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 作品数:88 被引量:509 H指数:13 供职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时间窗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间窗溶栓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时间窗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溶栓时间在4.5 h内,对照组溶栓治疗时间在4.5~12 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48%,对照组有效率78.57%,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72±1.63)分,治疗后1个月的NIHSS评分(2.15±0.87)分,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1.14±0.38)分,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Fue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血管急性再闭塞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溶栓时间窗在4.5 h内,具有较高治疗效果,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良好,血管急性再闭塞率低,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冯艳 袁丽品 祁亚伟 李学关键词:溶栓时间窗 神经功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生活质量 河南地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患者临床表现与分子生物学的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临床诊断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SCA)的9个家系55例患者SCA3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并对异常等位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结果检出2个家系(10例患者)为SCA3,阳性率17.1%,测序证实其异常等位基因的CAG重复数目在70~79次之间,平均重复数(74.2±3.8)次。测序发现SCA3基因在重复起始序列的第3、4、6拷贝位置出现变异,CAG分别由CAA、AAG和CAA替代。SCA3基因中在重复起始序列的第3、4、6拷贝位置出现变异,CAG分别由CAA、AAG和CAA替代。结论 CAG重复数检测是确定患者基因突变的重要证据;CAG重复序列的异常扩增是SCA3患者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 李学 王泽帅 马建军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相关危险因素及MTHFR基因 马建军 孙翠萍 翟亚萍 李学 冯艳 袁丽品 杨红旗 李燕 徐军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cerebralinfarction,SCI)的发生与一些特殊的危险因素相关,也能影响到患者是否遗留残疾的存活质量,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CI是广泛脑血管病的标志性特征,从...关键词:关键词:脑梗死 脑血管疾病 疾病防治 脑血管疾病 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前瞻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前瞻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PD患者32例(PD组),在未服药时和服用苄丝肼左旋多巴第8周时,分别进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测试,利用标准的情绪图片(包括正性、负性和中性效价)进行情绪记忆测试,并与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服药前EBPM、TBPM、负性情绪图片再认成绩明显降低[(3.6±1.3)分vs(6.4±2.1)分,(3.7±1.3)分vs(5.3±1.5)分,(8.4±1.2)分vs(14.1±1.9)分,P<0.01]。PD组服药后TBPM较服药前明显升高[(5.2±1.4)分vs(3.7±1.3)分,P<0.01]。结论早期未治疗PD患者存在EBPM、TBPM和负性效价情绪记忆损害;左旋多巴可改善PD患者的TBPM,而对EBPM和情绪记忆无影响,推测多巴胺耗竭在TBPM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马建军 李学 杨红旗 祁亚伟 冯艳 袁丽品 徐军关键词: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额叶前皮质 纹状体 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对脑桥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对脑桥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43例脑桥梗死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电刺激诱发BR的检测,采用欧洲脑卒中评分(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ESS)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量表对每位患者在BR检查当日和4周末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脑桥梗死组病灶侧R1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病灶侧R1的潜伏期较健侧也显著延长(P〈0.001)。脑桥梗死组BR各波的异常率以R1最高,占81.4%,而R2和R2'的异常率分别为23.3%和25.6%。R1的异常率显著高于R2和R2'(P〈0.001)。双侧脑桥梗死(双侧均有病灶,每侧病灶直径均〉3mm),导致BR各波均未引出。一侧脑桥单个梗死灶,梗死灶直径〉3mm,主要引起R1潜伏期延长;一侧脑桥单个梗死灶,梗死灶直径0.5~3mm,BR各波潜伏期均正常。R1波未引出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重,ES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低于R1潜伏期延长组和R1潜伏期正常组(P〈0.001);R1潜伏期正常组预后最好,4周末其ESS评分和ADL评分均较1周内显著提高(P〈0.01和0.001);R1潜伏期延长组次之。结论脑桥梗死患者的BR异常以R1潜伏期延长为特征。脑桥的病灶主要引起R1异常,进一步提示R1的反射中枢位于脑桥。BR的异常类型可大致反映脑桥梗死病灶的范围,BR的R1异常可作为脑桥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评价的电生理指标之一。 孙翠萍 马建军 李六一 李学 徐军关键词:电刺激 瞬目反射 脑桥梗死 预后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多发性硬化患者下肢肌肉痉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前瞻性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下肢痉挛状态、步行能力和残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痉挛的多发性硬化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进行辅助训练,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和功能残疾扩展量表(EDSS)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步行能力及残疾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MAS分级、FAC分级及EDSS评分[对照组(3.36±1.06)、(4.03±1.64)和(5.03±1.39)分;治疗组(2.74±1.05)、(4.12±1.57)和(3.98±1.53)分]均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评分[对照组(4.11±1.02)、(3.11±1.38)和(6.21±1.57)分;治疗组(4.21±1.13)、(3.07±1.27)和(6.07±1.15)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AS分级和E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FAC分级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下肢肌痉挛程度和残疾水平。 冯淑曼 李学 杨红旗 王冰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肌电生物反馈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帕金森病伴冰冻肩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帕金森病(PD)伴冰冻肩患者的疔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PD伴冰冻肩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颅直流电刺激组(简称tDCS组)、关节松动术组(简称JM组)及联合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PD药物(如多芭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治疗,根据每位患者实际病情酌情调整药物剂量及配伍。tDCS组、JM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辅以经颅直流电刺激或关节松动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和关节松动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8d后分别采用欧洲肩关节协会制订的Constant量表(包括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及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第22项关节僵直程度评分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Constant量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僵直程度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tDCS组、JM组及联合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28d后联合组患者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僵直程度评分[分别为(13.6±1.0)分、(18.7±1.3)分、(16.7±1.8)分、(34.6±1.8)分及(1.7±0.5分)]均显著优于tDCS组[分别为(8.5±0.6)分、(12.2±0.5)分、(13.3±1.0)分、(18.7±1.7)分及(2.9±0.5)分]及JM组[分别为(7.6±0.7)分、(11.4±1.7)分、(12.2±0.8)分、(17.2±1.0)分及(2.7±0.8)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能显著缓解PD伴冰冻肩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僵硬程度,提高肩关节肌力、关节活� 李学 李六一 张俊红 祁亚伟 吴少璞 杨红旗 李东升 孔锐 马建军关键词:帕金森病 关节松动术 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9年 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是一组包括多种共济失调亚型,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现已有公认的各种分类方法;各亚型的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以核苷酸多态重复有关的基因型最为常见,多数是由于致病基因内存在CAG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导致含有多聚谷氨酰胺链的突变蛋白在细胞核内沉积形成核内包涵体。 李学 王泽帅 马建军 徐军关键词: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 分子生物学 基因型 定量步态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定量步态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定量步态,了解步态障碍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步速为(0.77±0.15)m/s,快于对照组的(0.58±0.21)m/s(t=2.871,P<0.05);两组研究对象开始接触、姿势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38,P<0.05;t=6.348,P<0.01)。结论通过定量步态分析法,可以发现PD患者的步态异常,定量步态分析对于早期发现运动功能障碍和监测疾病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立帕金森病发病早期诊断技术和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学术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吴少璞 祁亚伟 李学 马建军关键词: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障碍 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SFA)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非同期对照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7月)和SFA组(2019年8—12月),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SF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SFA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分别对患者的情绪、睡眠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HAMD、PDSS、PDQ-39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FA组HAMD、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FA模式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郑银燕 李学 王丽 刘梦君 李东升 张雪妨 刘畅 李新艺关键词:帕金森病 抑郁 睡眠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