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地铁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结构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空间分异
  • 1篇交通特征
  • 1篇城市地铁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曹小曙
  • 2篇林强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历程与规律被引量:41
2008年
基于地铁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对地铁建设的空间时序以及网络发育差异进行归纳,结合相关数据推导出地铁规模的匡算模型.并依据地铁系统的属性指标组和网络指标组对世界121个城市地铁系统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3个类别.并讨论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对地铁规模的影响.最后对中国53个城市进行地铁规模匡算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在时空上存在波动性,地区间地铁系统的网络发育不均衡.欧洲和北美洲的地铁网络发育较为成熟.而亚洲和南美洲的地铁网络则有较大的扩展潜力.第一类别地铁系统规模大,网络发育成熟,但仍有较大的扩展潜力.地铁规模与城市用地规模的相关性更强:第二类别地铁系统网络的发育程度较好,但是扩展潜力一般.地铁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的相关性较弱:第三类别地铁系统的规模普遍较小.地铁网络发育处于较低等级水平.地铁网络仍然有很大的成环潜力和结合潜力.地铁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的相关性更强。中国城市地铁的匡算规模介于37.4~129.9km.根据模型的匡算结果中国地铁系统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未来中国的地铁建设仍然有很大潜力.
曹小曙林强
关键词:城市地铁网络结构聚类分析
广州城市社区交通特征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基于对城市社区交通资源供给、社区道路与停车组织、社区交通方式与衔接换乘、社区入口模式等的分析,以广洲市6个典型社区为例表征了城市社区交通的属性特征,阐述了广州城市社区交通的空间分异现象。结果显示,随着城市空间的外移,社区的类型发生着变化,社区外部公共交通资源供给减少而内部私有交通资源增加,道路与停车组织更趋复杂,居民出行的机动性更强同时换乘的方式增加,社区的入口数量减少而口径扩大。
林强曹小曙
关键词:空间分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