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勤勇

作品数:54 被引量:35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地震
  • 10篇勘探
  • 7篇逆时偏移
  • 7篇反演
  • 6篇叠前
  • 6篇信号
  • 5篇地表
  • 5篇地震成像
  • 5篇叠前深度
  • 5篇叠前深度偏移
  • 5篇各向异性
  • 5篇成像
  • 4篇地质
  • 4篇信噪比
  • 4篇山前
  • 4篇山前带
  • 4篇射线追踪
  • 4篇储层
  • 3篇道集
  • 3篇低信噪比

机构

  • 4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化
  • 6篇同济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4篇杨勤勇
  • 9篇方伍宝
  • 6篇蔡杰雄
  • 6篇刘志成
  • 4篇宋维琪
  • 4篇李振春
  • 4篇马中高
  • 4篇姜宇东
  • 4篇郭全仕
  • 4篇张兵
  • 3篇刘少勇
  • 3篇王立歆
  • 3篇段心标
  • 3篇王华忠
  • 3篇郭恺
  • 2篇孔祥宁
  • 2篇胡光辉
  • 2篇隋俊杰
  • 2篇索重辉
  • 2篇刘定进

传媒

  • 18篇石油物探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Applie...
  • 1篇SPG/SE...
  • 1篇复杂山前带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地震数据规则化中抖动稀疏采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规则化中抖动稀疏采样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数据规则化领域。本方法包括:(1)获取地震信号的稀疏表达式;(2)地震道进行分组重采样,形成满足抖动Bernoulli分布规律的欠采样地震数据;(3)应用重构...
蔡瑞杨勤勇赵群虞立薛诗桂
文献传递
基于曲波变换的地面微地震资料去噪方法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针对地面微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及其信号特点,并结合曲波变换的特点及阈值去噪原理,研究了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首先将地面微地震资料进行曲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曲波系数;然后通过计算曲波系数统计量的方法来确定自适应阈值,采用软、硬阈值折衷方法对曲波系数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曲波系数进行反变换得到去噪后的信号。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姜宇东杨勤勇何柯刘太伟
关键词:曲波变换去噪阈值
高斯束深度偏移的实现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高斯射线束(高斯束)的本质是利用傍轴近似方程在射线中心坐标系中描述波传播。高斯束偏移包括单个高斯束的求解及所有高斯束叠加成像两步骤。单个高斯束分两步求得,即通过运动学射线追踪求取中心射线的路径及走时;通过动力学射线追踪获取中心射线附近的高频能量分布。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描述波传播,既保持了射线方法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又考虑了波场的动力学特征。高斯束偏移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叠加成像,解决了射线类方法中的多路径问题,兼具了初至波到达时Kirchhoff积分偏移的灵活性和波动方程偏移的精确性。高斯束偏移方法没有成像倾角限制,并且只需在射线追踪时引进高程管理即可将其应用至起伏地表情况,避免了复杂区的静校正问题,提高了起伏地表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蔡杰雄方伍宝杨勤勇
关键词:射线追踪起伏地表
各向异性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被引量:11
2012年
随着地震勘探精度的提高,各向异性对于常规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研究了利用P波非双曲旅行时求取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当道集的排列长度远大于勘探目的层深度时,P波走时资料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确定VTI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利用VTI介质的CMP道集,研究了二步法提取η参数的方法,即先利用短排列地震数据求取均方根动校正速度,再利用长排列数据和水平速度扫描法得到水平速度,通过转换得到各向异性η参数;采用基于声学近似的VTI介质程函方程,通过各向异性射线追踪计算旅行时。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提取各向异性参数,进行VTI介质各向异性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使成像精度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周巍王鹏燕杨勤勇方伍宝潘宏勋刘旭跃郭书娟
关键词:各向异性参数叠前深度偏移射线追踪旅行时
最小二乘偏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6
2018年
地震勘探的核心目标是尽可能定量地、精确地描述油气藏,地震波成像由定位反射(散射)点位置发展到当前的估计(角度)反射系数是地震勘探的核心需求。一般地,逆时偏移是复杂介质成像最精确的方法,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是估计(角度)反射系数的理想选择。最小二乘偏移成像基于线性反演理论框架,理论上能够消除采集照明不佳的影响、均衡成像振幅以及提高成像分辨率。然而,该理论优势并没有被转化成预期的实用效果,最小二乘偏移技术的生产应用仍然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对国内外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技术的方法原理,指明了该技术的理论优势,分析了数据域迭代反演算法和成像域非迭代反演算法两种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的特点,认为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至今尚未规模化应用于生产的原因在于:(1)背景速度的精度不能满足线性反演成像问题的假设条件;(2)Born近似正演算子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观测数据中的一次反(散)射波;(3)噪声不满足高斯假设条件;(4)子波未知增加了模拟数据的误差;(5)计算量大等。最后指出,合理的数据匹配技巧、合适的正则化技术及近似计算Hessian逆矩阵是未来最小二乘偏移技术应用研究的方向,长期看应该将最小二乘偏移成像融入到全波形反演(FWI)中。
杨勤勇段心标
关键词:反演成像
一种正交各向异性介质OVT域成像道集提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交各向异性介质OVT域成像道集提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计算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旅行时场信息;S2、将地震波场按照所述旅行时场信息进行逐炮外推,获取成像结果;S3、通过所述成像结果提取正交各向异性...
杨勤勇郭恺
一种碎屑岩岩性替换的弹性参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地震岩石物理研究领域,具体提出一种碎屑岩岩性替换的弹性参数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目标层岩石样本进行地质薄片鉴定,得到岩石基本参数;步骤2:结合岩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岩相,建立岩相、矿物含量与孔隙...
马中高杨勤勇李呈呈周枫
文献传递
塔河地区检波器组合方式选择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野外检波器组合可以对线性干扰波进行压制。塔河地区地震采集资料面波和线性干扰发育,能量强,严重降低了近—中道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本文首先对研究区干扰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依据检波器组合的压制效应,建立了本区的组合压制特性图谱,指出沿图谱对角线方向组合的压制效果最优。并且从理论上对三种不同检波器组合方法的压制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品字形"组合方式在该区有较好的压制效果,并通过野外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索重辉杨勤勇吕公河叶勇隋俊杰
关键词:地震采集检波器信噪比
一种非接触固体地质模型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固体地质模型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属于超声波振动检测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高速模数转换器和三维坐标仪平台;被测地质模型、所述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均安装在所述三维坐标仪平台上;所述高速数模...
赵群杨勤勇宗遐龄马中高王辉明
文献传递
复杂各向异性介质初至波射线追踪被引量:5
2016年
准确求取各向异性初至波走时与射线路径对偏移成像及层析反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图论的最短路径方法虽然能同时得到走时与射线路径且无条件稳定,但仅适用于弱各向异性介质。利用牛顿下山法求解群相关系方程,由群角得到较为精确的相角,进而求得较为精确的群速度和走时,使得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可以适用于复杂各向异性介质。将此射线追踪方法应用于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及层状介质模型,并将试算结果分别与理论走时和弹性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复杂各向异性介质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对复杂介质的适用性。
郭立鹏杨勤勇李振春张兵曹文俊邵荣峰
关键词:各向异性相速度群速度最短路径射线追踪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