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明君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基因...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短程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营养素
  • 1篇心肌营养素-...
  • 1篇心肌营养素1
  • 1篇行为疗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皮质醇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机构

  • 6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铁道警察学院

作者

  • 6篇杜明君
  • 3篇肖伟霞
  • 3篇申丽娟
  • 1篇李想
  • 1篇王丽娜
  • 1篇任明芬
  • 1篇蒋燕升
  • 1篇何益群
  • 1篇李恒芬
  • 1篇张三强
  • 1篇郭小兵
  • 1篇马金芳
  • 1篇王宁
  • 1篇魏旭明
  • 1篇廖鹰
  • 1篇潘飞

传媒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酞普兰联合中药郁乐方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等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HAMA、MAD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HAMA、MA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NE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N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PF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PF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和对照组28.2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患者HAMD、HAMA、MADS评分较低,血清皮质醇、PFP-5-HT、NE水平控制较好,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杜明君肖伟霞申丽娟蒋燕升
关键词:西酞普兰血清皮质醇
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结构维度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比较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结构维度的不同.方法 青年与老龄雄性昆明小鼠依次进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和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实验间隔1周,摄像系统记录5 min的行为变化,实验参数包括:OFT中央区停留时间百分率、中央区水平运动百分率(Ccross%)、总水平运动(Cross)、总垂直运动(Rear),EPM开臂区停留时间百分率(Otime%)、开臂区进入次数百分率(Oentries%)、两臂总进入次数(Entries),LDB明箱区停留时间百分率(Ltime%)、明箱区水平运动百分率(Lcross%)、明箱区垂直运动百分率(Lrear%)、穿梭次数(Transition)、总水平运动(Cross)、总垂直运动(Rear).结果 老龄组与青年组相比,OFT焦虑因子参数(Ctime%,t=3.12,P<0.01;Ccross%,t=2.37,P<0.01)、EPM焦虑因子参数(Otime%,t=1.31,P<0.05;Oentries%,t=1.57,P<0.05)、LDB焦虑因子参数(Ltime%,t=4.15,P<0.01;Lcross%,t=3.28,P<0.01;Lrear%,t=2.73,P<0.01)均升高,而OFT运动探索因子参数(Cross,t=2.05,P<0.01)、EPM运动探索因子参数(Entries,t=2.09,P<0.05)、LDB运动探索因子参数(Transition,t=2.51,P<0.01;Cross,t=3.02,P<0.01)均降低.结论 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具有相似的结构维度,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焦虑情绪增加,运动探索活性降低.
王丽娜郭小兵马金芳杜明君潘飞
关键词:年龄焦虑动物模型旷场实验
孤独症患者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会交流障碍和/或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其病因至今未明。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科的应用,目前关于ASD的主流假说认为ASD是一种大脑存在异常连通性和异常突触形成的疾病,这种异常可以解释相关神经解剖学的发现以及广泛的脑处理缺陷。本文对近年来孤独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最新进展作综述如下。
李想杜明君何益群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磁共振成像
舍曲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血清S100B蛋白、心肌营养素1及血压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应用舍曲林治疗对情绪、血清S100B蛋白(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与心肌营养素1(CT-1)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退出6例,将剩余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病人均应用替米沙坦口服,观察组加用舍曲林口服,对照组加用相同剂型的安慰剂口服,持续治疗1月。于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焦虑及抑郁症状进行评分,用动态血压仪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100B、CT-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9.7±6.7)分、(38.4±5.3)分,对照组分别为(64.7±5.8)分、(58.1±4.9)分,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9.965,19.369,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24hDBP、dSBP、nSBP、dDBP、nDBP分别为(118.2±6.7)、(78.3±6.6)、(124.1±7.3)、(112.3±6.1)、(82.5±6.8)、(74.1±6.4)mmHg,对照组分别为(121.7±7.1)、(82.3±7.2)、(127.2±8.1)、(116.2±5.7)、(85.2±6.6)、(79.4±7.8)mmHg,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dSBP、nSBP、d DBP、nDBP水平低于对照组(t=2.535,P<0.05;t=2.896,P<0.05;t=2.010,P<0.05;t=3.303,P<0.01;t=2.012,P<0.05;t=3.714,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B、CT-1分别为(60.6±13.4)pg/mL、(47.8±12.5)ng/L,对照组分别为(88.4±15.7)pg/mL、(56.7±11.2)n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B、CT-1水平低于对照组(t=7.468,3.751,均P<0.001)。结论舍曲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辅助降低血压,从而血清S100B、CT-1水平下降。
魏旭明张寒雪王宁张三强杜明君任明芬
关键词:舍曲林S100蛋白质类心肌营养素-1
抗抑郁药物联合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强迫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01例及对照组10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及汤旦林生活质量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Yale-Brown强迫症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汤旦林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汤旦林生活质量量表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尽职的能力、自我健康意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短程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肖伟霞廖鹰杜明君申丽娟
关键词:强迫症
G蛋白、AC、PDE和CREB SNPs与双相障碍的关联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PDE)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SNPs与双相障碍的关联分析。方法:①选择符合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其中双相-Ⅰ型55例,双相-Ⅱ型29例),在同地区选择91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分别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同时探讨上述基因是否与双相障碍存在关联;②采用连接酶反应技术(LDR),检测GNβ3rs5443、ADCY9rs2230739 PDE1Ars1549870和CREB1rs2551638的4个单核苷酸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Ps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发现,rs5443、rs2230739、s1549870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不同亚型间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两组之间,rs5443、rs2230739和rs1549870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未见存在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双相-Ⅰ型与双相-Ⅱ型3个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也未见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①没有发现GNβ3rs5443、ADCY9rs2230739、PDE1Ars1549870这3个SNPs与双相障碍存在关联的直接证据;②CREB1rs2551638位点在汉族人群中不存在多态性。
肖伟霞杜明君廖鹰申丽娟李恒芬
关键词:双相障碍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