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刚
-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取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 HE 染色观察。另外,分离和培养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RT-PCR 分别检测...
- 金曙雯刘英开毛志刚青春陆树良
- 文献传递
- 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被引量:64
- 2007年
-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扮演着“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对瘢痕形成而言,其变化及相互调控等诸多环节可能属于后续的“连锁”或“瀑布”效应,是一种修复的“中间过程”,而非导致瘢痕超常增生的始动因素和根本原因。
- 陆树良青春刘英开王西樵向军毛志刚章伏生金曙雯董叫云花兰女
- 关键词:瘢痕细胞外基质修复细胞真皮
- 创伤修复“失控”-瘢痕过度增生发生机制的研究
- 陆树良青春刘英开王西樵向军毛志刚金曙雯董叫云王志勇廖镇江史济湘
- 该研究从探讨瘢痕形成的始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入手研究瘢痕过度增生生物学机制,提出了瘢痕的增生程度与真皮组织的缺损程度密切相关,瘢痕的形成过程可通过真皮组织的补充回植来调节;真皮组织的三维结构对成纤维细胞具有“模板样”的引导...
- 关键词:
- 关键词:瘢痕创伤修复
- 瘢痕形成机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
- 真皮组织的缺损及其程度是导致瘢痕过度增生的根本原因。其机制在于真皮组织缺损程度影响着创面愈合过程。真皮组织的三维结构对修复细胞的功能趋向具有“模板样”的引导作用,不仅可诱导修复细胞的长入,而且可改善创面皮肤组织的力学状态...
- 陆树良青春刘英开王西樵向军毛志刚章伏生金曙雯董叫云花兰女廖镇江史济湘
- 文献传递
- 细胞外空间结构对肌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影响
- 2007年
- 随着对瘢痕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面愈合过程中,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移植皮片的厚度有关,当移植不同的厚度的真皮时,瘢痕形成的程度也不一样。真皮缺损越多或破坏越严重,瘢痕形成越明显,因此,笔者通过鼠体内移植脱钙脱细胞的骨质、
- 毛志刚陆树良王西樵刘英开
- 关键词:细胞形成空间结构细胞外移植皮片瘢痕形成
- 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取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 HE 染色观察。另外,分离和培养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血管内皮细胞,RT-PCR 分别...
- 王西樵刘英开毛志刚青春金曙雯陆树良
- 文献传递
-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被引量:4
- 2006年
- 王西樵陆树良毛志刚向军刘英开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移生长因子微血管内皮瘢痕形成
- 创伤修复“失控”-瘢痕过度增生发生机制的研究
- 陆树良青春刘英开王西樵向军毛志刚金曙雯董叫云王志勇廖镇江史济湘
- 瘢痕的过度增生、挛缩乃至畸形造成的外观改变及功能障碍,常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给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工作等各方面留下诸多后患。目前如何防治瘢痕的过度增生仍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因此,瘢痕发生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对建立...
- 关键词:
- 关键词:瘢痕创伤修复
-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_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 王西樵陆树良毛志刚刘英开
-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因子类瘢痕
- 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与微血管病理改变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变化与微血管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首先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分离和培养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ELISA分别测定2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转移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水平的变化,再采用Tran-swell共培养模式,观察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胶原疏松。增生期瘢痕胶原致密,微血管数目增多,微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ELISA检测结果发现,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TGF-β1、bFGF、PDGF、ET-1和VEGF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另外,Transwell共培养结果发现,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中微血管的病理改变与成纤维细胞大量产生TGF-β1、FGF、PDGF、ET-1和VEGF等因子有关。
- 王西樵刘英开毛志刚陆树良
- 关键词:瘢痕微血管病理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