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向辉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炭复合材料
  • 2篇提升管
  • 2篇热解炭
  • 2篇微观结构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力学性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循环回路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压降
  • 1篇碳复合材料
  • 1篇碳碳复合材料
  • 1篇炭炭复合材料
  • 1篇提升管反应器
  • 1篇流动特性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流体力学特性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过...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王向辉
  • 3篇于守泉
  • 2篇张久顺
  • 2篇宋文立
  • 2篇许友好
  • 2篇高士秋
  • 2篇张伟刚

传媒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化...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性能研究
本文采用非等温氧化的方法,考察了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到10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热解碳基体的微观结构对于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有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碳碳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氧化机理并计算了...
于守泉王向辉张伟刚
关键词:碳碳复合材料反应活化能
操作条件对双循环回路变径提升管压降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生产清洁汽油组分的催化裂化新工艺,建立了具有双循环回路的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提升管由下部具有较小床径、较高气速的气力输送区和上部具有较大床径、较低气速的快速流化区组成,循环物料可在提升管的下部和中部分别加入,形成主、副两个循环回路.分析了系统主、副循环回路的压力平衡关系,研究了操作条件对提升管压降的影响.结果发现,主、副循环回路的提升管压降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降低;增加2个循环回路中任意一个固体循环速率时,将使另一循环回路的固体循环速率降低,但总固体循环速率和2个循环回路的提升管压降均升高.2个循环回路相互影响并保持各自的压力平衡,在固体循环速率控制阀处,只有循环管端压力大于提升管端压力才能维持系统正常操作.增加系统藏料量、循环管直径、副循环供料床高度和直径均有利于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操作.
王向辉高士秋宋文立许友好张久顺
关键词:提升管循环流化床循环回路压降
双循环变径提升管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
石油流化催化裂化(FCC)工艺是循环流化床技术工业应用的典型代表,但该工艺生产的成品油存在诸如烯烃含量高(40~65v%)、硫含量高等缺点。为保护环境,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发布了《车用汽油有毒物质控制标准》,该标准规...
王向辉
热解炭结构对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PAN基针刺纤维毡为基体,应用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技术制备了具有多层相异结构热解炭的炭/炭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解炭为明显的三层结构,由内及外分...
王向辉于守泉张伟刚
关键词: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双循环变径提升管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正> 为提高车用汽油的品质、满足环保的要求,许友好等提出了具有上、下两个循环回路的变径提升管反应器。为研究该新型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建立了冷态实验装置:下部为φ45mm圆管;上部为φ90mm圆管:在高3.9...
王向辉高士秋宋文立许友好张久顺
文献传递
热解炭结构对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PAN 基针刺纤维毡为基体,应用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技术制备了具有多层相异结构热解炭的炭/炭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解炭为明显的三层结构,由内及外...
王向辉于守泉张伟刚
关键词: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