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平东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修补术
  • 2篇手术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药物应用分析
  • 1篇张力疝修补术
  • 1篇正中切口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穿孔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手术体会

机构

  • 3篇嘉应学院
  • 3篇嘉应学院医学...

作者

  • 6篇潘平东
  • 3篇张琼
  • 3篇钟强文
  • 2篇常春
  • 1篇池宇明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下腹部正中切口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入路组)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8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二组,后入路组43例,TEP组42例。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尿潴留等)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二组手术均顺利完成,TE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0、6.006,P=0.007、0.000),而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高于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0、7.890,P=0.003、0.000)。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P=0.778)。随访6~24个月,平均(19±4)个月,TEP组分别于术后1年和15个月各复发1例,后入路组术后3个月复发1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TEP患者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经下腹部正中切口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技术易掌握,对双侧腹股沟疝、常规前进路的开放术后复发疝更为适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潘平东钟强文池宇明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部
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及诊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入院后经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腺瘤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3例,原发性甲亢1例。结果:术中冰冻切片诊断68例,阳性率为89.47%。术后病理报告乳头状癌69例(90.79%),滤泡样癌7例(9.21%),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47例(61.83%),肿瘤浸润包膜13例(17.11%),其中浸出包膜外9例(11.84%)。手术方式主要采取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声音嘶哑9例(7例为暂时性,2例为永久性),7例低钙抽搐或肢端麻木。全部病例获随访,局部复发者12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者5例,远处转移者3例。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潘平东钟强文常春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方式术中冰冻切片
氧化苦参碱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在体外诱导人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OM作用于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DNA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M能显著抑制HO-8910细胞的增殖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染色后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小体。细胞DNA电泳后呈现出凋亡细胞典型的DNA ladder。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OM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O-8910细胞凋亡。Bcl-2表达增多,Bax表达减少是OM诱导HO-8910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之一。
张琼潘平东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卵巢癌HO-8910细胞BCL-2BAX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优势和手术体会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确诊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56.8岁,行腹腔镜修补术43例(腔镜组),开腹修补术40例(开腹组),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寻找病灶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4.6个月,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中寻找病灶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成为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手术的首发选择。
潘平东钟强文常春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修补术
二甲医院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某二甲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依据《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法,对某二甲医院2009年度收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主要应用的抗菌药物前3位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静脉注射为主,占68.87%。结论: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但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上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善。
张琼潘平东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药物应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回顾性分析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1月~2009年12月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上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对病例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查阅文献45篇,不良反应病例数共计116例,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共64例,占55.18%。结论:应加强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应用监测,生产企业要完善各项质量标准,国家应尽快制订统一的工艺标准,规范和完善复方丹参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以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
张琼潘平东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