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雁鸿
- 作品数:50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1999年2月至2002年5月选择我院Ⅱ~Ⅲ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复发率、肝转移率及1、3、5年生存率。结果示治疗组腹腔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5%比50.0%,13.7%比30.0%,P〈0.05),治疗组1、3及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能有效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复发及肝转移,而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曹军丽胡宗兰付占昭顾涛程少会华海侠杨森张丽娇杨雁鸿董立新
- 关键词:胃肠肿瘤化学疗法肿瘤局部灌注
- HSP90α联合CA-724在胃癌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HSP90α、CA-724表达在胃癌诊断价值中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胃癌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健康对照组),检测HSP90α、CA-724在胃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分别比较HSP90α、CA-724及两者联合在诊断胃癌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对比HSP90α、CA-724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HSP90α、CA-724在胃癌患者中较健康对照组中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P<0.05);HSP90α、CA-724 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两者联合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HSP90α高于85.25 ng/ml、血清CA-724高于7.62 U/ml时,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胃癌患者化疗后HSP90α、CA-724表达水平急剧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90α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阳性价值,HSP90α联合CA-724在胃癌中的诊断效价高于HSP90α或CA-724诊断效价,HSP90α联合CA-724具有评估胃癌化疗疗效的作用。
- 张丽娇杨雁鸿周文文王小玉王真真赵子舒
- 关键词:胃癌化疗疗效
- 1,25(OH)2D3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 目的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我国每年因该病的死亡人数达5.3 万,且每年新发病例数高达13.15 万.顺铂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线药物,抗癌谱广,但其毒副作用较大.维生...
- 王真真杨雁鸿周文文尹端端王小玉
- 关键词:顺铂宫颈癌HELA细胞细胞周期增殖抑制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VEGF/血小板数、OPN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OPN的表达水平及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OPN的表达水平,然后行三维适形放疗,中后期重复CT定位缩野并对残存靶体积加量照射,至总DT60~64Gy,同步化疗采用顺铂25mg/m2,每周静脉滴注1次,连用5~6周。治疗结束后3周再次测定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OPN的表达水平,并行胸部CT检查,根据CT结果分为疗效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疗效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结果同步放化疗前VEGF/血小板数、OPN在有效组(CR+PR)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14)10-6pg、(32.26±7.46)ng/ml,治疗后二者血清浓度明显下降,分别为(0.44±0.10)10-6pg、(25.46±2.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0、4.89,P<0.05)。而无效组(SD+PD)VEGF/血小板数、OPN表达水平反而明显升高,VEGF/血小板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1,P<0.05)。结论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OPN的表达水平可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 邸娅付占昭顾涛高立明齐曦明杨雁鸿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酶联免疫法
-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实验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 h-R3)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h-R3和顺铂序贯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试验分为5个组:A组(h-R3单抗,终浓度为200mg/L)、B组(顺铂单药,终浓度2.0mg/L)、C组(200mg/L的h-R3提前24h预处理后加用2.0mg/L的顺铂)、D组(200mg/L的h-R3和2.0mg/L的顺铂同时给予)及E组(空白对照组)。用MTT法观察各组药物对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水平。结果不同时点比较:各组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逐渐升高(P〈0.01);组间比较:在24、48和72h中,B组、C组和D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高于A组,C组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0.01),在所有时点中C组抑制率都是最高的。在不同的细胞周期中,各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不同:在G0~G1期,A、B、C、D各组的抑制率均高于E组(P〈0.05),C组的抑制率仍最高,D组抑制率低于B组(P〈0.05);在S期,A、B、C、D各组抑制率低于E组(P〈0.05),C组的抑制率最低(P〈0.05),D组抑制率高于B组和C组(P〈0.05);在G2~M期,各组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中Cyclin D1蛋白表达量反而高于B组。结论提前应用h-R3干预能加强顺铂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下调Cyclin D1水平将细胞抑制于G0~G1期;同时给予h-R3和顺铂时反而起到拮抗作用,更好地印证了临床上靶向药物应在化疗前给予。
- 周文文尹端端薛雷杨雁鸿吴剑冬王真真
-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顺铂尼妥珠单抗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腺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172例河北汉族肺腺癌患者和180例健康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VDR的Bsm1、Fok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肺腺癌组VDR基因Bsm1位点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分布Fok1位点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11和6.492,P<0.05)。Fok1位点基因型分布,其等位基因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基因Bsm1位点多态性与肺腺癌发病风险相关联。Bsm1位点B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肺腺癌的发病风险。VDR基因Fok1位点多态性与肺腺癌发病风险可能关联。
- 刘静波侯燕燕齐曦明唐利娟周文文彭勇杨雁鸿
- 关键词:多态性维生素D肺肿瘤易感性
- 25-羟基维生素D与中国人群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的关系,为乳腺癌的防治和病因探索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大型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5年7月发表的有关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人群乳腺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文献,同时检索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应用RevMan 5.3软件评价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1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中国人群乳腺良恶性肿瘤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81(95%CI:-2.65^-0.96)。2血清钙水平在中国人群乳腺良恶性肿瘤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32(95%CI:-0.52^-0.13)。3中国人群乳腺癌亚组分析显示,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乳腺癌早期与乳腺癌晚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93(95%CI:0.32~1.54)。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82(95%CI:-2.24^-1.39)。结论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人群乳腺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补充维生素D对中国人群乳腺癌的预防有一定意义。
- 王真真杨雁鸿冯博冯悦李倩影
-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乳腺癌META分析
- 清肺解毒中药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2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评价NP方案化疗加中药和单纯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72例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NP方案化疗加中药组(观察组)和单纯NP方案化疗组(对照组)。化疗方案:诺维本(NVB)25m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DDP)30mg/m2,静脉滴入,d1~d3。3周为1个周期,每例均进行2个周期以上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服用“清肺解毒方”中药,2次/d,长期服用。结果:观察组40例中有效率为52.5%,对照组32例中有效率为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KPS评分改善或稳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化疗期间服用中药可以明显提高NSCLC患者化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症状减轻的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和生活质量。
- 杨雁鸿冯继尹福在付占昭胡宗兰董立新顾涛杨森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其它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IL-10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能降低放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炎症反应状态,对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 贾洪菊张瑜宋波董立新杨雁鸿
- 关键词:氨溴索雾化吸入放射性肺炎炎症因子
- 面颈联合野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康复指导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人工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面颈联合野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面颈联合野放疗的患者42例,从放疗开始即进行人工干预,放疗结束后继续自行训练。根据放疗后1年的随访,能完成训练的患者纳入人工干预组,其余为对照组,在放疗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门齿距进行测量。结果人工干预组放疗后1年张口困难发生率为45.2%,对照组为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干预组门齿距缩小的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放疗后1年门齿距分别为(3.32±1.25)cm和(2.19±1.1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干预可有效地降低面颈联合野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程度。
- 程少会杨雁鸿付占昭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张口困难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