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炎
  • 4篇皮肤
  • 3篇特异
  • 3篇接触性皮炎
  • 2篇药物
  • 2篇药物性皮炎
  • 2篇药疹
  • 2篇特异性
  • 2篇皮肤病
  • 2篇皮质
  • 2篇皮质类固醇
  • 2篇皮质类固醇激...
  • 2篇外用
  • 2篇利福
  • 2篇利福平
  • 2篇菌药
  • 2篇抗真菌
  • 2篇抗真菌药
  • 2篇类固醇
  • 2篇类固醇激素

机构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林峰
  • 7篇李世荫
  • 4篇张孙曦
  • 4篇陈学荣
  • 4篇孙祥银
  • 2篇陆洁
  • 2篇王晶
  • 2篇王宝华
  • 1篇王欣
  • 1篇段昕所
  • 1篇雷鹏程

传媒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性药疹致敏药物特异检测研究
1998年
应用不同可疑致敏药物作为抗原,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34例FDE患者和20名健康人进行SLTT检测研究。在实验组得到61.76%阳性结果,而健康对照组中无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初复发患者阳性率一致(P>0.05)。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全血培养法SLTT是一个特异性较强、安全。
陆洁李林峰李世荫张孙曦
关键词:药物性皮炎特异性致敏药物
几种咪唑类外用抗真菌药接触性皮炎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用3种常用外用咪唑类抗真菌药,达克宁霜(咪康唑)、联苯苄唑霜及癣敌软膏(益康唑)对185例有外用此类药物史的皮肤病病人进行了斑贴试验。结果斑试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阳性率分别为3.8%及4.3%,说明此类药物是常见的致敏原及刺激原之一。抗真菌剂致敏可出现急性接触性皮炎,应与真菌病加重相鉴别。斑贴试验可以诊断抗真菌剂接触性皮炎,并区分刺激反应与过敏反应。
李林峰王宝华孙祥银林幼青陈学荣李世荫
关键词:皮炎抗真菌药咪唑类接触性皮炎药物疗法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病患者的斑贴试验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用含不同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的斑试剂对172例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史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2例(7.0%)对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有反应。其阳性率仅次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是第5位常见的过敏原。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多见于钱币状湿疹,瘀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疾患。临床表现多为皮损迁延不愈,但也可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过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交叉过敏与多价过敏现象常见;未见全身性反应。
李林峰王晶孙祥银林幼青王宝华陈学荣李世荫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肤病斑贴试验
利福平及其蛋白偶联物致敏兔和利福平特异IgG的检测
1994年
用利福平及两种利福平-蛋白偶联物:利福平-牛血清白蛋白及利福平--兔血清白蛋白免疫兔,用ELISA方法对兔抗血清中利福平特异IgG进行检测。利福平-牛血清白蛋白及利福平-兔血清白蛋白的偶联方式及偶联比例不同。利福平特异IgG的效价分别为:利福平免疫组1:10-1:100,利福平-兔血清白蛋白免疫组1:100-1:10000;利福平-牛血清白蛋白免疫组超过1:1000。抑制实验证明了抗血清的利福平特异性。这些利福平致敏动物模型是首次用利福平或利福平-蛋白偶联物致敏的动物模型。
李林峰张孙曦
关键词:利福平动物模型变态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哪些疾病可引起面部红斑
1999年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容,尤其是面部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如果想要面部美容,首先应做到面部皮肤没有疾病。疾病不去,是无法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的。许多皮肤病可以在面部出现红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1湿疹皮炎类疾患,包括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
李林峰陈诚东
关键词:疾病面部美容红斑面部皮肤美容效果
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对发疹型药疹诊断价值的观察被引量:6
1996年
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对发疹型药疹诊断价值的观察段昕所陆洁王晶李林峰张孙曦李世荫我们对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specificlym-phocytetransformationtest,SLTT)在发疹型药疹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用不同的可疑致敏药...
段昕所陆洁王晶李林峰张孙曦李世荫
关键词:发疹型药疹药物性皮炎
氢化可的松接触性皮炎3例报告
1994年
氢化可的松接触性皮炎3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李林峰,孙祥银,林幼青,王宝华,陈学荣,李世荫近年国外有关氢化可的松(HC)接触过敏反应的报告较多(1)。我国尚未见报道,本科3例,经斑贴试验,确证为HC接触性过敏。病例及方法一、病例报告:病例1...
李林峰孙祥银林幼青王宝华陈学荣李世荫
关键词: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病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扁平苔藓1例被引量:3
2000年
报告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扁平苔藓。患者女 ,28岁,面部蝶形红斑 3个月,躯干、四肢紫红斑丘疹伴脱屑 1个月,伴关节疼痛。血清抗核抗体及抗 Sm抗体均阳性。手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扁平苔藓。
王红兰李林峰雷鹏程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扁平苔藓并发症
从治疗整体观评价新一代皮肤抗真菌药——特比萘芬被引量:3
1995年
从治疗整体观点对新一代皮肤抗真菌药特比萘芬进行了评价。特比萘芬是一广谱杀真菌药,体外试验对皮肤癣菌、丝状真菌、双相真菌、暗色孢属真菌及某些酵母菌均有作用;临床上,口服特比萘芬对甲癣、体股癣等浅部真菌感染及孢子丝菌病均有满意疗效,且安全性好,使用方便。药效经济学分析特比萘芬治疗甲癣与其它口服抗真菌药比较疗效较高而花费低。
李林峰
关键词:抗真菌药特比萘芬药理学
琥珀酸酐—碳二亚胺法制备高结合比利福平人工抗原被引量:5
1994年
制备利福平人工抗原是研究利福平变态反应的关键步骤之一,而利福平分子十分稳定,难以直接和蛋白结合成高偶联比的偶联物。利用利福平分子上的-OH,通过琥珀酸酐法酰比利福平后,再用碳二亚胺法使之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了稳定的利福平-蛋白质偶联物。紫外光谱分析征明偶联成功,分子偶联比例为20.8:1。
李林峰李世荫崔季巧王欣张孙曦
关键词:利福平人工抗原碳二亚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