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被引量:2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鼓室内联合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h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SOM单耳患病患者,共120耳。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均持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抗原分化簇3受体(differentiation cluster 3 receptor, CD3+)、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differentiation cluster 4 receptor, CD4+)、表面抗原分化簇8受体(differentiation cluster 8 receptor, CD8+)水平,并计算CD4+/CD8+。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纯音听阈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4、IL^(-1)0、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联合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提高SOM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李毅刘宇李钢
- 关键词: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内注射
- 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鼻窦冲洗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冲洗窦腔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l2月我科对38例术后恢复不良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0.05%两性霉素B冲洗窦腔,一组采用氟康唑冲洗窦腔。均在鼻内镜下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不同的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2a,两性霉素B组中18例窦口开放良好,无干酪样物及无脓性分泌物,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1例术腔黏膜水肿息肉样变,并见干酪样物团块,症状不能缓解,有效率94.7%。氟康唑组14例术腔窦口开放良好,无干酪样物及无脓性分泌物,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5例术腔窦口堵塞,黏膜水肿息肉样变,症状不能缓解,有效率73.7%。结论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恢复不良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冲洗窦腔,在促进术腔黏膜恢复,改善症状要优于氟康唑。
- 李征李毅赵保晔
- 关键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两性霉素B氟康唑
-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进行治疗。结果全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经手术治疗,1例未定期复查复发后鼻内镜下清理并上颌窦冲洗后痊愈,余37例均Ⅰ期治愈。结论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 李毅
- 关键词:鼻内镜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 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9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接受鼻内镜手术与氟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治疗,研究组51例接受鼻内镜与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与对照组(8.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疾病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安全可靠。
- 李毅王克
-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 高血压对患者鼻出血影响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 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鼻出血的影响,并探讨高血压和鼻出血管理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7年4月—2021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 072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1病例配对的原则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鼻出血状况。结果 高血压是人群发生鼻出血的危险因素,OR(0.95CI)为1.676(1.077~2.608),P<0.05。高血压患者在发生鼻出血后,最多的选择是急诊室就诊及鼻腔填塞止血。结论 和无高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在发生鼻出血后更易去急诊室就诊,并更易接受鼻腔填塞止血。在处理鼻出血时应考虑高血压的存在。
- 李毅刘宇
- 关键词:高血压鼻出血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TCRF)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1月本院68例NIP患者,予以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33例为对照组,予以鼻内镜下TCRF治疗的35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疗效,术后1 d、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统计术后12个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1.82%)(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5.71%与对照组(21.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TCRF应用于NIP患者,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效果,缓解术后疼痛,具有一定安全性。
- 李毅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疼痛
-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CO2激光切除术,观察组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声带黏膜恢复情况、肿瘤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5.62±2.51)min]、少于对照组[(35.20±5.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14±1.03)d]短于对照组[(7.52±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1 a后,观察组声带黏膜光滑比例(95.12%)高于对照组(87.8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58±3.59)m L]稍高于对照组[(10.45±6.35)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4.88%)稍低于对照组(1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32%)稍低于对照组(19.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与激切除术疗效相当,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缩短手术时间。
- 李毅王克
-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出血量
- 达克宁霜联合4%硼酸酒精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达克宁霜、4%硼酸酒精滴耳液联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外耳道真菌病患者74例,均应用达克宁霜、4%硼酸酒精滴耳液联合进行治疗。结果:74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6例(89.2%),显效7例(9.5%),有效1例(1.3%)。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达克宁霜、4%硼酸酒精滴耳液联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 李毅刘宇
- 关键词:达克宁霜外耳道真菌病
- 泪前隐窝入路术联合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效果
- 2022年
- 目的:观察泪前隐窝入路术联合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前和术后1、3、5 d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前后病变程度(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高于对照组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血清IL-1β、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IL-1β、TNF-α、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前隐窝入路术联合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Lund-Kennedy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术治疗,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不明显。
- 李毅
-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窦炎复发率
- 双频射频机治疗多平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多平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双频射频机微创治疗多平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8例。结果:显效41例(85.6%),有效4例(8.3%),无效3例(6.2%)。术后6个月复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通气不足)指数(AHI)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双频射频治疗机对多平面阻塞的OSAHS的治疗具有疗效高、微创、安全等优越性。
- 刘宇赵保晔李毅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