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亚红

作品数:42 被引量:2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配合物
  • 8篇兽药
  • 8篇兽药制剂
  • 8篇枯萎
  • 8篇活性
  • 6篇炭疽
  • 6篇培养基
  • 6篇菌种
  • 6篇菌种培养
  • 6篇菌种培养基
  • 6篇二苯醚
  • 5篇修饰
  • 5篇稳定性
  • 5篇化学修饰
  • 4篇杀菌剂
  • 4篇农用杀菌剂
  • 4篇枯萎病
  • 4篇枯萎病菌
  • 4篇病菌
  • 3篇淀粉

机构

  • 40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职业技术...
  • 1篇广东新科农生...

作者

  • 42篇熊亚红
  • 10篇李春远
  • 9篇刘小平
  • 8篇乐学义
  • 8篇丁唯嘉
  • 6篇陈实
  • 5篇倪春林
  • 4篇袁腾
  • 4篇杨卓鸿
  • 4篇林庆斌
  • 3篇刘英菊
  • 3篇廖升荣
  • 3篇付银莲
  • 3篇苏健鸿
  • 3篇陈祖强
  • 3篇周建平
  • 2篇庄晓梅
  • 2篇周家容
  • 2篇罗志刚
  • 2篇卢其明

传媒

  • 6篇广东化工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分子催化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化学研究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蛋白酶活力的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6年
本文以氨三乙酸与乙二胺的酰胺化合反应得到的三(乙二胺酰乙基)胺(NTE)作为配体,与Zn(Ⅱ)配位得到一种新的具有蛋白酶活力的配合物Zn(NTE).(ClO4)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差热-热重分析手段对该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的蛋白酶活力为7.48U/mg,比文献报道的成功的水解酶模型物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锌(Ⅱ)配合物的蛋白酶活力高62%。
熊亚红周嘉仪张家才
关键词:蛋白酶活力
一种核糖核酸酶构象稳定性的研究
2012年
Aspergillus niger SA-13-20核糖核酸酶是从突变株A.niger SA-13-20分泌的胞外酶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核糖核酸酶。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A.niger SA-13-20核糖核酸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构象稳定性。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均表明该酶蛋白在酸性和弱碱性pH值下构象较稳定,当pH值高于9.6时构象不稳定;红外光谱结合去卷积和曲线拟合技术对蛋白质酰胺Ⅰ带的测定和处理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H 5.0时该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转角和无规结构所占的成分分别为13.28%、42.30%、26.48%和17.95%。测得该酶的热解链温度Tm、解链熵变ΔSm及解链焓变ΔHm分别为70.1℃、644 J.mol-1.K-1及22.1 kJ.mol-1,表明该酶属于耐热能力较强的核糖核酸酶。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该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推动其在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熊亚红邓乃康简晓亮陈祖强周建平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构象稳定性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
含1-(4′-氟苄基)-2-硝基吡啶鎓离子的四氯合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2011年
利用CuCl2和[4′-FBz-2-NO2Py]Cl([4′-FBz-2-NO2Py]+为1-(4′-氟苄基)-2-硝基吡啶鎓离子,其中Py为吡啶)在含盐酸的甲醇中直接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离子对配合物[4′-FBz-2-NO2Py]2[CuCl4].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0.790 9(1)nm,b=2.304 8(2)nm,c=1.596 1(2)nm,β=92.21(1)°,V=2.907 3(5)nm3,Z=4,最终一致性因子R1=0.049 1,wR2=0.136 9.配合物由2个[4′-FBz-2-NO2Py]+阳离子和1个四面体形的[CuCl4]2-阴离子组成,阳离子通过硝基上的O原子与吡啶环之间的p…π作用形成二聚体,阴、阳离子通过C-H…Cl氢键形成网状结构.
庄晓梅蔡镇锋刘小平杨乐敏韩松熊亚红周家容倪春林
关键词:晶体结构
山奈酚-3’,8-二磺酸钠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制备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因大多数黄酮存在水溶性差、透水性差而导致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应用。文章以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具有良好水溶性的山奈酚磺基衍生物(山奈酚-3’,8-二磺酸钠)及其铜(Ⅱ)配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确定了山奈酚-3’,8-二磺酸钠分子结构,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揭示配合物的配位比为1:1,且具有变形五配位结构。同时,着重研究了山奈酚-3’,8-二磺酸钠及其铜(Ⅱ)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主题铜(Ⅱ)配合物较山奈酚-铜配合物具有更优良的抗氧化活性。
马玲龙熊亚红付银莲陈实乐学义
关键词:山奈酚抗氧化活性
一种含二苯醚单元的18-羟基十八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二苯醚单元的18‑羟基十八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含二苯醚单元的18‑羟基十八碳酸酯,其分子式为C<Sub>36</Sub>H<Sub>54</Sub>O<Sub>9</Sub>,结构式如式I所...
熊亚红李春远丁唯嘉祝钧杰冯楠楠
文献传递
浅谈化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2012年
化学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教材难选、不易讲授、教学效果难衡量等困难。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成绩考核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思维模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熊亚红刘小平倪春林罗志刚刘晓瑭
关键词:化学生物学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四溴合铜(Ⅱ)-对溴苄基吡啶鎓盐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2011年
通过CuBr2和[4-BrBzPy]Br([4-BrBzPy]+为1-(4'-溴苄基)吡啶鎓离子;Py为吡啶)直接在含氢溴酸的乙腈中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吡啶鎓盐[4-BrBzPy]2[CuBr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所合成的吡啶鎓盐由1个四面体形的[CuBr4]2-阴离子和和2个[4-BrBzPy]+阳离子组成。其中阳离子通过苯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准一维的柱,并通过C-H…Br氢键与[CuBr4]2-阴离子相连。
庄晓梅周东东杨乐敏郑园熊亚红刘小平周家容倪春林
关键词:晶体结构弱相互作用
地奥司明-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化学式为[Cu(DM)<Sub>2</Sub>(H<Sub>2</Sub>O)<Sub>2</Sub>]·1.5H<Su...
乐学义马玲龙朱丽付银莲熊亚红陈实
文献传递
一种二苯醚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苯醚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二苯醚酚,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Sub>15</Sub>H<Sub>16</Sub>O<Sub>5</Sub>,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二苯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
丁唯嘉李春远熊亚红祝钧杰陈若兰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降低粤北大宝山矿区周边种植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毒害作用,以不同条件下土壤中有效态铜、锌、锰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依次采用单次-单因子法筛选出有效的改良剂原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改良剂的最佳配方,并进行了作物种植试验,得到最适改良剂配方为0.30%熟石灰粉、0.20%花生壳粉、0.20%草木灰、0.02%Na2EDTA,玉米和油菜在改良土壤中的多项生长指标均较原土壤中的提高30%以上,表明该改良剂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对农作物的毒害作用,并且改良土壤以适于玉米和油菜生长。
熊亚红冯梦龙傅麒臻冯宇翔陈祖强周建平吴浩源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剂正交试验作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