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森 作品数:73 被引量:27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内动静脉瘘并静脉曲张17例诊治体会 2005年 [目的]脑内动静脉瘘作为脑动静脉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动静脉直接的异常解剖交通,出现的高血流量'偷流'及引流静脉曲张或静脉动脉瘤样扩张,使其治疗具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进10年来收治此类病例17例的诊断,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全部病例经全脑管造影确诊,13例成功行血管内治疗,手术4例,术中,术后均行控制性降压1~5 d,血管内治疗中3例术后行抗凝治疗.[结果]治愈11例,好转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脑内动静脉瘘治疗主要是通过闭塞瘘口来减少或完全纠正畸形血管血流达到治疗目的;对于部位深在涉及Galen静脉的动脉静脉瘘多选用血管内治疗,血管内治疗采用分阶段分次治疗来减少高血流瘘是较为合理治疗方式.术后CT扫描来监测曲张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回缩情况,防止出现不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瘘口位置表浅,数目较少者手术夹闭瘘口亦能达到很好效果.在治疗中和治疗后行控制性降压. 沈春森 凌锋 魏群 赵春平 何江弘 秦家政 李运军 任翰宗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血管影像学分类和治疗 被引量:4 1996年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血管畸形,由于位置深在,治疗较为困难。作者收治11例该类畸形,其中5例为先天性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VGAM),治疗主要是闭塞瘘口;继发性Galen静脉动脉瘤样扩张(VGAD)5例,其治疗主要是栓塞脑实质或硬膜的畸形血管来达到治愈或改善临床症状;另1例依据MRI进行诊断,未作造影及分类。本组有8例行血管内治疗,其中5例治愈,3例临床症状好转;有2例发生自发血栓,未治疗。作者对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概念、分类及影像学特点,特别是血管内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沈春森 凌锋 孟祥靖 李萌 王大明 王大明 徐小林 宋庆斌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脑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附16例报导) 被引量:1 1996年 总结10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血肿清除术后短期再出血的16例患者资料,其发病率占同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7.2%,其中12例行再次血肿清除术,死亡2例;4例行保守治疗,死亡2例。全组共死亡4例。结合文献加以讨论并指出:①首次术中止血不彻底:④术后血压剧烈波动;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足导致再出血的因素,且以前二者最常见。并例举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认为再出血一经确诊即应再次手术清除血肿。 魏群 郑文济 沈春森 张强关键词:术后再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术中止血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伤情特点与预后的关系(附57例报告)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伤情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7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变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评分:轻型(13~15分)25例,中型(9~12分)22例,重型(3~8分)10例。本病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及头颅CT扫描提示有无脑积水密切相关,小儿患者的预后好于成年患者。结论: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相对少见,入院时GCS评分对于判断病情、及时诊治有重要意义,评分较高者可以暂时选择保守治疗。小儿患者预后好于成年患者,头颅CT扫描提示脑积水者病情危重。 李运军 梁春阳 沈春森 戴宜武 秦家振 魏群 徐如祥关键词:颅脑损伤 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新模式及应用 目的探索及检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体化救治新模式的实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1年6月,我院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现场救护;病人转运;急诊影像学诊断;急诊处置和早期动脉溶栓等一体化专科救治新模式,治... 张强 徐如祥 罗永春 沈春森 何子俊 张浩 潘文龙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溶栓 文献传递 症状性慢性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慢性颈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症状性慢性颈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再开通手术。术后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进行评估。结果再开通13例,余7例未再开通。再开通组术后7 d NIHSS评分及3个月后m RS评分均低于未再开通组(P<0.05),且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开通(OR=0.46,P=0.006)及术前NIHSS评分(OR=8.86,P=0.035)与术后3个月m RS评分相关。结论血管内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慢性颈动脉闭塞病人较安全,并且可以降低预后残障程度。 梁春阳 徐如祥 张强 沈春森 罗永春 毛锦龙 马尚 杨阳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颅内血泡样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颅内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颈动脉血泡样动脉瘤及1例大脑前动脉疑似血泡样动脉瘤病人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组5例患者因蛛网膜下隙出血入院,DSA诊断为动脉瘤。应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再出血;首次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例,术后发生再出血1例,因动脉瘤再通予以再次辅助弹簧圈栓塞1例,其余2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6-20个月,平均12.7个月。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为1分1例,2分1例,5分1例,6分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血泡样动脉瘤的手段,瘤体短期内变化可辅助诊断;首次或再通时治疗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一种可行方法。 杨阳 梁春阳 张强 罗永春 毛锦龙 马尚 沈春森 徐如祥关键词:动脉瘤 颈内动脉 栓塞 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ED)辅助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基底动脉闭塞9例)行动脉内超选择插管至闭塞动脉.注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20mg进行接触性溶栓治疗,同时应用TCD对闭塞动脉进行低频(2MHz)、低强度(0.25W/cm^2)超声辅助溶栓治疗。术后即刻及24h时复查头颅CT,观察动脉再通率、颅内出血率,并对术前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2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动脉再通率为77.27%(17/22),其中完全开通率为22.73%(5/22),部分开通率为54.55%(12/22);出现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13.63%),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Nm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显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有效时间窗内应用低频TCD辅助小剂量rt-PA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闭塞动脉的再通率,明显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张强 徐如祥 罗永春 沈春森 何子俊 张浩 潘文龙 王备备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动脉溶栓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超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辅助动脉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1年4月,我们采用TCD低频超声辅助溶栓结合rt-PA动脉内溶栓术治疗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张强 徐如祥 罗永春 沈春森 何子俊 张浩 潘文龙文献传递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及其拮抗剂MCPG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的影响 2003年 目的:观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CPG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使用Marmarou的动物模型,55只动物分为对照、损伤和MCPG组。给予MCPG组立体定向脑室注射MCPG lumol/5ul。分别在伤后1、4、8、12、24小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递质性氨基酸(Glu、GABA)及离子Ca^(2+)、Mg^(2+)含量。结果:伤后脑组织含水量、GABA、Ca^(2+)升高,Glu、Asp及Mg^(2+)含量下降。MCPG组较损伤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MCPG能有效的抑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活导致的继发性损害。 何江弘 郑文济 赵春平 沈春森 魏群 秦家振关键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弥漫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