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湘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细胞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凋亡
  • 1篇新鲜羊膜
  • 1篇新鲜羊膜移植
  • 1篇新鲜羊膜移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羊膜
  • 1篇羊膜移植
  • 1篇羊膜移植治疗
  • 1篇抑制因子1
  • 1篇应激
  • 1篇治疗老年人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上皮细胞凋亡

机构

  • 5篇南华大学
  • 1篇吉首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李湘波
  • 2篇凌受良
  • 1篇周克兵
  • 1篇尹峥
  • 1篇彭辉灿
  • 1篇杨杰
  • 1篇李媛
  • 1篇席玲
  • 1篇夏旭光
  • 1篇汪佶
  • 1篇夏绪光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化学烧伤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对治疗角膜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眼化学伤患者,施行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并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功能、眼部刺激症状、角膜和植片情况、角膜新生血管及睑球粘连来评价疗效。结果:羊膜移植可促进角膜化学伤眼表上皮愈合,预防角膜上皮缺损和角膜溃疡的发生,减轻眼部刺激症状,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避免睑球粘连。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术对治疗角膜化学烧伤有较好的疗效。
李湘波杨杰彭辉灿夏绪光
关键词:羊膜移植角膜化学伤
Bax抑制因子1对紫外线B诱导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紫外线B(UVB)诱导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系SRA01/04细胞,将BI-1过表达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染至SRA01/04细胞中,分别记为BI-1组、Vector组,另取不做任何处理的SRA01/04细胞作为blank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后再根据实验需要将细胞分为6组(1)Control组,SRA01/04细胞不经任何处理;(2)UVB组,采用紫外线(2.0 W·cm^(-2))处理SRA01/04细胞60 min;(3)Vector组,转染BI-1空载质粒的SRA01/04细胞;(4)BI-1组,转染BI-1过表达质粒的SRA01/04细胞;(5)Vector+UVB组,转染BI-1空载质粒的SRA01/04细胞,再经紫外线(2.0 W·cm^(-2))照射60 min;(6)BI-1+UVB组,转染BI-1过表达质粒的SRA01/04细胞,再经紫外线(2.0 W·cm^(-2))照射60 min。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VB照射后各组细胞中BI-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中所培养的SRA01/0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αA-晶状体蛋白呈红色荧光。随着UVB照射强度增加,SRA01/04细胞内BI-1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本研究选择UVB照射强度为2.0 W·cm^(-2)进行后续的实验。与blank组或Vector组相比,BI-1组细胞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trol组比较,UVB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内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细胞内GRP78、p-IRE1、p-JNK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为P<0.05)。BI-1+UVB组细胞增殖活
李湘波刘艳婷张永红蒋殊周克兵
关键词:紫外线B内质网应激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例被引量:1
2003年
凌受良李湘波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抗病毒治疗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
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老年人白内障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老年人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10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莎普爱思滴眼液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明显好转41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明显好转30例,显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15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17,P〈0.05)。结论谷胱甘肽滴眼液可以有效的治疗老年白内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李湘波
关键词:白内障
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拮抗高糖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浓度效应
2009年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yl-5,4’-dimethoxygenistein,dFMGEN)拮抗高糖诱导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RCEC)损伤的浓度效应。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FMGEN和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作用于高糖损伤的猴RCEC。测定各组乳酸脱氢酶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增生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观察不同浓度的dFMGEN及GEN拮抗高糖诱导RCEC损伤的浓度效应关系。结果3.0μmol·L-1和10.0μmol·L-1dFMGEN组及GEN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别为(106.600±1.172)U·L-1、(96.900±1.677)U·L-1、(99.400±1.113)U.L-1,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9.9%、27.3%和29.1%,细胞凋亡率为(20.20±2.35)%、(9.27±1.30)%、(12.80±4.43)%,与高糖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FMGEN能拮抗高糖诱导体外培养的RCEC损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较其先导化合物GEN所需的浓度低而作用更明显,这种拮抗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随浓度的提高作用越明显。
尹峥夏旭光李湘波凌受良李媛席玲汪佶
关键词:金雀异黄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