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伤口不愈合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规律 ,以利防范。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间 ,骨折后不愈合伤口分泌物标本 ,细菌学培养不动杆菌阳性的 3 3例住院患者的多种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种不同因素与骨折后伤口不愈合不动杆菌感染有关 ,诸如伤口开放、手术实施、联合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 ,而与年龄、慢性疾病的有否、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与否无关。结论 骨折患者不愈合伤口预防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抗生素 ,严格无菌操作 。
- 李英王君韬齐宝庆
-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细菌学检查
- 骨折患者早期的血栓前状态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与单发骨折尤其是多发骨折早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 80例单发骨折和 83例多发骨折患者发病 2 4h内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0 )、血栓烷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浓度 ;及 85例健康对照者上述指标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发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GMP 140、TXB2 、6 K PGF1α均显著增高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 ,单发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单发骨折、多发骨折发生的 2 4h之内已经存在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及内皮细胞受损 ,已处于血栓前状态。
- 李英王君韬齐宝庆
- 关键词:骨折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内皮细胞损伤
- 交锁髓内钉结合可吸收线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被引量:3
- 2003年
- 王君韬金鸿宾谈建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可吸收线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
- 多发伤患者经VIP程序抢救后血液动力学观察被引量:4
- 1995年
- 自1991年9月~1992年6月本病房连续收治既往无高血压病及心、肺疾患的危重多发伤患者46例.以XG-Ⅱ型血液循环功能测试仪对46例经VIP程序[1]抢救脱险后第一天的危重多发伤病人进行了血液动力学的床边监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6例患者中伴有创...
- 王基王君韬迟秀英李燕贾健李英
- 关键词:多发伤VIP血液动力学
- 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君韬石忠琦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片钉
- 多发伤患者血流动力学观察与护理
- 1994年
- 血流动力学测定在临床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肯定,可以利用测得的参数,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了解病程发展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对于多发伤合并休克的危重患者的动态监测和治疗之指导更有重要的意义。
- 迟秀英王君韬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多发伤创伤性休克微循环危重患者
- 骨片钉治疗踝部骨折14例
-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用骨片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踝骨骨折的病人,采用骨片钉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至1年随访复查,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骨折愈合好,尚未发现因骨片钉内固定所致的并发症.结论:踝部骨折用骨片钉固...
- 陈嘉庚李宝和杨明富王增约许文普王君韬毕树根何锦泉张涛李楠
- 关键词:踝部骨折骨片钉内固定疗法
- 文献传递
- 创伤患者伤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抗生素的选择被引量:29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方法 对 1996~ 2 0 0 0年间在我院就诊的创伤患者不愈合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测定。结果 35 4 5例次伤口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 2 396株 ,细菌检出阳性率为 6 7.5 9% ,列前 5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 80 %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及万古霉素仍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的有效药物 ,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开展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
- 王君韬李英谈建
- 关键词:创伤伤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骨折病人伤口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的分析
- 2002年
- 目的 分析骨折病人伤口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耐药情况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 33例骨折病人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不动杆菌是本组病例的主要致病菌 ,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及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 95 %~ 1 0 0 % ,对泰能、利福平较为敏感。结论 不动杆菌是骨折病人伤口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耐药率高 。
- 李英王君韬齐宝庆
- 关键词:骨折耐药性
- 严重创伤与应激反应分子机制的探讨被引量:7
- 2003年
- 王君韬谈建
- 关键词:创伤应激反应分子机制分子变化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