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诗恒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噬菌体
  • 2篇菌体
  • 1篇电镜
  • 1篇电镜技术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三阴
  • 1篇三阴性乳腺癌
  • 1篇沙雷菌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肿瘤
  • 1篇内生细菌
  • 1篇球菌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长春市妇产医...

作者

  • 5篇李诗恒
  • 2篇韩放
  • 2篇孙延波
  • 2篇逯茵茵
  • 1篇曲红光
  • 1篇谢向丽
  • 1篇李晓宁
  • 1篇于慧美
  • 1篇李菁华
  • 1篇李毅
  • 1篇靳慧娟
  • 1篇张哲
  • 1篇马丽伟
  • 1篇周佳琦
  • 1篇徐花

传媒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镜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电镜技术丰富了对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等形态学上的认识,同时在病理学的发展上,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微小的病变,有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的分期分型,极大拓展了临床视野。电镜技术作为一种诊断上的辅助手段,还可以做到观其形态知其功能,推测其基因改变、代谢紊乱等。单一的电镜技术在病理学上的应用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对于疑难病症的诊断还要有多种诊断技术的支持,以缩小诊断误差。
李诗恒
关键词:电镜技术病理诊断超微结构肿瘤
粪肠球菌裂解性噬菌体φEn-ZZ8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粪肠球菌裂解性噬菌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以粪肠球菌为宿主菌,用双层琼脂法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En—ZZ8),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φEn-ZZ8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约40nm;尾部呈丝状,长约200nm。吸附实验表明,在10min内超过90%的噬菌体可吸附至宿主菌细胞。一步生长曲线显示,yEn.ZZ8的潜伏期为15min,爆发期为40min,爆发量为150pfu/cell。yEn-ZZ8基因组对内切酶HindIU、EcoRV、NdeI、PstI、XbaI和SacⅡ敏感;基因组大小约为42kb。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至少可见14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130000。φEn—ZZ8对26株粪肠球菌的裂解率达30.8%,其裂解活性在pH5~8和50-70℃条件下仍稳定。结果提示,φEn-ZZ8是一种裂解性强、裂解谱较宽、对温度具有耐受性的裂解性噬菌体,有望成为抗耐药性肠球菌感染的噬菌体生物制剂。
张哲李菁华逯茵茵韩放李诗恒孙延波
关键词: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噬菌体
I型γ亚型磷酸磷脂酰肌醇激酶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意义:有临床研究表明I型γ亚型磷酸磷脂酰肌醇激酶(Type I 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 kinase,PIPKIγ)通过促进肿瘤转移而导致乳腺癌病人预后差。PIPKIγ高表达在淋巴结...
李诗恒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肿瘤转移
文献传递
人参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离6年生人参内生细菌,并初步分析其代谢产物粗提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75%乙醇、次氯酸钠联合应用的方法消毒6年生人参,分离获得其中内生细菌,16SrRNA测序确定内生细菌的种属,利用MTT方法检测内生细菌发酵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结果:从6年生人参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8株,其中有3株内生细菌代谢产物粗提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分别为8.4μg/ml、10.3μg/ml、11.6μg/ml,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在倒置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肿瘤细胞皱缩等凋亡现象。结论:人参中含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且其中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这为寻找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曲红光靳慧娟马丽伟李晓宁谢向丽王冬音李诗恒于慧美
关键词:人参内生细菌体外抗肿瘤
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旨在观察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细菌性感染提供依据。以黏质沙雷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和纯化裂解性噬菌体。将最小致死量的黏质沙雷菌经腹腔感染BALB/c小鼠后,立即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噬菌体,观察动物的生存率并确定噬菌体的保护剂量。在动物感染后的不同时间(0、20、40、60和180min)观察噬菌体疗法对动物存活率的影响。将噬菌体和细菌同时或分别注射动物后,分析噬菌体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经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φSM9-3Y),电镜观察发现该噬菌体属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动物腹腔感染黏质沙雷菌并立即给予噬菌体后发现,当噬菌体的保护剂量为108 PFU/ml时,动物的存活率为100%。动物感染后40和60min给予噬菌体(1010 PFU/ml)治疗,动物的存活率为60%。药代动力学表明,将噬菌体和细菌同时注入动物体内,在6h内噬菌体的滴度维持在1010 PFU/ml。结果提示,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所致动物腹腔内感染的治疗是有效的,提示针对细菌性感染的噬菌体疗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徐花李毅逯茵茵周佳琦韩放李诗恒孙延波
关键词:黏质沙雷菌噬菌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