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萌若

作品数:2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主题

  • 7篇行书
  • 5篇书法
  • 5篇笔法
  • 4篇王献之
  • 3篇文学
  • 2篇太宗
  • 2篇唐代
  • 2篇唐太宗
  • 2篇文化
  • 2篇文学研究
  • 1篇代文
  • 1篇道教
  • 1篇德里达
  • 1篇端木
  • 1篇端木蕻良
  • 1篇学史
  • 1篇学位
  • 1篇演义
  • 1篇伊利
  • 1篇移用

机构

  • 26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东方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学院

作者

  • 27篇杜萌若
  • 3篇张安祖
  • 1篇胡燕春
  • 1篇马宇飞
  • 1篇毕罗
  • 1篇徐彦宾

传媒

  • 12篇书画世界
  • 2篇紫禁城
  • 2篇外语学刊
  • 2篇求是学刊
  • 1篇中国书法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时代文学(上...
  • 1篇“外国文论的...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羲之的“影响的焦虑”与王羲之影响的焦虑
2011年
孙过庭《书谱》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本文从"影响的焦虑"视角出发,致力于呈现王羲之对于张芝、钟繇以及王献之对于王羲之关系中爱、压抑感、竞争欲望、独立意志奇妙混合的精神现象学。
杜萌若
关键词:中庸
王羲之行书章法
2011年
21.片段性 王羲之行书在章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片断性。一个片断完成后,一般有比较明显的停顿意味,然后下一个片断再独立开始,往往并不顾及与上一片断的连贯性。这样,就形成了清晰的段落组,在节奏上产生时断时续的跳跃感,字间离合变幻不定。
杜萌若
关键词:章法行书连贯性
“清”复义说被引量:6
2003年
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清"是一个具有多层面丰富义蕴的核心审美概念,本文对"清"的概念的多重义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辨析,澄清了目前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错误认识,揭示出"清"概念复义性问题在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张安祖杜萌若
关键词:复义性风骨
王献之行书笔法(二)
2012年
5.直笔王羲之《何如帖》"白不审尊体"片段(图5—1),用笔刚断,锋势看起来是一拓直下的,直来直去,简洁明快,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修饰和润色。同样的这几个字,在王献之《消息帖》中再次显形时(图5—2),
杜萌若
关键词:王献之笔法行书用笔
王羲之行书笔法(二)
2011年
5实笔连绵 王羲之行书尺牍中时见字间连绵的形态,上字与下字衔接时多出以实笔,上字末笔出锋时并不骤然抽锋轻提,而是保持着笔毫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在不经过明显轻重转换的情况下直接过渡到下字的起笔入锋。
杜萌若
关键词:行书笔法稳定性
王献之行书笔法(四)
2012年
13.隶笔 王献之《授衣帖》“感”字的“戈钩”抛出了一道怪异的弧线(图13—1),它的波浪式外抛流程显然与“戈钩”的惯常内抛线路(图13—2)大相径庭。请尝试着转动视角,从西南方向东北方尽可能平行地观察这道弧线,然后再恢复正常视角,
杜萌若
关键词:王献之笔法行书
库尔提乌斯《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中的文统论
德国罗曼文学学者库尔斯乌斯推出了《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论证了从罗马通过拉丁中世纪而至18世纪的欧洲文学传统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强调拉丁文学系统在整个欧洲文学系统中的正统核心地位.歌德与维吉尔、但丁一起组成了库尔斯乌斯心目...
杜萌若
关键词:文学理论
文献传递
天宝之风尚党——论盛中唐之交诗坛风气的转移被引量:9
2005年
本文从李肇《唐国史补》“天宝之风尚党”的论断出发,订正了通行文学史论将开元、天宝混而为盛唐气象的说法,指出天宝时期最流行的诗风是“风流婉丽”的齐梁体格及王维式“变体”,对盛中唐之交诗坛风气的转移进行了重新阐释。
张安祖杜萌若
关键词:唐代古代文学研究诗歌创作
“轻”还是“重”——张传旭在十字路口
2010年
张传旭,山东莒南人。199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1999年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王世征、刘守安等诸位先生。现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羲之研究所所长。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著述《楚文字形体研究》《黄庭坚》,主编、编写各类书法教材20余种,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青李集》。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文艺研究》《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等媒体均对张传旭的书法创作、书法研究进行过报道与专题介绍。
杜萌若
关键词:十字路口书法文化《书法导报》硕士学位
王羲之行书结构法
2011年
17.解构 "解构"是法国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的déconstruction概念的汉译对应,所谓"解构"在思想史上是指对某种已设定的稳定结构模式的拆解。假借于书学领域,我们用它来描述对字体常规间架结构的拆解。如果把字体常规间架结构比作"七宝楼台"的话,那么,"解构"之后的表象便成了"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成片断,王羲之行书中,这种打碎了的结构形散而神凝,
杜萌若
关键词:行书间架结构解构德里达思想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