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翰

作品数:3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文学
  • 11篇叙事
  • 9篇学史
  • 8篇文学史
  • 4篇抒情
  • 3篇叙事传统
  • 2篇代文
  • 2篇玄学
  • 2篇演进
  • 2篇诗歌
  • 2篇诗歌叙事
  • 2篇诗学
  • 2篇史著
  • 2篇思想史
  • 2篇唐代
  • 2篇唐代文学
  • 2篇文学传统
  • 2篇南朝
  • 2篇经史
  • 2篇古典

机构

  • 29篇上海大学
  • 1篇韩国外国语大...
  • 1篇安庆医药高等...

作者

  • 29篇李翰
  • 1篇夏明帅
  • 1篇王婷婷
  • 1篇于平
  • 1篇石维娜

传媒

  • 5篇上海大学学报...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文学遗产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古代文学理论...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史料的性质、范围与存在形式被引量:1
2008年
文学史料是文学史的基础,其主体是历代文学作品及历代作家的创作活动,同时包括大量的与文学生产、消费相关的辅助材料。按其与文学史研究之关系,又有主次远近之分,形成不同层位。文学史料的存在形式也复杂多样,其在文学史研究中的层位差异与不同的存在形式也有一定关系。
李翰
关键词:文学史史料层位
平戎策换种树书——论陆龟蒙之隐逸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儒家知识分子向来重道而轻技,田园、归隐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一种常见的生存状态,大多含有政治上的情怀或目的,很少真正将农事、归隐作为人生的终极归宿。因此,当有人真的去细研种树书,并从中找到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也就从思想上摆脱了对政治的依附,获得某种程度的身心自由。从这个角度说,陆龟蒙对农具、渔具、茶具的关注与研究以及所作诗文,透示出晚唐士人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重新寻找生命价值的努力,值得充分注意。通过梳理分析陆鬼蒙仕隐行迹、性格心性以及晚唐风雨飘摇的环境,从而还原出陆龟蒙作为知识分子归隐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从士之阶层到农之阶层,用"平戎策"换种树书,以及从体力与精神双方面对田园的皈依。
李翰夏明帅
关键词:陆龟蒙士人农事文化史意义
中古诗歌叙事的逻辑维度:“叙事”义涵、时空秩序、经史精神
2019年
中古的"文学自觉",也表现为叙事自觉。古典诗学中,"叙"既是文体,也是方法;"事"的范畴宽泛,与其他词相组合,能指更为灵活。"叙事"呈现人与世界的时空关系,既是行为与对象,也是文学体式与质性中的必要因素。在时、空坐标中的写作,具有特定性状,是包含主体性与能动性的系统,这也决定了叙事的客观存在。中古文人诗,一方面,求真征实的经史精神渗透在写作中,表现出真实性与实在性的倾向;另一方面,又熏染世俗好奇尚异的趣味,叙事的题材类型多有拓展。从叙事观、时空感、经史精神等几个维度来考察,中古是叙事传统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段,值得充分重视。
李翰
关键词:中古叙事经史
胜意纷纭、新创迭出的文学史著——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
2007年
唐代文学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唐三百余年诗风文运,在其盛衰起落的每一个阶段,均有大批的研究成果跟进。事实上,唐代文学研究总体上的热闹和繁荣,与某些局部研究的冷落是相始终的。而某些被冷落的局部,就其文学实绩及在整个文学史流程中的意义而言,又实在不应该遭到冷落,唐末五代文学便属这类情况。因而,李定广博士《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李翰
关键词:唐末五代乱世唐代文学研究史著五代文学
“印象文学”:传播学视野中的文学史现象
'印象'古典意义指形体印在水中或镜中的影子,亦作'印像',《大集经》卷十五:'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今日通常所使用的'印象'概念是现代词汇,指事物留给人头脑中的迹象,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特征。在绘画、...
李翰
南朝城市发展与文学新变
2012年
东晋南渡,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江汉流域兴起的城市群落,商业文化气息和消费享乐风气浓厚。城市及商业发展为诗歌提供了新内容,如商人、市民的生活与情感进入了吴歌西曲,恋情及声色成为诗歌的常见题材,文学风气相应趋向绮艳靡丽,为宫体诗的繁荣提供了环境与土壤。声色之美成为诗歌的普遍追求,表现了价值的多元化追求,并开唐五代以后词学兴盛之先河,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李翰于平
关键词:南朝城市宫体诗
文学史家的治学情怀与学术视野——董乃斌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2016年
董乃斌,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入职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学科研究室主任、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兼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调入上海大学,2008年起获聘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担任过《文学遗产》编委、《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商隐学会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等,现为《文学评论》编委。主要从事唐代文学、文学史学研究,著有《李商隐的心灵世界》、
李翰
关键词:唐代文学文学史学文学史家叙事传统文学传统
新文学的先声:中晚清诗“白话文言”与叙事传统被引量:3
2021年
清代诗歌"白话文言"之新变,开启了近代诗学的进程。这一新变,向前可追溯到袁枚,而在黄遵宪、梁启超等新派诗那里达到高潮,并影响到"五四"白话诗。从袁枚到黄遵宪,诗语新变由自觉而深化,既因他们具有反传统的新思想,也因叙事之助力。叙事传统立足现实和民间,在语言系统、思想和美学趣味上,天然接近新派诗。中晚清诗歌叙事勃兴,又使作诗不必依赖典籍,自有丰满、充实之内容,且新时代、新事物,也无典籍可凭依,遂使"我手写我口"成为可能和必须,这极大地促进了诗歌"白话文言"之新变。"五四"是"白话文言"演变的一个现实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新文学的终点。新文学、现代汉语新诗,仍是正在进行中的艺术探索。
李翰
关键词:叙事传统新文学
古典文学没有“思想”?——与张宝明先生商榷
2009年
张宝明先生的大作《人文学: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再诠释》提出以"人文学"来整合文学史与思想史之关系,问题意识与探索精神难能可贵。但张文观点偏颇,逻辑混乱,论述古典文学的部分尤其突出。其要者有如下数端:一、扯学术概念。如其对"人文"、"思想"等概念之阐释,能为其所用者存,所不能用者弃;二、立论准的无依,莫衷一是。如以文学史、思想史之联系来肯定现代文学,以二者之贯通来否定古典文学;三、罔顾史实,师心遣论。如其以"五四"为标准的所谓现代性思想来通盘否定古典文学的思想性,既不符合古典文学实际,也不符合"五四"知识分子对古典文学的态度;四、自相矛盾,捉襟见肘。如其从普遍人性的角度来关合文学史与思想史,认为二者有"普遍"和"天然"的联系;既为"普遍"、"天然",何以古典文学又被排除在外?疵累种种,实难尽说,故草成此文,以就教于张先生。
李翰
关键词:文学史思想史人文学
叙事抒情演进与五言诗体新变被引量:2
2019年
五言诗由汉末发轫,民间乐府叙事诗得风气之先,且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故事诗。文人五言诗兴起后,抒情逐渐压倒叙事。文人的文化传统与知识素养,又使得辞章、藻饰较方便地参与抒情,辞藻的中心色彩逐渐显现。随着抒情诗情感力度的消弱,辞采更为凸显。两晋南朝,诗歌的事、情等内容层面都进一步乏弱,藻采上升为诗歌最重要的艺术追求。文学自觉的深化,具体落实为对文学形式美的追求。正是在叙事——抒情——藻采这一发展路径中,声律作为形式美的极致,顺势而生。审视汉魏至六朝五言诗的演变轨迹,叙事、抒情的消长,作为原动力,对文学史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引起充分注意。
李翰
关键词:叙事抒情五言诗南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