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蕾
- 作品数:139 被引量:4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汉坦病毒β3整合素受体结合的高亲和性多肽
- 目的:从噬菌体七肽展示库中筛选与β3整合素受体结合的多肽序列,并进行鉴定。方法:以β3整合素受体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七肽展示库进行8轮亲和筛选,获得与β3整合素受体结合的噬菌体克隆,挑选结合力强的克隆进行DNA测序,推导出呈...
- 杨栋强杜虹王珏白雪帆于海涛蒋伟潘蕾张野李彧王伟白露苏雯静
- Castleman病4例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潘蕾贾战生黄长形李光玉白雪帆
- 关键词:CASTLEMAN病局灶性多中心淋巴结增生学分心性
- 一条传播链上埃博拉病毒病4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 2015年
- 2013年12月西非暴发埃博拉病毒病(EVD)疫情。截至2015年3月1日,利比里亚共报告疑似病例9384例,死亡4117例,确诊EVD 3194例[1]。EVD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等,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2]。因此,患者可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形成传播链,导致疾病进一步流行。
- 连建奇郝春秋张野潘蕾郭万刚李沛仲月霞刘珂欣
- 关键词:传播链流行病学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变化及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中髓样DC(mDC)和淋巴样DC(pDC)的表型频数,分析标准抗病毒治疗后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患者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86)表达变化,探讨不同类型DC的活化在慢性HC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0例慢性HCV感染者,在接受初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达cEVR前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C和pDC的频数及其表面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者mDC、pDC频数均降低,其表面CD80的表达水平降低,CD86的表达水平升高,CD8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经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达cEVR后,mDC上的CD80表达水平升高,CD83、CD86的表达水平降低;pDC上的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均上升。结论慢性HCV感染者的外周血mDC、pDC频数降低,共刺激分子表达部分受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恢复DC共刺激分子表达。提示DC数量和功能障碍可能是慢性HCV持续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
- 姜娜潘蕾李媛张素梅张颖马力周云郭雅玲贾战生
- 关键词:树突细胞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HV扩增产物的SSCP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汉坦病毒(HV)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病原体,其引致HFRS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该病毒为一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基因序列较为稳定,但近年来国内疫区症状较轻且不典型的出血热患者有增多趋势,并发肺部并发症的亦较多,发病年龄偏小,最小达7岁,以...
- 潘蕾白雪帆黄长形李光玉杨为松傅恩清
- 关键词: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聚合酶链反应SSCP
- 导向鞘引导的超声支气管镜联合虚拟导航支气管镜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虚拟导航支气管镜(VBN)辅助导向鞘引导的超声支气管镜(EBUS-GS)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的收集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期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经胸部CT疑诊...
- 方芳潘蕾金发光
-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
- 西安地区TTV毒株分子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TTV(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基因组结构是否为环状 ;对西安地区TTVDNA部分序列直接测序分析 ,比较其与中国 1株同源性。方法 :自行在TTV基因组首尾端设计一套环形检测引物 ,检测西安地区肝炎患者TTVDNA阳性血清 ,有无特异性片段。参照文献设计一套套式检测引物 ,内引物扩增片段长为 197bp ,将 197bp处特异性条带从低熔点凝胶中切下 ,纯化后以自带引物直接测序法测序 ,测得的 143bp序列与Genebank注册的BDH1同源性比较。结果 :环形引物套式PCR扩增在 30 0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 ,提示西安地区TTV毒株可能首尾相连。西安地区TTV毒株与BDH1同源性为 6 5 .0 % ,差异率 35 .0 % (>30 % ) ;143bp中的 6 2bp序列与BDH1同源性达 75 .8%。结论 :西安地区TTVDNA结构可能有环形株存在 。
- 傅恩清白雪帆党永进潘蕾李光玉杨为松王养民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环状结构
-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G87变异对宿主细胞HLA-I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HBVC基因G87变异对宿主细胞表面HLA I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和亚克隆技术 ,将HBV野生型基因组质粒构建为C基因G87变异株表达载体 (EBO G87)和野生株表达载体 (EBO WT) ,以脂质体技术分别转染HepG2细胞 ,转染细胞经FITC标记的鼠抗HLA ABCmAb染色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HLA I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EBO G87和EBO WT重组载体经内切酶双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HepG2细胞表面HLA I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 ,EBO空载体转染的细胞为 2 3,EBO WT转染的细胞明显增强至 18 8,EBO G87转染的细胞增至 10 5。结论 2株HBV上调HLA I表达强度不同 ,C基因G87变异可使宿主细胞表面的HLA
- 陈伟红刘志华潘蕾张岩张颖洪沙王九平周永兴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点突变基因MHC
- 从HFRS患者的PBMC建立BLCL及其意义
- 2004年
- 体外研究汉滩病毒(Hantaanvirus,HTNV)S基因及其5’端、3’端在BLCL(EBV-transformedBlymphoblastoidcellline,BLCL)内稳定表达的意义,为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建立与HTNV特异性CTL同源的患者自身的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将含有不同HTNVS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BLCL,获得长期稳定表达,作为靶细胞系,为下一步进行CTL杀伤试验提供靶细胞系。设计4条引物,用PCR方法从PBV220-S22原核质粒中扩增出S基因全读码框(37-1326bp)及S基因5’端(37-501bp),S基因3’端(502-1326bp),用TA克隆将其克隆入pcDNA3.1/V5-His-TOPO载体中,成功构建pcDNA3.1-S及pcDNA3.1-S-N、pcDNA3.1-S-C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至BLCL细胞中,进行了稳定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成功检测到pcDNA3.1-S及pcDNA3.1-S-N、pcDNA3.1-S-C在BLCL细胞中的表达。pcDNA3.1-S及pcDNA3.1-S-N、pcDNA3.1-S-C真核表达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目的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有利于研究HTNV-S基因在T细胞表位研究中的意义。建立的特异性CTL克隆对表达完整NP、NP羧基和氨基端肽段的靶细胞均有比较明显的杀伤效应,平均杀伤率分别为50.2%、39.0%和25.4%。
- 潘蕾白雪帆黄长形李光玉陈伟红
- 关键词:汉滩病毒S基因核蛋白
- 人CD8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 2004年
- 目的:构建含人CD8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CD81在COS-7细胞的表达,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与CD81 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从我们构建的含人CD81全编码基因载体pMD18-T- CD81,应用双酶切回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l;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VAXl- CD81和空载体转入COS-7细胞;应用抗CD81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OS-7细胞的表达产物. 结果:重组的含CD8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l-CD81 经酶切和PCR鉴定分析正确,并证明在COS-7细胞表面有效地表达CD81蛋白. 结论:成功构建含CD81全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l-CD81,并在COS-7细胞表面有效表达CD81分子, 该转染细胞可作为研究CD81在HCV感染中的作用提供模型.
- 刘秋平贾战生杜德伟李光玉潘蕾魏欣罗新栋王全楚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包膜糖蛋白慢性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