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后视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后,患眼功能改善或稳定,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其中,视功能变化表现为视力显著提高,对比敏感度稳定不变或明显改善,视网膜电图(ERG)未出现显著改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稳定或改善,眼电图(EO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视野保持稳定或轻微改善,色觉保持不变.但重复注射、bevacizumab联合其它治疗后的视功能变化以及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加充分的评估依据进行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
- 李菲陈长征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并制订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58例CI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和/或超声检查),同期获取年龄、血压、下肢症状等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DVT发生的关系。结果年龄、下肢症状等与下肢DVT发生率有关(P<0.01);血压、体质指数与DVT发生率关系不大(P>0.05)。结论高龄、长病程等危险因素易导致下肢DVT,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DVT并发症的发生。
- 李菲
-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因子Ⅲ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判断
- 2002年
-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和血小板因子Ⅲ (PFⅢ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中的浓度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 将 10 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 ( 5 1例 )和脑梗塞组( 5 0例 ) ,并设健康对照组进行CRP浓度和PFⅢ活动度测定。CRP浓度测定使用单向扩散免疫法 ,PFⅢ活动度测定使用Bigg’s法。 结果 脑出血组CRP及PFⅢ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脑梗塞组CRP无明显升高 ,PFⅢ轻度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RP和PFⅢ的测定对脑血管病初期的鉴别及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吴旭李菲张剑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小板因子脑血管疾病
- DNA倍体分析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DNA倍体分析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人分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ASCUS的141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全部育龄期妇女均在月经干净第3-10天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诊断对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41例,其中未见异倍体细胞者(N=0)14例(9.9%),见少量异倍体细胞者(0
- 李菲张蔚吕琼莹朱定军张娟
- 关键词: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DNA倍体分析宫颈癌
- 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妊娠结局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评估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LRT)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LRT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的数据从患者的病历记录和电话回访中获得。结果:纳入22例成功行LRT的患者,中位年龄32岁(22-40岁),LRT后的平均随访时间是28个月(3-82个月)。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月经,其中20例月经规律(90.9%),2例月经不规律(9.1%)。5例患者出现宫颈管狭窄(22.7%),主要表现为月经规律但经量减少,出现痛经。些患者采取了宫颈管扩张术。12例患者在术后试图妊娠,其中7例妊娠了11次(其中3次流产,6次早产和2次足月产)。12例患者中的7例生产了6例健康婴儿。LRT术后的妊娠率是58.3%(7/12)。自然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是27.3%(3/11)和72.7%(8/11),早产率是54.5%(6/11)。结论:LRT术后患者的妊娠率和活产率是很有前途的;然而其早产率也明显增高;宫颈狭窄发生比例较低。
- 朱定军张蔚吕琼莹张娟李菲郑文静
- 关键词:宫颈肿瘤腹腔镜子宫颈子宫切除术
-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与曲氨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与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的48只眼纳入观察,两组分别进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Be组16例,1.25 mg,0.05 ml)或TA(TA组32例,4 mg,0.1 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3 d及1,2,4,8,12,24周两组及组间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两组及组间的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中央厚度(AVG)的改变。结果:Be组在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均具有显著改变(P<0.05),第8周时视力显著提高(BCVA=0.618 8±0.207 3),术后1周有11例视力提高大于3行,占68.75%。TA组在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BCVA=0.431 9±0.198 9)、8周(BCVA=0.539 1±0.217 7)、12周(BCVA=0.520 3±0.212 5)时视力基本持平,24周(BCVA=0.360 9±0.184 8)时缓慢下降,术后1周有15例视力提高大于3行,占41.67%。CMT方面,较基线比,Be组在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黄斑水肿程度最低[CMT=(245.437 5±46.740 3)μm]。TA组在治疗后CMT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组均具有显著改变。各项指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治疗后眼压明显升高仅见于TA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及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但两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 苏钰陈长征李璐郁想想郑红梅李菲
- 关键词:BEVACIZUMAB曲安奈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破裂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33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变形2年,加重2个月于2011年2月16Et就诊。4年前左眼曾受拳击伤,具体诊治情况不详。既往左眼近视屈光度-7.0D;矫正视力右眼1.2,左眼0.12:眼压右眼14mmHg(1mmHg=0.0133kPa),左眼15mmHg;眼球运动不受限;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
- 李璐陈长征郑红梅苏钰郁想想李菲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破裂继发近视屈光度视物模糊矫正视力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继发脉络膜视网膜皱褶随访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55岁,因双眼突出伴视力下降20d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有糖尿病史3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月余,否认有高血压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O.5,+2,0DS→1.0,左眼视力0.6,+1.5DS→1.0;右眼眼压18mmHg(1mmHg=0.133kPa),左眼眼压17mmHg。眼球运动未受限,双跟眼球突出度均为19mm,上脸退缩,结膜轻度充血,双眼底视盘色稍红,血管稍迂曲,可见数十条以视盘为中心呈放射状明暗相间的条纹,右眼为甚(图1)。
- 苏钰陈长征李璐郁想想郑红梅李菲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脉络膜甲状腺功能亢进右眼视力随访
- 光损伤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光损伤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受体可溶性f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sFh-1)和包含激酶植入区域受体(KDR)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取第8~12代生长良好的传代细胞用于实验。将同代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光损伤组。以18w冷白色荧光灯作为光源,自制光照器。采用双层高压消毒锡纸包裹对照组细胞,与光损伤组细胞一同置于自制光照器下,控制光照强度在(2200±300)Lux,持续光照12h建立光损伤模型。于光损伤后0、6、12、24h终止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VEGF-A、sFlt-1及KDR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光损伤组VEGF—AmRNA及蛋白表达在光损伤后6h时明显增加,12h时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t=2.74,2.93;P%0.05),随后降低。sFlt-1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光损伤后12h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t=4.32,P〈0.01);24h时明显低于对照组(t=2.41,P〈0.05)。KDR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光损伤后6、12h时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t=1.84,P〉0.05),24h时高于对照组(t=2.89,P%0.05)。结论光损伤后6、12h时,RPE细胞VEGF-A及sFh-1的表达明显增高,KDR的表达相对稳定。光损伤后24h时,RPE细胞VEGF-A及sFlt-1的表达降低,KDR的表达增高。
- 李菲陈长征周俊范雯邢怡桥
- 关键词:色素上皮受体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浓度检测被引量:3
- 2012年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视功能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是血管生成调节因子间作用失衡导致的新生血管形成。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和VEGF受体-2(KDR)是VEGF的主要受体,其在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多见于肿瘤等疾病的研究,而在玻璃体、视网膜中的含量、分布,
- 苏钰陈长征李璐郁想想郑红梅邢怡桥李菲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