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龙
- 作品数:175 被引量:733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人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18000DNA疫苗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 18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载体 ,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 ,为核酸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 5 2 8中 ,酶切H .pylori18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片段 ,将目的基因与同样进行酶切、纯化的载体pcDNA3 1进行连接 ,而后转化并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pcDNA3.1/5 2 8,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 ,以RT-PCR ,Western法检测其表达产物。结果 :经单、双酶切证实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 .pylori 18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采用RT PCR方法 ,能够从转染的COS-7细胞中扩增出一条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段 ,Western法等检测显示 ,该重组质粒能够在COS-7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 ,而且具有生物活性。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核酸疫苗pcDNA3 1 5 2 8,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 ,为H .
- 姜政余剑平王新渝黄爱龙王丕龙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斑点印迹真核表达载体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假阳性假阴性观察
- 1998年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假阳性假阴性观察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643020)余剑平重庆医科大学张玉洪杨致邦王丕龙自Hoshina〔1〕首次采用PCR检测幽门螺杆菌(HP)以来,文献大多报道PCR检测HP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5〕,而对P...
- 余剑平张玉洪杨致邦王丕龙
- 关键词:胃粘膜幽门螺杆菌PCR
- 幽门螺杆菌M_r2600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在DH5α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构建含幽门螺杆菌 (H .pylori)Mr2 6 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并在E .coliDH5α(PREP4 )中表达。方法 用PCR从H .pylori染色体中 ,扩增Mr2 6 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与pQE3 0 同时经BamHⅠ、HindⅢ双酶切、纯化、连接后 ,转化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 ,用ELISA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 .pyloriMr2 6 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与Tomb等报道相比较 ,有 1.1%的碱基发生变异 ,1.5 1%的氨基酸残基改变 ;目的基因经表达其蛋白Mr 为 2 6× 10 3 ,可溶性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 2 0 %以上 ;目的蛋白经Ni2 +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其纯度达 95 %以上 ,且该目的蛋白可被H .pylori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成功地克隆并表达了H .pyloriMr2 6 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为H .
- 姜政黄爱龙陶小红王丕龙蒲丹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DH5Α外膜蛋白基因致癌原
- 大豆异黄酮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SGC - 790 1生长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药物效应 ,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大豆异黄酮处理SGC - 790 1细胞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 1)MTT法证实大豆异黄酮对SGC - 790 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 -效应关系。 ( 2 )流式细胞仪分析大豆异黄酮处理SGC - 790 1细胞后细胞滞留于G2 /M期 ,并可见凋亡峰。 ( 3)透射电镜可见SGC - 790 1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人胃癌细胞SGC - 790 1有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与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阻抑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张俊文王丕龙汤为学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凋亡
- 大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8
- 2006年
- 目的:复制大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53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为小、中、大剂量组)。模型各组给予40%(v/v)乙醇[小剂量组7 g/(kg.d)、中剂量组8 g/(kg.d)、大剂量组9g/(kg.d)]分2次灌胃至4w末,乙醇浓度增至50%(v/v)[小剂量组8 g/(kg.d)、中剂量组9 g/(kg.d)、大剂量组10g/(kg.d)]分2次灌胃至8w末,做肝脏B超,测血清ALT、AST、γ-GT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8周末除ALT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AST、γ-GT、AST/ALT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无差异。病理观察中和大剂量组出现肝脏脂肪变,小剂量组仅部分出现脂肪变。B超与病理吻合率达79.17%。结论:中剂量组乙醇灌胃8w末,即可造成稳定的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 古赛蒋小黎何琳王丕龙
- 关键词:慢性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病理学超声学
-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对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的诊断
- 2004年
- 目的:通过检测伴有H pylori感染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对H pylori OMP的反应性,来探讨基因重组H pylori OMP对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为进一步开发诊断试剂盒及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分别将已鉴定、测序的含H pylori Mr为18 000, 26 000 OMP重组质粒转化表达菌-大肠杆菌BL21中, 让其大量表达、纯化,制备金标免疫检测试纸;选择2002-01/2002-12因消化道症状来我院就诊的H pylori 阳性患者150例,经胃镜证实: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 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胃癌30例,以及33例H pylori阴性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分别采用以H pylori Mr为18 000,26 000 OMP为抗原制备金标免疫检测试纸,对183例受试者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 结果:重组蛋白经Ni2+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其纯度高达95%以上,经检测其抗原性良好.用金标免疫试纸对H pylori感染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150例,以及H pylori阴性的健康者33名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为: 26 000 OMP对H pylori感染的检出率为94.0%,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胃癌患者中H pylori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95.0%,96.7%, 96.7%和90.0%,与常规ELISA方法检测结果相比,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0%、97.0%、94.5%;而18 000 OMP对H pylori感染患者的检出率为52.0%,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患者中H pylori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40.0%、40.0%、53.3% 和86.7%,对胃癌患者中H pylori感染检出率86.7%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总检出率43.3%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因此以26 000 OMP的金标免疫检测试纸可以作为H pylori染的常规检测方法,他与常规ELISA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可靠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同时与18 000 OMP金标免疫检测试纸一起,对胃癌患者中H pylori感染检出率高对胃肠道肿瘤�
- 姜政黄爱龙郑健陶小红蒲丹王丕龙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
- 缺氧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缺氧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观察缺氧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粘附能力的影响;选用Boyden Chamber膜侵袭系统,观察缺氧对SGC-7901游走和侵袭的影响以及诱导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缺氧对SGC-7901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处理后,SGC-7901细胞粘贴率增加(P<0.05),游走穿膜细胞数(167±46、196±9)或侵袭穿膜细胞数(84±5、12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4±7,60±4,P<0.05),诱导内皮细胞形成管腔数(203±6.21、356±5.11)及长度(387±5.93、439±8.43)均高于对照组(129±3.45,261±6.28,P<0.05),缺氧能增加TGF-β1的表达。结论:缺氧能促进胃癌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其促进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癌细胞异质粘附、游走、侵袭能力有关。
- 张俊文王丕龙
- 关键词:胃癌细胞缺氧血管形成转化生长因子-Β1
- 重组人脂联素基因在L0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脂肪变的预防作用
- 2010年
- 目的观察携带人脂联素(AdipoQ)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是否能在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中表达,并探讨其对体外诱导肝细胞脂肪变的预防作用及其意义,为AdipoQ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因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将构建含人AdipoQ重组载体pEGFPN1AdipoQ转染L02细胞(L02/pEGFPN1AdipoQ组,力=10),与pEGFP—N1空质粒转染L02细胞(L02/pEGFP—N1组,力=10)以及L02正常细胞株(L02组,力=10)为对照,分别加入浓度为20μg/ml的油酸进行培养72h,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并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的含量。采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之间总体差异的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含人AdipoQ重组载体pEGFP—N1-AdipoQ能够在L02细胞株中表达,油红O染色显示72hL02组和L02/pEGFP-N1组分别比L02/pEGFP-N1-AdipoQ组脂肪变性更为明显。L02组、L02/pEGFP—N1组和L02/pEGFP—N1一AdipoQ组,TG含量分别为(89.23±18.45)μmol/L、(78.66±16.38)mol/L和(26.58±7.65)μmol/L,FFA含量分别为(85.39±17.26)mol/L、(75.63±12.25)μmol/L和(25.37±8.73)mol/L,甘油含量分别为(62.29±13.59)umol/L、(57.35±18.43)μmol/L和(15.37±7.53)μmol/L,F值分别为50.58、59.37、34.32,雅均〈0.01。在L02/pEGFP-N1组中TG、FFA和甘油含量均明显高于L02/pEGFP-N1-AdipoQ组,t值分别为7.81、8.50、6.75,尸值均〈0.01。在L02组中TG、FFA和甘油含量均显著高于L02/pEGFP-N1-AdipoQ组,t值分别为9.39、10.15、7.54,尸值均〈0.01。TG、FFA和甘油含量在L02/pEGFPN1组和L0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人脂联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能够在L02细胞株中表达,而且具有预防肝脂肪变性的作用。
- 周静孙伟周洲吴莹向延秀姜政陶小红黄爱龙王丕龙
- 关键词:脂肪肝脂联素L02细胞
- 一氧化氮与酒精性肝病被引量:2
- 2003年
-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 disease,AL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我国则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但ALD患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
- 陈道荣王丕龙
- 关键词:一氧化氮酒精性肝病一氧化氮合酶细胞毒效应肝细胞凋亡细胞因子
-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研究被引量:4
- 1989年
- 消化性溃疡系多病因性疾病。其发病除胃酸/胃蛋白酶的攻击作用外,尚与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内分泌及遗传因素有关。本文综述近年有关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以及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利线索。
- 祖毅张成芳王丕龙李宗明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溃疡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