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琳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英译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英译汉
  • 1篇语言
  • 1篇语言风格
  • 1篇整体性
  • 1篇中国古诗
  • 1篇中国古诗英译
  • 1篇神话
  • 1篇神话原型
  • 1篇神话原型批评
  • 1篇圣经
  • 1篇文学翻译
  • 1篇格式塔意象
  • 1篇古诗英译
  • 1篇翻译
  • 1篇翻译策略
  • 1篇《飘》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3篇王亚琳
  • 1篇陆军

传媒

  • 2篇海外英语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宠儿》中神话原型的意义指向分析
2012年
《宠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圣经》文化和黑人文化。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应用随处可见,这些原型都是黑人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分别从《圣经》原型和神话原型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深层剖析,深刻揭示奴隶制度的残忍,有助于对黑人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挖掘出隐藏在文学文本最后的神话原型的意义指向。
王亚琳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宠儿》
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被引量:1
2012年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性"、"整体性"和"闭合性"等原则。诗歌翻译从审美过程来讲即是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从格式塔意象的角度对古诗意境进行再造,有助于译者整体把握全诗的意蕴,有机统一译文语言结构,重构诗人的审美感受。
王亚琳陆军
关键词:格式塔意象古诗英译整体性闭合性
傅东华《飘》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操控研究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其研究的重点多关注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其评判的标准往往是“忠实”和“对等”,强调译文是原文的客观再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界“文化转向”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于...
王亚琳
关键词:文学翻译《飘》英译汉译者主体性语言风格翻译策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