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桑洪玉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3篇普通野生稻
  • 3篇恢复基因
  • 2篇代换系
  • 2篇单片段代换系
  • 2篇育性
  • 2篇育性恢复
  • 2篇育性恢复基因
  • 1篇等位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野败型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作者

  • 5篇桑洪玉
  • 3篇李容柏
  • 2篇邱永福
  • 2篇刘芳
  • 1篇何姗珊
  • 1篇覃嘉明
  • 1篇方位宽
  • 1篇韩法营
  • 1篇刘开雨
  • 1篇李鸣
  • 1篇滕峥
  • 1篇卢双楠
  • 1篇刘晓静
  • 1篇胡德辉
  • 1篇焦晓真
  • 1篇李粲
  • 1篇梁朝旭

传媒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西普通野生稻育性恢复基因Rf3、Rf4的恢复效应及Rf3基因的定位
影响杂交水稻高产与稳产的重要因素是结实率的高低,而这一特性是由恢复系的恢复基因所决定的,因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蕴含有包括育性...
桑洪玉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育性恢复基因
文献传递
叶蝉EST资源的微卫星信息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叶蝉EST序列信息,为其分子标记体系建立、遗传图谱构建及相关致害基因挖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NCBI数据库中的4种叶蝉亚种EST序列进行SSR基序分析与统计,并对筛选出的SSR基序区段进行引物设计,开发出SSR标记。【结果】11044条叶蝉EST序列的总长为5866kb。按照引物筛选设定的参数,筛选获得1946条含有SSR基序的EST序列,占总EST序列的17.6%;其中包含2230个SSR基序并全部获得相应的SSR引物,平均间距为2.63kb。在2~5个核苷酸重复中,3个核苷酸重复为优势基序,占总基序的77.3%,尤以AAT类最丰富,占3个核苷酸重复总数的40.7%;双核苷酸重复中,AG类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9.1%。【结论】从叶蝉EST序列中筛选获得2230个SSR引物,以3个核苷酸重复基序所占比重最大。
胡德辉焦晓真桑洪玉邱永福李容柏
关键词:ESTSSR引物筛选
2份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育性恢复基因Rf3、Rf4的恢复力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影响杂交水稻高产与稳产的重要因素是结实率的高低,而这一特性是由恢复系的恢复基因所决定的。因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份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DP32和DP70为供体亲本,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采用连续多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分别得到携Rf3、Rf4基因座位的5个单片段代换系。选用野败(WA)型细胞质不育系盟抗A和新质源(FA)型不育系金农1A对这5个单片段代换系的恢复能力进行测交鉴定。结果表明:(1)来自DP32的Rf3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能够恢复盟抗A,而来自DP70的Rf3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不能恢复盟抗A。(2)来自DP32或DP70的Rf4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都能恢复盟抗A。(3)来自DP32或DP70的Rf4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对盟抗A的恢复力均高于其Rf3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4)5个单片段代换系均不能恢复金农1A。本研究结果为在广西普通野生稻中挖掘和利用恢复基因种质提供参考,并且为进一步精细定位Rf3和Rf4基因创建了理想材料。
桑洪玉韩飞怡李志华覃嘉明刘芳李容柏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单片段代换系
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Rf3和Rf4复等位基因的恢复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以5份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DP15、DP29、DP30、DP50和DP63为供体亲本,以栽培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及多代回交获得携带Rf3或Rf4基因座位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8个。进一步将分别携带Rf3和Rf4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两两杂交、自交,筛选出同时具有这2个基因座位的双片段聚合系2个。通过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WA-CMS)盟抗A对单片段代换系和双片段聚合系进行恢复力测定。研究结果显示:(1)8个单片段代换系对盟抗A的恢复能力有显著不同:来自DP15的Rf3基因与来自DP15、DP30、DP50和DP63的Rf4基因具有强恢复力,它们的F1植株花粉育性达到86.18%~91.13%;来自DP29的Rf4基因具有较强的恢复力,其F1植株花粉育性为81.21%;来自DP29的Rf3基因具有弱恢复力,其F1植株花粉育性为7.00%;而来自DP30的Rf3基因没有恢复能力,其F1植株花粉育性仅为0.33%。(2)Rf3或Rf4基因的聚合效应在不同供体间表现不同:来自DP29的较强恢复基因(Rf429)与弱恢复基因(Rf329)间聚合呈现显著的累加效应;而来自DP15的2个强恢复基因(Rf315和Rf415)聚合后没有进一步提高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广西普通野生稻挖掘育性恢复基因是有效的,获得了多个对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CMS-WA)盟抗A具有强恢复力的Rf3或Rf4位点复等位基因,可供育种研究利用。
韩飞怡桑洪玉韩法营李容柏刘芳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野败型恢复基因
甘蔗MAP激酶基因SoMAPK4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克隆甘蔗MAP激酶家族新基因的全长序列,为了解甘蔗抗逆胁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为材料,提取甘蔗幼叶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利用已知物种MAP激酶基因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5'和3'端RACE技术克隆新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的甘蔗新基因与玉米ZmMAPK4同源性很高,达92.6%,将该基因命名为SoMAPK4(登录号JQ062930),基因全长1499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128bp,5'非翻译区(UTR)为218bp,3'非翻译区(UTR)为213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oMAPK4基因编码一个含37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约43.5kDa,等电点为5.51,含有11个保守的蛋白激酶亚区和MAP激酶的磷酸化位点TEY基序。【结论】克隆获得甘蔗MAP激酶新基因SoMAPK4,该基因可能参与多种胁迫反应的信号传递,是研究甘蔗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过程中信号传递的一个关键因素。
李粲滕峥刘开雨桑洪玉卢双楠方位宽梁朝旭刘晓静何姗珊刘芳邱永福李鸣李容柏
关键词:甘蔗MAP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