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钰楠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载溶栓剂tPA靶向超声造影剂对兔股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
- 高云华华兴刘平谭开彬徐亚丽杨钰楠夏红梅刘政
- 微泡联合诊断超声波开放血脑屏障及促药跨膜转运的研究
- 背景与目的:
Vykhodtseva首次发现超声波能开放血脑屏障,开创了利用超声技术穿颅骨治疗的新领域,且对脑组织损伤甚微,扩大了无创性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前景。这一超声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超声治疗领域,而是利用具...
- 杨钰楠
- 关键词: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跨膜转运脑组织损伤超声治疗超声造影剂
- 文献传递
- 携RGDS脂膜氟烷微泡对血栓的靶向作用研究
- 目的:采用共价键合的方法制备携RGDS的脂膜氟烷微泡,探讨对血栓的靶向效果及助溶作用。
研究内容与方法:(1)携RGDS脂膜氟烷微泡的制备及鉴定,主要制备材料:标记有荧光异硫氰酸荧光素短肽片段RGDS,磷脂DS...
- 高云华杨钰楠夏红梅谭开彬刘政
- 关键词:靶向微泡靶向作用血管疾病血栓
- 文献传递
- 携RGDS的脂膜氟烷超声造影剂增强血栓显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携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对体外血栓的显影效果。方法健康人体新鲜血块10块,大小2cm×1cm×1cm,以蠕动泵为循环动力,以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为循环液,输液器为材料建立一密闭式体外循环系统,模拟人体体循环,血块置于容器内,观察携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和非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对血栓的显像效果。结果模拟体循环时间30s,二维超声显示,非靶向超声造影剂组血栓表面线状回声增强,内部无增强;靶向超声造影剂组血栓表面回声增强,内部回声显著增强;超声检测后行冰冻切片显微镜观察,非靶向造影剂组100倍下观察,血栓切片边缘有少量微泡黏附,400倍下,可见血栓纵隔缝隙内少量微泡存在;靶向组100倍下即可见到密集的微泡分布,400倍下血栓纵隔缝隙内密集线状分布的微泡。结论携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可显著增强新鲜血栓超声显像。
- 杨钰楠高云华谭开彬夏红梅刘平李馨刘政
- 关键词:造影剂超声检查血栓
- 近红外活体检测肿瘤新生血管CD105的表达
- 目的 新生血管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作为一项独立的检测病人生存预后以及确定肿瘤类型的指标,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检测和评估肿瘤CD105表达的微血管密度来实现。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近红外分子影像评估肿瘤新生血管C...
- 杨钰楠张银洪浩Glenn LiuBryan R.Leigh蔡伟波
- 关键词:肿瘤新生血管单克隆抗体乳腺癌
- 超声介导携RGDS靶向超声造影剂对体外血栓的助溶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携RGDS的脂膜氟烷超声造影剂(亲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对体外血栓的助溶效果。方法健康人体新鲜静脉血块60份,分为3组,分别加入亲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非靶向超声造影剂和生理盐水进行超声消融;采用超声治疗仪,选择1.2W/cm2,距离3cm,治疗时间15min。称量溶栓前后血块的质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电镜扫描经消融后的血块表面结构。结果经超声介导造影剂助溶前后的血块质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扫描显示,生理盐水组血块经消融后表面结构无明显改变,靶向超声造影剂组可见大量均匀分布的空洞和裂隙,非靶向超声造影剂组仅见少量分布的小型凹陷及微小裂隙。结论治疗超声介导下的超声造影剂具有助溶作用,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较非靶向超声造影剂具有更强的助溶效果。
- 杨钰楠高云华谭开彬刘政刘平夏红梅李馨
- 关键词:超声疗法造影剂血栓溶解疗法
- 载溶栓剂tPA靶向超声造影剂对兔股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
-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溶栓剂tPA并针对血栓携带RGDS配体的脂质体超声造影剂(载tPA靶向微泡),探讨治疗超声波和载tPA靶向微泡介导下对兔股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载tPA携RGDS超声...
- 高云华华兴刘平谭开彬徐亚丽杨钰楠夏红梅刘政
- 文献传递
- 携RGDS脂膜氟烷微泡的制备及靶向作用研究
- 背景与目的: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血液超声散射信号的诊断试剂,在人体微小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检测与成像方面具有血流成像真实、...
- 杨钰楠
- 关键词:血栓微泡超声溶栓靶向超声造影剂
- 文献传递
-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应用原代分离培养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VEC)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探讨跨血脑屏障(blood brainb arrier,BBB)电阻与屏障渗透功能的动态关系以及最佳构建条件。方法用酶消化、机械分离结合密度离心的方法得到原代BALB/c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培养在具有特殊质材和孔径的Transwell小室上建立BBB体外实验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和生长规律,紧密连接ZO-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比较血脑屏障形成前后膜两侧电阻动态变化与3H葡萄糖通透性的关系等方法,探讨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及生长特性。结果BMVEC培养至汇合后具有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形成致密单层,透射电镜、ZO-1蛋白免疫组化证实细胞间形成光滑、连续、高密度的紧密连接;3H葡萄糖的通透量与实时电阻呈负相关,内皮细胞电阻随着通透性的增加而降低,通透率最低时跨细胞电阻为(346±10)Ω/cm2。结论建立的BBB体外模型在形态学、电阻和通透性方面具备了BBB的基本特性。
- 杨钰楠高云华娄晋宁刘平付赤学
- 关键词: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电阻
- 携RGDS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血栓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制备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Arg-G ly-Asp-Ser,RGDS)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并对靶向微泡的特性及靶向作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分别采用酰胺键共价键合的方式和表面吸附法将脂膜超声造影剂与RGDS血栓靶向短肽片段进行结合;制备产物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携带率和稳定性的检测;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血栓进行寻靶作用研究。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共价键合RGDS脂膜超声造影剂其微泡外壳波长发生了明显变化,显示改变率达到82%,而表面吸附法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改变率达到2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携带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在大量的PBS液清洗后,对离体血栓仍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和稳定性,而表面吸附法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大量PBS液清洗后,失去了其靶向性。结论采用共价键合的化学修饰方法可以成功制备稳定性好的亲血栓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
- 杨钰楠高云华谭开彬夏红梅刘政李馨
- 关键词:血栓靶向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