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坚
- 作品数:14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体检特色健康评估研究与展望被引量:6
- 2020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特色健康体检的需求日渐广泛。研究人员运用客观化四诊技术,采集客观化的面色、舌象、脉象、声音、气味等多参数健康数据,进行体质辨识、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并提供个性化干预指导方案。未来借助高性能中医健康评估设备,以中医健康理论为指导、客观数据为依据、智能技术为方法、互联网及远程技术为依托,中医体检特色健康评估研究将进一步迈向个体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新领域。
- 王芳江涛王唯坚许家佗
- 关键词:中医体检体质辨识
- 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中医望诊装置和信息采集处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部件和头部前方的眼部检查部件以及信息处理设备;所述眼部检查部件包括部件支撑架,部件支撑架上左右两边分别固定设置有摄像...
- 张华赵锐杭鲁滨刘平石晶琳王唯坚朱会明高悦余上海
- 文献传递
- 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究老年H型高血压不同靶器官损伤的发生率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并计算血压变异性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h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等指标。结果本次最终纳入研究402例,其中按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组,H型高血压组253例,非H型高血压组149例。两组24h动态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型高血压组在24h收缩压变异系、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型高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与非H型高血压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脑血管病和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24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原发性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高于老年非H型高血压患者,同时老年H型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可能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相关。
- 汤峥丽王芳王唯坚
- 关键词:H型高血压24H动态血压靶器官损伤血压变异性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先天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与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综述了各类免疫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参与胰岛素抵抗、介导氧化应激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过程。树突状细胞的减少或消除可延迟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的发生。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减少在单纯脂肪变阶段可诱导脂质积累,而在炎症阶段可减轻纤维化进程。胰岛素及氨基酸m TOR信号通路可通过短期或长期调控抑制自噬过程,引起内质网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变,从而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NAFLD的机制研究亦愈来愈偏向免疫机制方向。
- 翟晴晴周振华王唯坚孙学华朱晓骏张鑫李曼高月求
- 关键词:脂肪肝枯否细胞TOLL样受体自噬
- 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中医望诊装置和信息采集处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部件和头部前方的眼部检查部件以及信息处理设备;所述眼部检查部件包括部件支撑架,部件支撑架上左右两边分别固定设置有摄像...
- 张华赵锐杭鲁滨刘平石晶琳王唯坚朱会明高悦余上海
- 胆囊结石和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上海张江地区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肥胖、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体检的24914名20~79岁的张江地区成年常驻居民的腹部B超、体质量指数和血脂资料。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比较各年龄段胆囊结石和肥胖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总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78%(693/24914),随年龄段的上升而增高,20~59岁4个年龄段的胆囊结石患病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按男女性别分别统计也均呈现相同的上升趋势和统计学差异情况;30~49岁2个年龄段男性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总肥胖发生率为13.12%,男性肥胖人群分布呈纺锤形,以40~49岁年龄段为高峰;女性肥胖人群分布呈线性,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20~59岁4个年龄段男性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下育龄期女性中,患有胆囊结石的女性LDL水平高于无胆囊结石的女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 1.263,95%CI 1.061~1.502)、50岁以上(OR 3.290,95%CI 2.820~3.838)、肥胖(OR 2.045,95%CI 1.709~2.449)、LDL≥3.4 mmol/L(OR 1.384,95%CI 1.111~1.724)、HDL(男性<1.16 mmol/L,女性<1.29 mmol/L)(OR 2.135,95%CI 1.786~2.551)的人群胆囊结石患病风险相对增加。结论肥胖和HDL、LDL异常是胆囊结石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高肥胖率在中青年男性中极为突出,而育龄期女性尤其需要关注LDL水平。
- 顾志坚李甫陈萌刘畅王唯坚
- 关键词:胆囊结石肥胖血脂代谢异常中青年男性育龄期女性
- 1720例不同健康状态及年龄梯度人群脉图特征研究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PDA-1型脉诊仪采集非疾病人群脉图,分析不同健康状态、不同年龄梯度的脉图特征,为中医脉诊学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 720例非疾病人群的基本信息及脉图信息,以自主研制的"H20问卷"进行健康状态判别,分析不同年龄梯度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梯度亚健康人群、同年龄梯度内健康与亚健康人群的脉图差异及特征信息。结果 (1)1 720例非疾病人群中,健康人群730例,亚健康人群990例。(2)健康组与亚健康组比较,h_5值显著降低(P<0.01),t_4、t_5、h_3/h_1、h_4/h_1、t_4/t_5、w_1/t、w_2/t值显著升高(P<0.05,P<0.01)。(3)不同年龄梯度健康人群脉图参数比较,40-49岁年龄梯度与≥50岁年龄梯度脉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30岁年龄梯度、30-39岁年龄梯度有差异,具体表现在h_5值显著降低(P<0.01),h_3、h_4、t_4、h_3/h_1、w_1/t等值显著升高(P<0.05,P<0.01)。(4)不同年龄梯度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_5值显著降低(P<0.01),t_1、t_4、t_4/t_5值显著升高(P<0.05,P<0.01)。(5)同年龄梯度健康与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比较结果显示,在<30岁、30-39岁年龄梯度内,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h_5值显著降低(P<0.05),<30岁年龄梯度t_4、h_3/h_1、t_4/t_5、w_1/t值显著升高(P<0.05,P<0.01);30-39岁年龄梯度t_4、h_4/h_1值显著升高(P<0.05,P<0.01);40-49岁、≥50岁年龄梯度内及两个年龄梯度间比较,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30岁、30-39岁年龄梯度,h_5逐渐降低。结论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的脉图有差异,相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人群之间的脉图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h_5、h_3/h_1、w_1/t等指标;研究结果提示,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左心室射血功能和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动脉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脉象偏弦。脉图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健康状态的客观依据。
- 崔骥屠立平张建峰胡晓娟黄景斌王广丽王唯坚张志枫许家佗
- 关键词:亚健康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食夜宵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 2022年
-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食夜宵情况。方法: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人群为对象,抽样调查NAFLD组及非NAFLD组人群体重、BMI、血糖、血脂、肝功能、尿酸等机体代谢相关指标以及进食夜宵频率、进食量、进食种类情况。结果:①NAFLD组人群体重、腰围、BMI显著高于非NAFLD组人群(P<0.05)。②NAFLD组人群血清ALT、AST、γ-GT活性、FBG、LDL指标与非NAFLD组人群相比已出现升高趋势(P<0.05)。③NAFLD组人群血清TG、TC、UA含量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人群(P<0.05)。④NAFLD组人群进食夜宵的比例显著高于非NAFLD组人群(χ^(2)=10.058,P=0.002)。⑤与非NAFLD组人群比较,NAFLD组人群每周进食夜宵频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013)。⑥进食夜宵的种类,NAFLD组人群以海鲜烧烤类、甜点类、含糖饮料类为主,非NAFLD组人群则以水果蔬菜类、牛奶乳制品类、坚果类为主。结论:NAFLD人群进食夜宵比例、每周进食夜宵次数均高于非NAFLD组人群,且两组人群进食夜宵种类不同;进食夜宵可能是导致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
- 王欣许怡安梓铭曾文丽辛鑫胡义扬冯琴王芳王唯坚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5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被引量:28
- 2014年
-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证候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取横断面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面收集NAFL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症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患者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以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4.2%,男女发病比例为3.07∶1.中医证侯依次为肝郁脾虚(39.4%)、痰湿内阻(24.5%)、痰瘀互结(18.7%)、肝肾不足(9.8%)和湿热内蕴(7.6%).结论 脾虚肝郁是NAFLD最常见的证候,而痰湿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 王唯坚胡峻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
- PDCA循环法用于提升高龄群体体检效率的效果评价
- 2021年
- 考察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循环法用于提升高龄群体体检效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的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的体检者8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体检效率及体检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例(95.00%),对照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例(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检者的体检时间显著缩短,体检效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显著提高高龄群体体检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并有效缩短体检时间。
- 王芳汤峥丽王唯坚范琳
- 关键词:PDCA循环法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