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会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在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PDU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3D-PDUS检查结果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应用价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D-PDUS相关血流参数[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特异性超声征象。结果106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4例(子宫内膜息肉组),其中单发33例,多发3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组)。3D-PDUS检查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5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7例,对照病理结果其误诊7例,误诊率为7.81%,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31%、87.23%、93.40%,子宫内膜息肉预测值为90.63%,子宫黏膜下肌瘤预测值为97.62%。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VI、FI、VFI均低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回声等级、有无周边声晕、肿块大小、肿块形态、显像内膜夹角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PDUS可清晰直观的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灶部位及形态,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鉴别区分与其在临床症状及超声影像上较为相似的子宫黏膜下肌瘤。
- 李延会马雅秀范娜徐嘉阳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子宫黏膜下肌瘤
- 超声多切面联合扫查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被引量:2
- 2017年
- 永存左上腔静脉(perman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较常见的体静脉异常连接。胎儿PLSVC提示发生心脏畸形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尤其是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增加[1]。
- 周锋王宏伟李晓彦李延会
- 关键词: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超声主动脉缩窄心脏畸形
- 超声诊断胎儿肺动静脉瘘1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提高对胎儿肺动静脉瘘的认识及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少见胎儿肺动静脉瘘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孕妇32岁,孕30+3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见:心胸比例增大,右肺动脉及右肺上静脉扩张,流速增加,之间见异常沟通。房间隔卵圆孔开放,卵圆瓣在右房内活动,可见左向右为主双向分流。结论:肺动静脉瘘临床较少见,在胎儿时期检查发现肺动静脉瘘罕见。
- 王宏伟李晓彦李延会
- 关键词:胎儿肺动静脉瘘超声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以淋巴结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诊断腋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检出腋下转移性淋巴结33例,未转移69例;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转移36例,未转移66例;CT诊断检出转移39例,未转移63例;联合诊断检出转移38例,未转移64例;多普勒彩超、CT及联合诊断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1.82%、93.94%、96.97%、86.96%、88.40%、91.30%;85.29%、90.20%、93.14%,联合诊断各项诊断效能数据最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对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较单一检查诊断更高,临床中应综合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判定,为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 李延会马雅秀范娜徐嘉阳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CT乳腺癌
- 三维超声测量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NT)可行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为确定孕早期三维超声重建胎儿正中矢状面测量颈项透明层(NT)的可行性,并提供一套标准扫查方法。方法 81例孕11~13+6周单胎纳入研究,应用标准二维超声和三维重建胎儿正中矢状面测量NT,评估两种方法成功率的差异,对比两种方法测量NT的相关性。结果 72例胎儿完成NT测量,标准二维超声成功率90.3%(65/72),三维超声成功率94.4%(68/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59例胎儿两种方法均获得NT测量,二维超声测量NT均数±标准差是(1.2±0.3)mm,三维测量NT均数±标准差是(1.2±0.2)m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2),两种技术有相当高的相关性(r=0.960,P<0.001)。结论应用一套标准化三维容积扫查技术,重建胎儿正中矢状面有很高成功率,NT能够被准确可靠测量,当二维超声不能直接获得测量胎儿NT理想平面时,该技术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 周锋王宏伟李晓彦李延会
- 关键词:三维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
- 高频超声对三种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三种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价。方法:选取在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和Warthin’s瘤患者,对3种肿瘤的超声表现特征进行观察比较,探讨超声特征对3种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种肿瘤的直径、位置、均匀性、形态规则、血流信号分型和后方回声增强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相比较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s瘤左侧占比明显更高,基底细胞腺瘤左侧占比低于Warthin’s瘤;多形性腺瘤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血流信号Ⅱ~Ⅲ比重低于基底细胞腺瘤和Warthin’s瘤;基底细胞腺瘤均匀性高于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s瘤,差异明显(P<0.05)。超声诊断多形性腺瘤、Warthin’s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的准确率分别为79.17%、80.88%和75.67%。结论:在多形性腺瘤、Warthin’s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不但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对患者的肿瘤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李延会杨梦婵李勇
-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超声诊断
- 常规超声与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BI-RADS分类及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和BI-RADS分类的价值。方法选取63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共63个肿块)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显像特征,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能力和BI-RADS分类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显像特征显示在增强顺序、增强模式和增强后肿块增大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造影剂分布、病灶内充盈缺损和周围穿入血管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度和对恶性肿块的诊断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 <0. 05),而超声造影检查对恶性肿块的诊断特异度略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 0. 05)。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BI-RADS 4b类和5类,但对BI-RADS整体的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提高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能对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进行修正,但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并且应该将疾病所处的阶段加入研究。
- 周锋王宏伟李晓彦李延会
- 关键词:乳腺肿瘤实时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