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通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舞蹈
  • 2篇教育
  • 2篇汉代
  • 2篇高校
  • 1篇独舞
  • 1篇仪式
  • 1篇仪式活动
  • 1篇艺术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歌舞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特征
  • 1篇通识
  • 1篇通识教育
  • 1篇通识教育研究
  • 1篇嬗变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统
  • 1篇舞蹈教学
  • 1篇舞蹈教育

机构

  • 5篇集美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李通英

传媒

  • 1篇教育艺术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芒种(下半月...
  • 1篇教师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仪式文化”对舞蹈教学的启示
2011年
一、仪式与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在我国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仪式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关于仪式的定义.当前很多人将此定义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象征符号。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民间仪式活动丰富多彩,如戏曲表演、戏曲音乐、面具、装扮、纸扎、雕刻,甚至是祭祀、八卦、跳神等巫祝活动或与之有关的体育竞技活动。
李通英
关键词:仪式活动文化传统舞蹈教学戏曲表演
闽南非遗民俗舞蹈进入高校通识教育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民俗艺术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闽南非遗民俗舞蹈是闽南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下其面临传承和创新问题,将闽南非遗民俗舞蹈引入高校通识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缓解闽南非遗民俗舞蹈面临的困境。确定课程开发模式,设定课程开发目标,精选课程开发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知、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美,最终达成育人目的。同时,也为闽南非遗民俗舞蹈的传承创新扩大群众基础和人才储备。
李通英
关键词:通识教育
论汉代舞蹈的人文艺术价值与历史嬗变被引量:1
2017年
汉代乐舞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阐述汉代舞蹈的产生背景以及汉代舞蹈的分类,介绍了汉代舞蹈的基础情况,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汉代舞蹈人文艺术价值与历史嬗变。
李通英
关键词:汉代舞蹈历史嬗变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当前很多高校进行教育改革,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舞蹈教育也走入高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李通英
关键词:舞蹈教育课程结构
汉代歌舞初探
汉代歌舞绚丽多彩,是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汉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音乐歌舞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关于中国汉代歌舞史的研究尚较薄弱。据本人调查,至今尚没有一部汉代歌舞的断代史出现。也没有以汉代...
李通英
关键词:汉代歌舞艺术音乐歌舞
文献传递
汉画像石中的独舞艺术被引量:1
2017年
汉画像石就是汉代墓葬建筑物上雕刻画像的一种建筑石。汉画像石所记载内容非常广泛,有比较多的雕刻内容是反映汉代的表演艺术,其中独舞能充分展现汉代舞蹈表演的内在精髓。汉画像石中独舞的表演道具和肢体动作等方面的审美特点也体现了舞者早已把长袖作为自己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汉代舞袖舞蹈的最高境界,并且运用腰部的内在功力,凸显细腰的S型的曲线动态美,从基础上,剖析汉画像石独舞的形象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它的审美艺术特征则与文化、宗教有着深层次的传承因素,对后世戏曲、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通英
关键词:汉画像石审美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