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目标在外语课堂即时形成性评估中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方式被引量:31
- 2014年
- 本研究基于六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共28课时在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数据,使用扎根理论和课堂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描述课堂即时形成性评估事件目标的不同类型,揭示互动目标的三种动态变化方式:计划型、应变型和综合型。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即时形成性评估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具有形成性作用的发展过程。其动态性是事件目标与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合力作用的结果;形成性体现为事件目标对整个互动过程的塑造和影响,以及每一个互动目标对学生需求的关照。
- 杨华文秋芳
- 关键词:外语教学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
- 批判与沉默的背后——解读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与乔姆斯基的书评被引量:13
- 2013年
- 《言语行为》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利用行事条件作用原理对人的言语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一定的解释,将行为心理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由于受到乔姆斯基的猛烈抨击,斯金纳的理论长期未被主流语言学界接受。近年来对《言语行为》正面评价日益增多,然而对乔姆斯基批评的反驳仍显得有些乏力。本文介绍此书的缘起,评价其主要内容,说明乔姆斯基对此书的攻击并不是两种研究范式的冲突,而基本上是他对自己所臆想的行为主义假想敌的批判;他对斯金纳提出的刺激、反应、强化等主要概念的批评基本上是出于他对该书的误读。
- 陈国华杨华
- 关键词:斯金纳言语行为语言获得
- “This paper”还是“The paper”?——中国ESL学习者英语学术摘要中词汇序列功能分布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英语学术摘要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依照Hyland对学术词汇序列的功能分类,本研究对有经验的本族语写作者和我国ESL学习者英语学术摘要中高频词汇序列的功能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语料在表示研究程序、行文结构和限定范围的词汇序列上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而在呈现研究结果、表达立场及参与度上使用过少。以this/the paper及analysis组成的词汇序列为例,笔者进行了4层共选关系的对比分析,发现语义偏好和语义韵是造成使用差异的深层原因,同时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启示和建议。
- 杨华
- 我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探索研究——以大学生“外语讲述中国”为例被引量:93
- 2021年
- 本文将"外语讲述中国"作为高校外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讨培养外语技能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意识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该实践包含相互关联的3个方面:(1)外语课程中"讲述中国"的内嵌模块;(2)"讲述中国"的课外真实跨文化实践活动;(3)涵盖讲述作品、品德素养、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结合程度的"多元评价"。文章基于前期教学实践探索,介绍和评析以上3方面的具体案例,为一线外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参考。
- 杨华
- 读后续写对中高级水平外语学习者写作修辞的学习效应研究被引量:43
- 2018年
- 本文旨在探索"读后续写"对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修辞的学习效应。研究选取两篇叙述风格迥异的英文课文让学生进行读后续写,要求他们在完成正常阅读教学之后,根据提前布置的任务续写原作。依据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质性分析后发现,续作具有以下特点:1)两篇续作分别创造性地模仿原作修辞,实现了与原作语言风格的协同;2)续作较少借用原文字句,而是根据续作语境组句谋篇。研究表明,通过深度阅读,发挥原作的语境"支架"功效,续写可促使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创造性地模仿使用高于自身语言产出水平的修辞,实现"以续促学"。
- 杨华
- 关键词:写作修辞
- 多媒体辅助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被引量:11
- 2006年
- 本文以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多媒体辅助模式在总体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特点,以期为今后英语教学更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手段提供依据。
- 杨华
-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
- 听力输入环境下的英语词块产出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二语习得理论证明,词块因其内在特征,有助于解决二语产出的流利性、地道性和得体性问题。在听力输入环境下进行二语词块习得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特征要求。
- 杨华
- 关键词:词块
- 从原始言语到内部言语——《思维与言语》的辩证法思想解读被引量:3
- 2012年
- 思维与言语关系的论述是维果茨基在人类认知和语言发展领域最重大贡献之一。对单位分析法、思维与言语的融合、思维与言语的发展脉络、言语功能发展和言语形式发展五个方面,从辩证法角度加以分析和解读。用辩证法思想解读思维与言语的关系,有利于系统地了解两者之间发展、联系的本质,为进一步理解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应用奠定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 杨华
- 关键词:维果茨基辩证法
- 融合跨文化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被引量:54
- 2017年
- 大学英语课堂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场所。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英语技能和跨文化能力的共同发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大学二年级综合英语课上进行了两轮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目标及任务设计、实施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持续观察、反思和反复实践,构建了"产出型语言文化融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技能,还可促进他们在中国的外语教育环境下,恰当、有效地解读异域文化,联系本族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与他人,培养开放、包容的观念和态度。
- 杨华李莉文
-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大学英语
- 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思政的新探索被引量:25
- 2021年
- 培养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的关键交叉点,也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大学生使用短视频对外讲述真实生活故事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叙事理论、外语能力理论及跨文化能力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我国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新思路。本研究构建的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由相互联系的叙事结构、叙事话语、跨文化意识组成;外语数字化叙事与思政教育具有本质联系,体现在大学生叙事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塑造和文化自觉。本文使用大学生真实故事的讲稿数据,分析和展示了外语数字化叙事中的思政内涵。
-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