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义 作品数:26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良性肿瘤患者应用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消化内镜和超声内镜确诊的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良性肿瘤患者5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104.82±5.66)min、(8.30±1.05)d、(3.20±0.14)万元,均优于对照组(150.79±9.27)min、(10.98±2.45)d、(3.63±0.32)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良性肿瘤患者,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降低病变切除难度和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杨文义 韩大正 武利萍 闫春晓 黄祎诺 谭莉霞 王航宇 董勇 杨国威胃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糖类抗原72-4水平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17例胃癌患者及64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胃癌组及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cy、NSE、CA72-4水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Hcy、NSE、CA72-4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血清Hcy、NSE、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Hcy、NSE和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NSE和CA72-4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胃癌患者的血清Hcy、NSE、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Hcy、NSE和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NSE和CA72-4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16.61μmol/L、NSE≥60.24 ng/ml、CA72-4≥32.08 U/ml均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Hcy≥16.61μmol/L、NSE≥60.24 ng/ml、CA72-4≥32.08 U/ml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低于Hcy﹤16.61μmol/L、NSE﹤60.24 ng/ml、CA72-4﹤32.08 U/ml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Hcy、NSE和CA72-4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有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具有诊断价值,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王珍 邱卫强 赵义学 杨文义关键词:胃癌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糖类抗原72-4 预后 一种消化科内镜气体供应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科内镜气体供应装置,包括气体盒、输气管、控制装置,所述气体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外侧壁套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 郭二涛 崔纪丽 武利萍 杨文义 韩大正文献传递 恩度调控TGF-β/TβR/Smad2/3通路对大鼠HSC-T6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恩度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eceptor,TβR)/Smad2/3通路对大鼠HSC-T6细胞、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T6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加入TGF-β1处理1 h)、TGF-β1+低剂量恩度组(加入TGF-β1处理1 h后加入20 pmol/L恩度处理24 h)、TGF-β1+中剂量恩度组(加入TGF-β1处理1 h后加入40 pmol/L恩度处理24 h)、TGF-β1+高剂量恩度组(加入TGF-β1处理1 h后加入80 pmol/L恩度处理24 h)。每组均设置3个复孔,且完成3次独立重复实验。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βRⅠ、TβRⅡ、Smad2、Smad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迁移率增加,TβRⅠ、TβRⅡ、Smad2/3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低、中、高剂量恩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迁移率降低,TβRⅠ、TβRⅡ、Smad2、Smad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恩度可能通过下调TGF-β/TβR/Smad2/3通路,促进大鼠HSC-T6细胞、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迁移能力,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肝癌作用。 王航宇 杨文义 武利萍 魏书堂 谭莉霞 闫春晓 郭二涛 仝甲钊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SMAD2 TGF-β通过TAGLN2诱导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迁移和浸润 被引量:1 2016年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使上皮细胞极性和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并赋予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本研究应用携带TAGLN2特异性沉默序列或无关序列的慢病毒载体感染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建立EC9706 sh TAGLN2及阴性对照EC9706 sh Control亚细胞系。以5~80 ng/m L不同浓度或40 ng/m L TGF-β刺激EC9706 sh TAGLN2和EC9706sh Control细胞,发现与EC9706 sh Control细胞比较,EC9706 sh TAGLN2细胞中TAGLN2的表达无明显增加,同时TGF-β诱导的间质标志物如N-cadherin、Vimentin等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升高;上皮标志物如E-cadherin表达无明显降低;TAGLN2的沉默不仅阻断了TGF-β诱导EC9706 sh TAGLN2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增加,并抑制TGF-β信号通路下游分子p-Smad2/3的激活。本研究结果提示,TGF-β可能通过TAGLN2促进食管鳞癌的恶性演进,TAGLN2是潜在的食管鳞癌治疗的分子靶点之一。 谷娟 赵云岗 晁玮霞 韩大正 杨文义 刘瑞敏 贾彩云 郭二涛 崔纪丽 马远方 齐义军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TGF-Β 上皮间质转化 VEGFR-2抑制剂雷莫芦单抗与血栓发生风险关系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VEGFR-2抑制剂雷莫芦单抗与血栓发生风险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ASCO Abstracts,ESMO Abstracts,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12月,收集雷莫芦单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经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6511例肿瘤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雷莫芦单抗组发生所有级别和高级别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9,95%CI:0.63-0.98,P=0.04;RR:0.72,95%CI:0.52-0.99,P=0.03)。雷莫芦单抗组发生所有级别和高级别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72-1.50,P=0.84;RR:1.32,95%CI:0.80-2.15,P=0.27)。结论:VEGFR-2抑制剂雷莫芦单抗没有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其远期安全性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郭二涛 崔纪丽 武利萍 杨文义 韩大正 王伟兰关键词:动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META分析 肠结核继发血液学三系异常86例临床观察分析 2011年 目的 探讨肠结核继发血液学改变的特点,进而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肠结核继发血液学三系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部分指标治疗后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贫血患者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由(82.08±4.86)g/L上升至(95.39±5.6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白细胞减少患者随访4周,白细胞计数由(2.86±0.34)×109/L上升至(4.24±0.4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血小板增加患者随访2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继发血液学三系异常的肠结核病情相对复杂,易合并有其他系统器官损害,临床上早期易被忽略.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肠结核病情严重程度,经过治疗,这些指标恢复正常是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之一.抗结核治疗后,定期进行血液学及结肠镜复查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药物调整. 杨文义 韩大正 付琳 巴明川关键词:结核 血液学 超细胃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60例胆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十二指肠镜组(36例)与超细胃镜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检查期生命体征变化、反应分级,同时观察记录超细胃镜插镜情况及检查结果。结果超细胃镜组24例一次性操作成功率100.0%,进镜视野A级占95.8%。3例超细胃镜直视下活检证实为腺瘤恶性病变,12例巨大嵌顿直视下激光碎石成功,3例疑似残余结石通过单纯胆总管探查排除结石残留。无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超细胃镜组患者检查中收缩压为(96.40±9.18)mm Hg,血氧饱和度为(97.85±1.37)%,优于十二指肠镜组的(103.42±10.74)mm Hg、(95.71±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细胃镜与十二指肠镜检查,患者反应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诊治胆管疾病安全可行。 武利萍 韩大正 魏书堂 杨文义 孙小静 郎静关键词:超细胃镜 胆管疾病 PLCE1基因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干扰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 C epsilon 1,PLCE1)基因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中PLCE1的表达,分析PLCE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胃癌SGC7901细胞株随机分为SiPLCE1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PLCE1基因干扰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空载体慢病毒,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LCE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以及PKC/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LCE1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7.93%、远处转移率为20.69%、Ⅲ~Ⅳ期患者占41.38%,均高于PLCE1低表达组(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h-PLCE1组24 h细胞迁移距离为(36.81±2.77)μm,细胞迁移数为(291.15±20.47)个,细胞侵袭数为(142.94±19.05)个,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ShRNA-NC组(P<0.05),PLCE1 mRNA和蛋白表达、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ShRNA-NC组(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hRNA-NC组(P<0.05);Sh-PLCE1组PKCα、p-ERK/ERK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ShRNA-NC组(P<0.05)。结论PLCE1高表达可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抑制PLCE1基因可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KC/ER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EMT。 崔纪丽 曹振振 杨黎冰 杨文义 郭二涛关键词:胃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及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口服有回声的胃肠超声造影剂进行胃及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将98例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与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98例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和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和手术符合率分别为89.8%和87.8%。结论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及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吴俊 赵志军 韩大正 杨文义 赵改萍 胡玉藏 侯晓东关键词: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