汉松、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及银杏中分离到 112株植物内生真菌 ;为得到高活性抗肿瘤菌株 ,我们使用卤虫 (ArtemiaSailina)模型进行初筛 ,得到 39株 (LD50 >8)高活性菌株 (占总分离菌株的 34 .8% ) ,利用MTT法对具有杀卤虫活性的菌株进行复筛 ,结果显示 9株菌株 (占总分离菌株的 8.0 % ) ,对KB或HL 6 0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ID50 为 80~ 72 90 ) .罗汉松、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菌株分别占各分离菌株的 7.4%、11.1%、8.3% ,这显示了药用裸子植物内生真菌在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 张永杰王建锋黄耀坚郑忠辉苏文金
- 关键词:裸子植物植物内生真菌菌株筛选卤虫MTT法
- 植物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研究被引量:48
- 2000年
- 王建锋吕华鹰苏文金
- 关键词:紫杉醇内生真菌抗肿瘤
- 丝组二肽与三种绿色荧光蛋白突变体(GFPxm)作用研究
- 作者用Ser-His和His-Ser与绿色荧光蛋白突变体(该突变体是通过对发光中心基团65、66、67位氨基酸人工突变产生)的相互作用并用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荧光技术进行了研究.
- 杨俐锋杜海莲路杨王建锋赵玉芬
- 关键词:丝组二肽荧光光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