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
- 作品数:167 被引量:5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辅助化疗对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MMP-2和TIMP-2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对新辅助化疗敏感度的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新辅助化疗组与未经新辅助化疗组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鳞癌与低分化癌MMP-2的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腺癌和中-高分化癌的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鳞癌与低分化癌更适合新辅助化疗。
- 王伦青张哲尹志伊何宝亮唐国建沈毅
- 关键词:肺肿瘤MMP-2TIMP-2新辅助化疗免疫组织化学
- 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在肺癌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标本中的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79例肺癌标本中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分级的肺鳞癌中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且中、高分化的肺鳞癌的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低分化者(P<0.01),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术后生存期的肺鳞癌中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5年以上生存组层粘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半年内死亡者(P<0.01),半年内死亡组的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其它两组(P<0.05,0.01),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生存期的肺腺癌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鳞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不同于肺腺癌,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可作为评估肺鳞癌细胞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 项锋钢吴翠娇牛兆山沈毅李永喜杨梅怀
- 关键词:肺肿瘤层粘蛋白IV型胶原基因表达
- 层粘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LN和FN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79例肺癌标本中LN和FN的表达。结果:中、高分化的肺鳞癌的LN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低分化者(t*=3.07,2.67,P均<0.01),LN的表达强度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两组鳞癌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1.13,P<0.05),LN和FN的表达强度在鳞癌5年以上生存组明显不同于半年内死亡组(t△=2.85,2.49,P△<0.01,<0.05),FN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生存期的肺腺癌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Hc=7.53,P<0.05)。结论:LN和FN的表达可作为评估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 项锋钢吴翠娇沈毅牛兆山郭成浩郭成浩
- 关键词:肺癌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肿瘤转移预后
- 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调查与分析
- 2010年
-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我院2009年9月的门诊处方48 045张,统计926张糖尿病药物处方的基本情况及使用抗糖尿病药的处方及药品种类。结果:使用抗糖尿病药的处方926张(占处方总数的1.91%),在抗糖尿病药的使用中,处方量居前3位的是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联合用药处方361,占降糖处方的39%,以磺脲类联合双胍类为主;少数处方中存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结论: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 薛晓红沈毅罗惠珍周卫英
- 关键词:门诊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药物相互作用
- 手术治疗56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分析
- 周围型小肺癌是指瘤体直径≤2cm,原发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5年存活率可明显提高.随着影像技术和诊断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周围型小肺癌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本文收集某院1990-2000年间56例经...
- 刘玉洪王明钊孙磊沈毅林乐胜罗宜人
-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手术治疗CT淋巴结清除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C、D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造成肺癌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常发生远处部位的转移,是判断患者预后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肺癌转移依赖于肿瘤局部血管生成的理论已经得到大量证实.而事实上非小细...
- 沈毅王勇杰罗宜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VEGF-CVEGF-DMRNA肿瘤转移
- 文献传递
- 深低温保存对气管组织细胞活力的影响
- 目的:探讨深低温保存对气管组织细胞活力的影响程度。方法:切取SD大鼠气管后立即放入含有LPD溶液的冻存管,在程序降温仪降至-80℃后投入液氮,分别保存24h、15d、30d、60d、120d后对气管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加入...
- 王勇杰魏煜程王明钊马锴沈毅
- 关键词:低温生物医学细胞活力
- 文献传递
-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9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11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1(55±3)岁。早期收治的患者外科治疗采用颈部清创、引流,或经颈部纵隔引流;后期收治的患者采用颈、胸部同期清创、引流及术后冲洗。结果行单纯颈部清创、引流及经颈部纵隔引流的7例患者中死亡4例,均死于严重纵隔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生存患者均为感染尚未侵犯下纵隔和胸腔;行颈、胸部清创、引流和冲洗的4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7例,随访时间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DNM病情凶险,一旦发病迅速进展为脓毒血症,甚至死亡。重视口咽部和颈部感染患者的胸部症状、体征变化,及时行胸部CT检查是尽早诊断DNM的关键。尽早进行颈、胸部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及有效冲洗是治疗DNM成功的关键。
- 魏煜程祝凯王明钊尚伟袁荣涛沈毅
- 关键词: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 周围型小肺癌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1986~2000年经手术治疗的9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54例,术中诊断(快速病理)44例。肺叶切除76例,肺楔形切除13例,肺段切除9例。ⅠA期55例,ⅠB期21例,ⅡA期9例,ⅡB期8例,ⅢA期5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82/98)、63.3%(62/98)和49.0%(48/98)。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77.6%(59/76),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8.8%(10/17),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40.0%(2/5)。鳞癌5年生存率91.3%(21/23),腺癌为64.1%(41/64),大细胞和小细胞癌为0(0/11)。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影像学筛查是检出周围型小肺癌的重要途径,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是周围型小肺癌确诊的重要手段,肺叶切除加系统的纵隔淋巴结清除术是周围型小肺癌的标准术式。
- 刘玉洪孙磊王明钊徐琦辛维青沈毅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
- 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11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王勇杰林乐胜沈毅罗宜人李树仁
- 关键词:纵隔肿瘤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