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晓东

作品数:68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化学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理学
  • 6篇矿业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阻燃
  • 18篇树脂
  • 12篇环氧
  • 12篇环氧树脂
  • 12篇复合材料
  • 12篇复合材
  • 11篇乙烯
  • 11篇阻燃剂
  • 11篇无卤阻燃
  • 7篇性能研究
  • 7篇纳米
  • 6篇原子力显微镜
  • 6篇石墨
  • 6篇力学性能
  • 6篇共聚
  • 6篇共聚物
  • 6篇复合阻燃
  • 6篇改性
  • 6篇力学性
  • 5篇石墨烯

机构

  • 60篇辽宁工程技术...
  • 16篇沈阳化工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化工公司

作者

  • 68篇洪晓东
  • 16篇梁兵
  • 11篇姜海艳
  • 11篇杨绍斌
  • 9篇杨东旭
  • 8篇董伟
  • 7篇王铀
  • 5篇周晓谦
  • 4篇邓恩燕
  • 4篇代文娟
  • 3篇沈丁
  • 3篇梁兵
  • 3篇韦宝权
  • 3篇王晓亮
  • 2篇吴晓光
  • 2篇郑国阔
  • 2篇刘思远
  • 2篇夏春晴
  • 2篇孙超
  • 2篇张琴

传媒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6篇工程塑料应用
  • 4篇内蒙古煤炭经...
  • 3篇中国塑料
  • 2篇高分子通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广州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塑料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非金属矿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膨胀阻燃剂复合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对膨胀阻燃剂复合阻燃环氧树脂进行了深入研究。选择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两种阻燃剂复配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试样,结果表明:APP与MCA的最佳质量比为3∶1。基于APP和MCA的最佳比例,分别选择红磷(P)、硼酸锌(ZB)和季戊四醇(PT)作为协效剂,结果表明,P的加入使得试样的氧指数提高最大,但力学性能下降很大;PT与APP、MCA具有最佳协同效应,最佳配方为:80%树脂,18%APP/MCA(质量比为3∶1),2%的PT,试样的氧指数为29.4%,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拉伸强度为33.3MPa,冲击强度为5.8kJ·m-2。
洪晓东代文娟赵爽梁兵
关键词:无卤阻燃环氧树脂
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自限温机理及应用性能被引量:12
2014年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和自限温机理。结果表明,自限温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最高蓄热温度显著降低,为101.5℃。注浆材料断面存在很多泡孔,孔中含有固体微球,二者之间存在环形缝隙。自限温添加剂中的Na2SiO3吸收异氰酸酯和水的反应产物CO2,生成了Si(OH)4微球,Si(OH)4的脱水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环形缝隙中存在的水溶液的汽化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最后屏障。综合性能测试和井下注浆实验表明,自限温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达到或超过煤体加固用高分子材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尤其是在蓄热温度上具有突出优势。
杨绍斌洪晓东董伟穆泊源王阳
关键词:聚氨酯注浆材料
磨碎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应变片基底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表面改性的磨碎玻纤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环氧树脂薄膜作为传感器应变片的基底材料。考察了玻纤表面改性及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用量、玻纤填充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薄膜微结构表明,填充20wt%的改性玻纤增强材料中纤维能够更好的分散在树脂中,玻纤在材料内部比较集中的区域能够互相交叠。随着改性玻纤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和抗蠕变性能明显改善。结果证实,填充20wt%的1wt%KH-550偶联剂改性的磨碎玻纤的增强环氧树脂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强度、耐热性和抗蠕变性能。
洪晓东王铀姜鸿波
关键词:环氧树脂表面改性
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及配套综采设备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大倾角煤层具有高复杂性、开采难度大、高安全隐患等特点。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大倾角煤层占煤炭总量的15%-20%,大倾角煤层的开采已成为煤矿开采的必备技术。本文总结了大倾角煤层的界定和特征、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以及与大倾角开采相配套的综采设备的研究进展。
赵剑白建民洪晓东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综采设备
无机复合无卤阻燃剂
梁兵洪晓东王忠宇孙秀文郭振苗颖韩宝峰翟广鹏
该技术采用无机氢氧化镁为主阻燃剂,添加氢氧化铝、微胶囊化的红磷、聚磷酸铵及酚类化合物等,使添加的合成材料能承受较高的加工温度,利于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同时亦有助于提高阻燃效率。采用微米氢氧化镁高填充的技术思路和两...
关键词:
关键词:无机阻燃剂无卤阻燃剂
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偶联剂KH570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研究表面改性BF的长度、添加量对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BF表面产生很多凸起,变得非常粗糙。BF表面改性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10%~20%,冲击强度提高10%~40%。随着改性BF长度及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当改性长BF的质量分数为4%时,与纯EP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48.3%和451.5%。长BF的增强效果明显好于改性长玻璃纤维(GF),尤其纤维的添加量较大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提高更为明显。当长BF的质量分数为4%时,长BF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长GF增强复合材料提高37.8%,冲击强度提高9.2%。
洪晓东杨东旭邓恩燕
关键词: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力学性能复合材料
一种低结晶度水滑石合成及层间距的调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结晶度水滑石合成及层间距的调控方法,以谷氨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和插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低结晶度的含有过渡金属的水滑石,并通过增加谷氨酸钠用量,实现水热反应过程中水滑石间距逐渐增大。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
王晓亮李治董伟王超杨绍斌洪晓东沈丁
文献传递
微胶囊聚磷酸铵的制备及阻燃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物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聚磷酸铵阻燃剂(MAPP),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MAPP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树脂。采用热重分析法、垂直燃烧法和氧指数法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MAPP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的热性能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与APP相比,MAPP阻燃环氧树脂的最大失质量温度、残炭量以及阻燃性能均显著提高。添加10%APP或MAPP的环氧树脂材料的氧指数均大于27.0%,阻燃性能均达到UL 94 V-0级,且MAPP样条燃烧后可形成膨胀炭层。相比于APP,MAPP阻燃材料的力学强度均有所改善,当阻燃剂填充1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从32.6 MPa提高到35.7 MPa,冲击强度从10.8 kJ/m2提高到11.6 kJ/m2,均高于纯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强度。
洪晓东杨东旭黄金辉梁兵
关键词:微胶囊聚磷酸铵阻燃环氧树脂
一种阻燃增韧的HPV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增韧的HPV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阻燃增韧的HPVC/ABS复合材料是将100质量份HPVC粉末、0.5~3.0质量份热稳定剂、0.5~5.0质量份增塑剂、0.2...
洪晓东姜海艳沈丁
文献传递
高分子单链的研究进展
2012年
随着纳米科技在高分子领域的不断升温,高分子单链凝聚态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高分子单链以纳米尺度的微粒孤立存在,不存在分子链之间的几何缠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分子单链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高分子单链的主要制备方法如喷雾法、冷冻干燥法、微乳液聚合法、反向沉淀法以及表面扩展膜法,接着详细介绍了高分子单链的表征技术及高分子链构象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最后介绍了高分子单链及单分子胶束在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高分子单链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洪晓东梁兵
关键词:高分子单链原子力显微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