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歧焱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M_S4.3级地震震害调查及地震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总结了张家口涿鹿县MS4.3级地震应急调查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依据《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以《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为烈度评定标准以及其对现场实地调查的要求,确定了此次地震震中区一带的地震影响烈度为Ⅴ度,并圈定了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区域。同时,依据震源机制解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特征。
- 杨歧焱孟立朋彭远黔王晓山李冬圣姜佳宁李峰
- 关键词:地震调查地震特征
- 万全断裂的几何结构和活动特征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探测资料对万全断裂的几何结构和构造活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是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组成断裂之一,由南、北两段斜列组成,呈北东-北北东走向展布,为正断层,长约15km;断裂在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控制着附近地区的构造演化和地貌发育:西北侧中生代地层抬升,形成低山丘陵;东南侧地块下降,接受第四纪堆积,构成山间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单条断层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大于0.03—0.3mm/a。
- 周江林尤惠川周月玲邵翠茹杨歧焱李津津张征宇
- 日喀则城市活断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成果被引量:26
- 2015年
- 日喀则地质资料匮乏,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更加稀缺,该地区在此之前没有开展过地震勘探的工作.本文针对日喀则地区活动断裂,采用夯源为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结合小折射调查低速层,详细讨论工作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在该地区地质条件下实施隐伏断裂勘探时的地震仪器选择、方案设计、参数选取、数据处理、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拉堆—乃东断裂、抓各落断裂、毕定—甲舍拉断裂、甲岗—谢通门断裂的走向、产状、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为日喀则地区的深浅构造关系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填补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空白.
- 杨歧焱彭远黔尼玛高锦瑞文升梁张瑞青吴庆举吕国军王燕
- 关键词:地震勘探隐伏断裂
- 唐山丰南M4.1级地震强震记录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2010年4月9日唐山丰南发生M4.1级地震,津冀地区共有36个强震台站获取到强震记录,记录的最大加速度为58.92cm/s2,通过对比强震记录的峰值,发现该地震竖向峰值比水平向大,在三个分量上加速度傅氏谱谱型以多峰为主。通过对强震记录频谱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反应谱高频成分衰减快于低频成分,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比值与常规认为的1/2—2/3差别较大。通过对本次强震动记录反应谱标定并结合唐山地区3.5级以上地震记录,获得唐山地区土层场地反应谱谱型参数。
- 冉志杰杨歧焱周月玲孙丽娜吕国军孟立朋范强彭远黔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
- 蒙古一贝加尔裂谷区地壳构造运动的GPS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介绍了蒙古—贝加尔裂谷区的GPS观测结果、贝加尔裂谷形成的岩石圈动力学机制及Amurian板块地壳变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GPS观测资料研究表明:贝加尔裂谷区正以4.5±1.2 mm/a的速率向两侧扩张,但对于扩张的动力源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贝加尔裂谷区扩张的动力机制主要有:(1)地幔柱的上升是主要的控制因素,(2)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主控因素.作者认为贝加尔裂谷的形成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了贝加尔裂谷区地幔柱的上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GPS观测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Amurian板块的存在,但对板块南部、西南部边界的划分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在Amurian板块内部、蒙古地区、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布设更多的GPS连续观测点,以明确限定Amurian板块的独立性、边界范围及运动特征.
- 宋键吴庆举杨歧焱唐方头
- 关键词:GPS
- 水域地震映像法在渤海隐伏断裂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应用水域地震影像探测技术,针对拟建秦皇岛旅游人工岛海域的隐伏断裂开展地震映像探测,结果显示:在人工岛东北侧和南侧各存在一条断裂,且断裂倾角较陡,上断点埋藏较浅,距海底约3m。结合区域地震构造和河北省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条断裂均是基岩断裂,不具备发生地震的条件和危险性。
- 孟立朋彭远黔杨歧焱冉志杰
- 关键词:电火花震源
- 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井水位破年变异常是中强震前中短期异常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降雨、地下水开采等因素也会引起水位年变动态的改变。本文利用动态年周期方法识别出2000~2013年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结果显示,2010、2012年该井水位破年变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前兆异常,其他时段的水位破年变异常多为降雨、井孔条件改变、附近井孔抽水等因素引起,表明该井水位异常可以为震情判定提供依据。
- 盛艳蕊张子广张素欣杨歧焱于春颂
- 关键词:井水位
- 场地沉陷下PVC管抗震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PVC管的抗震性能,依据日本学者对PVC管所做的场地沉陷下的试验布局,建立了场地沉陷下PVC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50cm的沉陷位移作用下,沉陷区的接口发生了转动破坏;在沉陷区与非沉陷区的过渡区域,PVC管体进入了塑性。由管体壳单元、接口单元和土弹簧单元组成的有限元模型,能比较真实地给出管体和接口的变形。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PVC管的抗震性能较弱。
- 贾晓辉刘爱文杨歧焱李姜刘檀牛露
- 关键词:PVC管抗震试验数值模拟
- 河北廊坊地区的设定地震灾害评估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对17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来确定设定地震(Scenario Earthquake),然后利用模拟强地面运动确定了廊坊地区的强地面运动灾害。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地震活动趋势,廊坊地区出现大于或等于地震烈度8度的周期大约是600年。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廊坊地区出现地震烈度8度的超越概率为8%。为此,本文建议廊坊地区应该考虑0.3g峰值加速度(Ⅷ度)作为基本地震工程设计参数。
- 杨歧焱杨家亮王振明盛艳蕊范强
- 关键词:地震烈度地震灾害设定地震
- 地幔柱在蒙古-贝加尔裂谷起源中的作用
- 2015年
- 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蒙古-贝加尔裂谷有关地幔柱的研究成果,从重力异常、层析成像和接受函数等方面分析贝加尔地区上地幔的各向异性特性,并重点介绍了中蒙合作项目的深部构造研究成果,探究地幔柱在蒙古-贝加尔裂谷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贝加尔裂谷区上涌物质来源于410km不连续面之下和660km不连续面之上,低速异常延伸至贝加尔裂谷下的地幔转换地带,可能是地幔柱低速异常的反映.速度异常还可能与应力环境有关,东部Pn速度低值异常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的伸展减薄和岩浆活动有关,西部Pn速度高值异常则是India板块强烈碰撞挤压动力作用所形成.蒙古-贝加尔裂谷带起源受岩石圈扩张和岩石圈不均匀性的综合影响,裂谷下的低速区存在偏转的地幔柱,偏转的地幔柱在India-Asia板块碰撞引起形变的远场力的帮助下,成为贝加尔裂谷演化和发展的主要成因之一.
- 杨歧焱吴庆举宋键
- 关键词:地幔柱层析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