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君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浮游植物吸收光谱提取粒径参数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南海北部、大亚湾及珠江口3个不同水体生物-光学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的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浮游植物吸收光谱提取的浮游植物粒径参数(S)的混合光谱模型。南海海区不同的水体环境下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河口和沿岸水体小型浮游植物占优势,在外海水体微微型浮游植物占优势。浮游植物粒径参数随小型浮游植物增多而减少,随微微型浮游植物增多而增大。叶绿素a浓度从外海到沿岸逐渐增大,浮游植物粒径参数随叶绿素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它们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利用混合光谱模型得到的浮游植物粒径参数与南海海区不同水体的生物-光学特征(粒级结构Rpico和Rmicro、粒级指数SI、叶绿素a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的相关性表示为:S与粒级结构(Rpico和Rmicro)存在一定的关系,与小型浮游植物和微微型浮游植物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55和0.65;S与浮游植物粒级指数(SI)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是0.57;S与叶绿素a浓度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是0.64。这个混合光谱模型为从光学参数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的生态学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又可用于分析浮游植物优势粒径结构对光学特性的影响。
- 梁少君曹文熙王桂芬周雯赵俊孙兆华
- 赤潮的高光谱监测及预警方法被引量:2
- 2010年
- 有害赤潮发生频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设赤潮的早期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一个难点。文章研究表明,珠江口赤潮前后,叶绿素a浓度和细胞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9—31.1mg·m-3和1.28×104—1.76×106cell·L-1,优势藻为聚生角毛藻;高光谱辐射计获取的光漫射衰减系数、遥感反射率和荧光强度可反演叶绿素a浓度和细胞密度,其中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平均相对均方根差(RRMS)为30.6%、33.8%和77.4%,而反演细胞密度的平均RRMS为83.6%、83.9%和136.4%。因高光谱辐射计可以获取每小时或者更短时间尺度的数据,因此,装备了高光谱辐射计的光学浮标可用于赤潮监测与预警系统。
- 曹文熙杨跃忠王桂芬赵俊周雯李彩孙兆华梁少君柯天存卢桂新
- 关键词:海洋光学赤潮
- 基于南海北部海区浮游植物吸收光谱斜率变化的粒级结构反演被引量:8
- 2010年
- 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参数。基于南海北部海区不同水体环境下测量的生物光学数据,作者深入研究了粒级结构对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443和510nm波段计算得到的浮游植物光谱斜率S对粒级结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随着小型浮游植物比例的增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S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443))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特征。以40%为界对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优势进行定义,发现在S与叶绿素a浓度、aph(443)的关系分布中小型(Micro)和微微型(Pico)浮游植物占据优势的水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界,叶绿素a浓度和aph(443)分别在0.70mg·m-3和0.05m-1附近,相应的S在0.0004(m·nm)-1左右。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遥感反射率蓝绿波段比值与S之间的统计关系,决定系数高达0.91,为从水色遥感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提供了重要手段。
- 王桂芬曹文熙周雯梁少君杨跃忠赵俊
- 关键词:粒级结构
- 用多层感知器模型由吸收光谱反演浮游植物色素被引量:5
- 2010年
- 浮游植物吸收光谱已逐渐成为高光谱水色遥感的可获取参量。文章采用了多层感知器模型,由珠江口担杆群岛附近水体的浮游植物吸收光谱进行了色素浓度的反演,感知器的输入量是浮游植物吸收光谱,输出量分别对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光保护类胡萝卜素和非光保护类胡萝卜素五大类主要色素的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叶绿素c估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比较低,在测试数据集中两者的偏差分别为19.06%和15.90%;光保护类胡萝卜素和非光保护类胡萝卜素的估算浓度的相对偏差比较高,对于测试数据而言,分别为37.62%和36.96%;叶绿素b浓度在测试数据集中的估算相对偏差约为27.47%。五大类色素在测试数据集和训练数据集的估算偏差比较接近,已训练好的多层感知器可用于担杆岛水体中色素信息的反演。同时,此色素反演方法也为遥感监测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动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 周雯曹文熙王桂芬梁少君赵俊孙兆华
- 关键词:吸收光谱浮游植物多层感知器
- 珠江口藻华水体总吸收系数的变化特性及高光谱反演模式被引量:8
- 2010年
- 基于2007年8月海洋光学浮标在珠江口投放期间获得的近16天的实测生物光学数据,对一次藻华过程中水体总吸收系数和水色光谱的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华前后水体中非藻类物质尤其是有色溶解有机物在蓝光波段具有较强的吸收贡献,而当藻华爆发时,随着叶绿素a浓度的急剧增大,浮游植物的吸收贡献明显增强;各波段之间总吸收系数呈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吸收光谱蓝绿波段比值的变化对遥感反射率的光谱分布有重要的贡献;据此建立了对水体总吸收系数反演的经验关系模型,表现出较高的反演精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对偏差的均方根在可见光波段可控制在24%以内。
- 王桂芬曹文熙杨跃忠周雯梁少君
- 关键词:藻华珠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