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草酸铂氟脲嘧啶和叶酸组成的两种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的叶酸(citrovorum factorCF20mg/m2、200mg/m2)、草酸铂(OxaliplatinL-OHP130mg/m2、85mg/m2),两种给药方法的氟脲嘧啶(5-FU每天滴注2小时、持续滴注)组成的两种方案,分别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有效率为45.3%(24/53),中位生存期17.6个月;B组有效率为25.5%(13/51),中位生存期12.9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大肠癌,草酸铂联合CF和5-FU持续滴注化疗的疗效优于草酸铂联合CF和5-FU间断滴注。
- 李立涛王巍庞丹梅
- 关键词:草酸铂氟脲嘧啶叶酸大肠癌
- 铂类为基础的3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 3种常用的抗癌药 (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和紫杉醇 )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经组织学证实的 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分为 3组化疗。PC组 :紫杉醇 135mg/m2 ,静滴 3小时 ,第 1天 ,卡铂按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等于 5计算 ,静滴 ,第 2天 ,每 3周为一周期 ;NP组 :长春瑞宾2 5mg/ (m2·d)静注 ,第 1、8天 ,顺铂 75mg/m2 静滴 ,第 1天 ,每 3周为 1周期 ;GP组 :吉西他滨 10 0 0mg/ (m2 ·d)静滴 30分钟第 1、8、15天 ,顺铂 75mg/m2 静滴第 1天 ,每 4周为一周期。连续应用 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PC组 (n =2 4 )总有效率 (10 / 2 4 ) 4 1.7% ;NP组 (n =2 5 )总有效率 (10 / 2 5 ) 4 0 % ;GP组 (n =2 1)总有效率 (9/ 2 1) 4 2 .9% ,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毒副反应方面 ,3组白细胞下降及贫血相近 ,NP组血小板降低较其他两组轻 ,PC组胃肠道反应及肾功能损害较其他两组轻 ,但外周神经毒性较其他两组多。结论 :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PC、NP、GP 3种方案疗效相似 ,但 3种方案毒性存在差异 ,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 李立涛王巍邓燕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吉西他滨长春瑞宾卡铂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60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iv,d1,8,顺铂75mg/m2,iv,d1或25mg/m2,iv,d1-3化疗。每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初治病例RR44.6%,复治病例RR30.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有效率,毒性可以耐受。
- 胡斌陈泽程唐溢聪李立涛梁剑苗白永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顺铂
- 肿瘤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住院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分离株及耐药监测情况。结果共分离细菌3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3.2%,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见;革兰阳性菌占18.7%,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28.1%;培养出2种致病菌的患者占48.6%,其中革兰阴性菌合并真菌感染占混合感染的65.4%。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最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肿瘤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细菌耐药性严重,并且具有多重耐药性。治疗时应重视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 胡斌李立涛唐溢聪白永红陈泽程
- 关键词:肿瘤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血浆NT-proBNP水平在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临床患者病例46例,依照其化疗后的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成心脏毒性组和心脏正常组,对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后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化疗前、化疗1、6周期后及化疗后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心脏毒性组患者11例,心脏正常组患者35例,且NT ̄proBNP水平显示毒性组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的LVEF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患者展开血浆NT ̄proBNP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 曹硕庞丹梅段海波林耀东李立涛
-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左室射血分数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136例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
- 2003年
- 136例中度或重度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均获中度以上缓解,其中完全缓解33例(24.3%),明显缓解74例(54.4%),中度缓解29例(21.3%)。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和嗜睡等,但其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能得到明显改善。
- 叶锡乡刘丽贤李立涛
-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疼痛生活质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