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川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的扩展和修正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针对进行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多方式(两种以上)交通需求预测时,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阶段模型存在参数不一致的问题,考虑各种交通方式在路网中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一种交通方式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多方式的、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扩展模型,并给出该模型的等价性和解的唯一性证明及解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够满足三种及以上交通方式并存的网络的交通需求预测,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两阶段参数不一致的问题。
- 王山川关宏志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需求预测非集计模型
- 基于TOD模式的单轨交通规划
- 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城市发展单轨交通的社会需求性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讨论了发展单轨交通的具体经济要求和客流指标的等方面问题,阐述了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及TOD模式下的单轨交通的规划原则.
- 王山川赵丽关宏志
-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交规划单轨交通
- 文献传递
- Nested-Logit模型在轨道交通衔接方式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08年
- 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选择不仅与衔接方式的服务水平有关,且与出行者个人属性密切相关,本质上属于一种出行者的选择行为。通过对衔接方式选择的行为数据分析,得出:利用轨道交通出行的人群,年龄在20~30岁之间、年收入5万元以下,大部分无私家车(占85%以上),平日以工作目的为主,假日以购物娱乐为主,衔接方式主要为步行,其次为道路公交;总衔接时间占总出行时间的比例主要集中在0.19~0.64之间。在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的基础上选择衔接方式的行为,建立了2层的Nested-Logit模型,不仅可用于轨道交通衔接客流的预测,而且可应用于交通政策分析及评价。
- 王文红关宏志王山川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
- 基于SP和RP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选择模型被引量:10
- 2007年
- 针对SP数据存在的行为结果与意向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介绍了利用RP数据修正要SP数据的方法.以北京为例,建立了RP模型、SP模型和融合数据模型,并对模型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P模型中费用变量的参数估计值符号与实际不符;SP数据模型精度较高,但某些参数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融合数据模型的参数检验较显著,模型的弹性小,敏感性被钝化.
- 关宏志王山川姚丽亚易洪
- 关键词:轨道交通非集计模型
- 大城市轨道交通选择行为调查初步分析——以北京市地铁4、5、10号线为例被引量:3
- 2006年
-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引导一部分人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可以减少路面交通压力。以北京市城市轨道建设为目的,通过在北京市6个小区进行的交通方式选择特性调查,在分析了当前的交通状况的条件下,着重分析了5种情景组合设计下人们选择轨道出行比例的变化以及个人特征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出行比例与轨道费用、时间以及衔接费用有着显著的关系,并且不同年龄、职业、出行目的的群体选择轨道出行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分析结果对于北京市城市轨道建设具有参考意见。
- 易洪关宏志王山川
- 关键词:轨道交通
- 快速公交路口交通组织设计研究
- 2012年
- 在进行BRT设计过程中,BRT途径路口交通组织设计以及BRT主线车辆与BRT支线车辆在路口专用道的路权分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BRT主线车辆与BRT支线在交叉口的转向组织类型和路权分配,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 王山川刘培华王文红
- 关键词:快速公交交叉口交通组织
- 联合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的研究
- 传统四阶段法将交通需求预测分成四个阶段进行,针对各个阶段开发的模型,特别是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阶段,一般都包含反映交通服务水平的变量。由于计算分阶段进行,导致了交通服务的变量在各个阶段并不一致。针对此问题,国外一些学者进行...
- 王山川
- 关键词:交通分配模型交通需求预测城市交通系统
- 文献传递
- 快速公交(BRT)应用技术研究
- 王文红郭可佳徐晓冬沈勇王山川陶宇龙高桂桂鲍小奎丁强尚德申张磊韩峰
- BRT(BusRapid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等特点,且建设周期短,投资及运营成本较轨道交通低很多,不足轨道交通的1/10。快速公交...
- 关键词:
- 关键词:快速公交系统轨道交通智能公交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