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刚

作品数:67 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食管
  • 17篇外科
  • 13篇食管癌
  • 11篇胸腔
  • 11篇细胞
  • 10篇胸腔镜
  • 10篇术后
  • 9篇肿瘤
  • 8篇手术
  • 8篇外科治疗
  • 8篇基因
  • 7篇电视胸腔镜
  • 7篇心脏
  • 6篇动脉
  • 5篇心脏移植
  • 5篇血管
  • 5篇食管鳞癌
  • 5篇食管肿瘤
  • 5篇贲门癌
  • 5篇细胞癌

机构

  • 6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医学部

作者

  • 67篇熊刚
  • 50篇杨康
  • 29篇廖克龙
  • 28篇吴蔚
  • 26篇王海东
  • 24篇李军
  • 21篇张伟
  • 14篇王明荣
  • 14篇曾会昌
  • 12篇白云
  • 9篇谭文峰
  • 7篇刘铭
  • 7篇邱阳
  • 6篇唐令凤
  • 4篇何萍
  • 4篇张玉霞
  • 3篇胡华梅
  • 3篇傅勇
  • 3篇景涛
  • 3篇杨军民

传媒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8篇重庆医学
  • 5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药业
  • 2篇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健康大视野(...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在急诊剖胸探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电视胸腔镜 (VAT)在急诊剖胸探查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1998年 10月~ 2 0 0 4年 4月 ,采用电视胸腔镜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选择性地对 2 5例病人进行了急诊剖胸探查手术 ,其中自发性血气胸 11例 ,创伤性血气胸 8例 ,凝固性血胸 3例 ,膈肌损伤 2例 ,胸腔内金属异物存留 1例。结果  2 5例病人手术全部成功。本组手术时间为 2 7~ 12 1min(平均为 4 5 .6min)。有 5例病人加作了小切口。分别随访 2个月~ 5年 ,所有病人情况良好。结论 在急诊剖胸探查手术中 ,电视胸腔镜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它具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价值 ,并且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如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征 ,电视胸腔镜可以在临床上安全、合理地应用。
熊刚杨康廖克龙王海东吴蔚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初步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comp lem ent inh ib iting component,C IC)对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按是否给予C IC灌胃处理,将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供心存活时间,在术后早期及供心失活时取两组心脏组织行光镜、电镜病理检查,并在术后固定时间分别抽鼠血行血清学检查,用微量法测定CH50、APH50,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3。结果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51.00±3.46)m in,与对照组(30.30±3.46)m in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豚鼠至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后,补体的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均被激活。C IC能明显抑制补体活性,延缓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延长。
李军杨康白云吴蔚熊刚
关键词: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补体补体抑制剂草麻黄
体外循环围术期微量元素浓度变化的动态观察
2002年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病人血清铜、锌、铁、镁、硒浓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 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相血清铜、锌、铁、镁、硒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血清铜在转流结束时最低 ,术后第二天恢复 ;血清锌在术后第一天降至最低 ,于术后第五天恢复 ;血清铁在术后早期升高 ,继而下降且较长时间不能恢复 ;血清镁在转流结束后降低 ,术后第三天恢复 ;血清硒术后降低明显 ,恢复较慢。结论 术前预防性地补充某些微量元素 ,可能有益于病人更好地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熊刚张莉唐令凤杨康杨军民
关键词:体外循环围术期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
LIGHT-Fc基因转染上调食管癌细胞ICAM-1的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LIGHT对人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DOTAP脂质体介导LIGHT Fc基因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 9,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来观察LIGHT Fc转染对Eca10 9细胞上ICAM 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Eca10 9细胞表达LIGHT Fc基因上调了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水平。结论 LIGHT Fc基因转染上调人食管癌细胞株上ICAM 1的表达可能是其体外抑瘤效应的一种机制 ,但全面评价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熊刚杨康白云
关键词:转染ECA109细胞ICAM-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 136 9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重建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16 .2 4 %。胸内吻合口及胃瘘发生率为 2 .0 % ,死亡率2 8.0 % ;前 6年和近 7年相比 ,胸内瘘的发生率为 3.33%对 1.4 6 % (P =0 .0 31)。胸内机械吻合瘘的发生率为 0 .5 1%。结论 吻合口瘘及胸胃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应用机械吻合。
熊刚吴蔚杨康廖克龙王明荣曾会昌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胸胃瘘
带有内置支架的人造血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的带有内置支架的人造血管,包括人造血管管体,所述人造血管管体两端设置有内支架环,所述内支架环外套装有与其配合且可拆卸的外支架环,本实用新型带有内置支架的人造血管,通过在管口两端均设置有内、外...
李军杨康熊刚王海东
文献传递
1924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总结1924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90~2006年1924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进行比较,1990年1月~1998年12月的624例患者为甲组,1999年1月~2006年12月的1300例患者为乙组。结果全组患者总的肿瘤切除率为92.67%,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切除率分别为93.75%和89.02%,其中甲、乙两组患者的切除率分别为90.54%和93.69%;总的围术期死亡率为1.46%,甲、乙两组分别为2.56%和0.85%;总的胸内吻合口瘘和胸胃瘘的发生率为2.23%,甲、乙两组分别为3.80%和1.55%;总的5年生存率为23.64%,其中食管癌为26.35%,贲门癌为18.47%。结论食管、贲门癌总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手术适应证已明显拓宽,机械吻合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早诊断、早治疗是该病治疗的关键。
熊刚邱阳杨康李军廖克龙王明荣曾会昌张伟王海东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手术
微波消解-光度法测定肺组织中磷含量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研究肺组织中磷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微波处理试样 ,并采用光度法测定消解液中的磷含量。结果该法的测定结果与湿法消化、干法消化相当 ;磷钼蓝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0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2×104 L·mol-1·cm-1,磷在0~1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结论本法具有快速 ,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高的优点 ,适用于生物试样中磷的测定。
熊刚张莉肖正华张世德
关键词:肺组织微波消解法光度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5 0例食管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分析VEGF和MVD的关系及其与食管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VEGF及MVD与食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组织学分型、生长方式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VEGF与食管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其生长和浸润转移起促进作用 ,VEGF可以作为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熊刚王海东王明荣杨康杨军民
关键词: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病理特点
改良迷宫同期瓣膜置换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本科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时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治疗心房纤颤,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术毕窦性心律者91例(91.0%),交界性心律者8例(8.0%),房颤者1例(1.0%);术后6个月随访:窦性心律者80例(82.5%),交界性心律者17例(17.5%),无房颤者。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无因出血二次开胸,因严重心功能不全致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改良迷宫同期瓣膜置换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
张伟杨康廖克龙王海东熊刚谭文峰刘铭李军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导管消融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