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毅

作品数:93 被引量:3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0篇公路
  • 20篇高速公路
  • 18篇景观
  • 16篇环境保护
  • 16篇公路建设
  • 14篇路域
  • 12篇公路路域
  • 9篇生态
  • 9篇生态环境
  • 9篇公路景观
  • 8篇生态工程
  • 8篇环境影响
  • 8篇边坡
  • 6篇植被
  • 6篇生态恢复
  • 6篇绿化
  • 6篇景观设计
  • 6篇公路边坡
  • 5篇遥感
  • 5篇环保

机构

  • 74篇交通部公路科...
  • 15篇交通运输部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公...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路域生态工程...
  • 2篇北京东方园林...
  • 1篇交通部科学研...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石家庄市植物...
  • 1篇北京林丰源生...
  • 1篇云南云岭高速...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93篇沈毅
  • 23篇晏晓林
  • 19篇孟强
  • 15篇王丹
  • 14篇邵社刚
  • 9篇董博昶
  • 8篇秦晓春
  • 7篇梁爱学
  • 5篇李统益
  • 5篇李一为
  • 4篇戴泉玉
  • 4篇魏显威
  • 4篇王红瑞
  • 4篇黄述芳
  • 4篇强蓉蓉
  • 4篇江源
  • 4篇顾卫
  • 4篇黄裕婕
  • 4篇尚晓东
  • 3篇奚成刚

传媒

  • 16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交通建设与管...
  • 3篇交通节能与环...
  • 2篇公路
  • 2篇中外公路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综合运输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国公路学会...
  • 2篇中国公路学会...
  • 2篇中国公路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交通企业管理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3篇2006
  • 3篇2005
  • 12篇2004
  • 1篇1999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通建设项目环保工作中的公众参与
2008年
“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方或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工作组同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建设项目能够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对公众利益构成危害或威胁,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梁霞沈毅雷学东张思瑶
关键词:交通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
华北张家口地区高速公路客土喷播技术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丹拉国道主干线宣化(下八里)—冀蒙界段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并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性护的功能需求,结合客土喷播在边坡上应用技术和方法,在满足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防护的基础上,从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实用的技术,达到边坡生态恢复和稳定性防护的目的。
梁爱学沈毅周存秀宋志强李桂元李统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客土喷播生态恢复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进展及主要问题被引量:67
2005年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将项目后评价的思想引入项目环境管理体系,延伸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总结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介绍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过程及其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沈毅吴丽娜王红瑞晏晓林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后评价
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盖度动态变化在环保验收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基于"3S"技术,利用泰和至井冈山高速公路建设前(2001年)、建设中(2004年)及建设后(2005年)的3个时相的Landsat-TM5遥感数据对公路建设影响区的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地等有人为活动干扰的敏感区域进行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结合GPS野外定位等现场调查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在公路沿线的各敏感区域内,公路建设前的原始植被覆盖率要整体上高于建设中及建设后的;少数施工场地在公路竣工采取地表恢复后的植被覆盖度仍较低,植被有待于进一步采取措施恢复;基于遥感技术分析的公路建设后各敏感区域植被恢复情况与野外调查的实际状况较吻合,以"3S"为技术手段的植被盖度动态变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公路建设影响区的环境保护验收中。
田雷沈毅叶慧海董博昶付金生
关键词:NDVI植被盖度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被引量:20
2004年
将后评价引入公路环境保护领域,阐述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并就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环保调查的关系进行分析。
晏晓林沈毅叶凯
关键词:环境影响后评价环保验收调查
公路景观绿化与交通安全的辩证关系
公路景观绿化与交通安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工作实践中如何协调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达到既满足公路交通安全的要求,又能给公路的使用者提供景观优美的行车环境,对于目前交通部开展的安保工程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
孟强沈毅晏晓林王丹
关键词: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交通安全
文献传递
厚层基质喷附技术在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文章通过典型工程进行技术和施工示范,研究适合在西部半干旱地区高速路建设中应用的生态恢复技术,是西部公路生态建设的要务之一。厚层基质喷附技术,能在坡面上形成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一定厚度的有机质层,使植物种子有比较自然的发芽过程,可适用于各种边坡土质边坡、石质土边坡和岩石边坡。本文总结了自2003以来在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应用厚层基质喷附技术进行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经验,并对植物物种选取、施工方法、养护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顾卫江源张春禹刘扬晏晓林沈毅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路堑边坡
杭州湾跨海大桥功能复合型声屏障设计探讨
在我国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今天,作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宏伟主体工程采用何种配套的环保降噪声屏障措施必然倍受世人关注。该声屏障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设计技术创新,提出了“功能复合型声屏...
雷学东沈毅晏晓林尚晓东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声屏障环保设计建造形式噪声控制
文献传递
公路建设过程中保护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的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而深厚,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星罗棋布,公路建设活动的资源开发属性决定了其对沿线资源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公路沿线的历史人文景观不应成为公路建设的绊脚石,而应从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人...
孟强沈毅晏晓林
关键词:人文历史景观资源科学发展观
关于推进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公路环境保护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为未来公路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鉴于此,结合我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秦晓春沈毅
关键词:公路生态文明生态伦理环境保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