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作品数:48 被引量:173 H指数:9 供职机构: 贵州省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干旱胁迫下锥栗幼苗的代谢组学分析 2025年 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为探究其响应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以锥栗幼苗为对象,设置对照组(土壤相对含水量80%~90%)以及干旱胁迫T2(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和T4(土壤相对含水量20%~30%)两个处理组,采集叶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CK vs T2处理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128个,CK vs T4处理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124个,T2 vs T4处理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164个。在干旱胁迫10 d和20 d条件下共有极显著上调(P<0.01)的差异代谢物为衣康酸,判定其是锥栗抗干旱的关键代谢物质。通过代谢通路的影响因子总共筛选出14条主要通路,其中β-丙氨酸代谢与淀粉和蔗糖代谢是干旱胁迫10 d和20 d条件下共同存在的代谢通路,证明这2条代谢通路与锥栗抗旱性存在密切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锥栗的耐旱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童琪 任少华 张梅 张驰强 王陈 李贵 陈瑞 吴敏 李媛媛关键词:锥栗 干旱胁迫 紫花松果菊盆栽种植研究初报 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采用几种基质及不同遮荫条件对紫花松果菊种子萌发方面的影响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得出:(1)与珍珠岩、菜园土(腐殖土+田园土(1∶1))、沙等其它基质相比,菌粑(蘑菇渣+菜园土(1∶1)为紫花松果菊种子萌发和生长较适宜的基质;(2)紫花松果菊种子在萌发前期需要阳光和通风条件,在萌发中后期需要一定遮荫和保温保湿条件,在成苗期需要恰当的光照和温度,太过遮荫不利于展叶成苗。从总体上来看,25%遮荫条件下紫花松果菊种子萌发总数、出苗率、成活数、成苗率均高于其它遮荫条件。 陆叶 周洪英 李媛媛 储蓉关键词:种子萌发 基质 遮荫 贵州20种乡土园林植物的原生境状况及栽培繁殖试验 被引量:6 2011年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种质资源,根据贵州乡土特色植物的珍稀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比较优势原则,筛选了贵州20种乡土园林植物,对其原产地生境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进行了引种栽培繁殖试验,并采用产品指标等级评价方法对其市场化开发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种乡土园林植物都处于稀有或濒危状态,但基本得到了保护,生长状态良好。经引种栽培与繁殖试验,20种供试植物中,种子繁殖出苗率为33%~90%;扦插繁殖存活率为42%~88%;栽培繁殖系数为0.62~0.97;产出周期为3~4 a。山茶属(8种)、石笔木属(2种)、槭树属(4种)和道真润楠等较适合批量繁殖后供生产上利用。 刘海燕 邹天才 周洪英 李媛媛关键词:栽培繁殖 稀有濒危植物长柱红山茶种群特征及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2016年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Iongistyla Changex F.A.ZengetH.Zhou)是贵州特有经济植物,分布于贵州省金沙沟桫椤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海拔950~1400m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为我国珍稀濒危物种。通过对长柱红山茶密集分布的两个典型样地(望乡坡A和方山B)采样调查,采用径级代替龄级的方法绘制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In(In))、生存率函数(Sn)进行生存分析研究,用动态指数(Vn、Vpi,)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发展动向。结果表明:长柱红山茶种群的年龄结构总体上呈衰退型早期阶段,即中龄个体数量多、幼龄个体数量少,其生存曲线基本属于Deevey—I型;生命表及其相关曲线分析显示,长柱红山茶种群有早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逐步衰退的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发现,幼苗不足,自然更新困难,但仍有一定的恢复潜力,且A种群受环境影响较大,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A、B两个种群的衰退现象是在最近的1~2个龄级时间内开始的,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未来4个龄级时间后,该物种原生种群将进入典型的衰退型年龄结构。因此,系统研究其种群特征及繁殖规律,并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采取人工繁育幼苗并种植回归原生境或引入相似生境中,通过栽培增加其种群数量和扩散能力,对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海燕 杨乃坤 李媛媛 洪江 邹天才关键词:种群特征 特有植物 稀有濒危植物贵州红山茶的种群空间格局及关联性研究 2025年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系山茶属下接受物种名称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的异名,是贵州省自然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物种稀有濒危。为探究贵州红山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关联性特征,该研究在实地踏查基础上,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种群各生长阶段植株分布特点及关联性进行了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红山茶种群各发育阶段植株在较小尺度下均为集群分布,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个体间聚集程度逐步降低,呈现出由集群分布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的趋势,具有显著的小尺度聚集、大尺度随机的基本特征。(2)小尺度下,植株相互庇佑提高种群存活率,种群各相邻年龄阶段植株均表现出正相关,其相关性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并走向负相关;中-大尺度下,中龄、成年植株抑制林下更新以保障其生长优势。物种发育原始、生境资源竞争压力大、种内自疏牵制性强及生境干扰等因素,是贵州红山茶种群因难于扩散而呈狭窄分布特征以及物种稀有濒危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自然分布种群生境条件、疏林结构适当调整以及物种迁地保育和育苗回归栽培是保障贵州红山茶种群稳定繁衍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贵州红山茶植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创新利用提供了种质基础和科学依据,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研究植物种群发育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唐凤 李媛媛 杨乃坤 周泉 刘海燕 邹天才关键词:稀有濒危植物 珙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珙桐是珍稀的第三纪孑遗树种,也是优良的用材兼园林绿化树种。开展珙桐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珙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该文从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败育基因和抗胁迫基因等方面对珙桐树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加快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珙桐乃至其他树种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周鑫伟 李媛媛 张驰强 周庆关键词:分子标记 基因工程 珍稀树种 贵州省植物园香榧良种采穗圃建设初报 被引量:4 2016年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种和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保健、药用、水土保持等综合利用价值。种植香榧不仅对贵州省石漠化治理、低效林改造等意义重大,而且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开辟一条捷径。本文对香榧各方面价值做了综合论述,并详细介绍在贵州建立良种采穗圃的必要性,以及良种采穗圃建立前准备工作,建立后的管护,建设概况,建设意义等做全面的阐述。 任少华 龙成昌 李媛媛 范志伟 周鑫伟 周庆关键词:香榧 良种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皱叶瘤果茶的种群生态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015年 皱叶瘤果茶(Camellia rhytidophylla)是颇具经济价值的特有濒危植物,分布于贵州高原亚地区(Ⅲ D10d)开阳县花梨镇洛旺河流域海拔573~920 m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研究其种群生命特征与保育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皱叶瘤果茶疑似分布区(6 km^2)开展踏查,在密集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详查,分析其种群结构、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皱叶瘤果茶种群结构为增长型,幼龄树在种群中占的比重达46.38%,种群密度大小为幼龄树>中龄树>成年树,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分别在Ⅰ龄期和Ⅳ龄期出现2个高峰,随后又同时在Ⅲ龄期和Ⅵ龄期出现2个低谷。2个样地内的幼树种群在所有尺度下均呈集群分布,中龄树种群在小尺度上呈集群分布,在大尺度上则表现为随机分布,成年树种群由于人为活动干扰和生境异质性而使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不同。各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关系不密切,均表现为负相关或不相关。皱叶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其物种生物学特性、生境异质性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繁殖率极低是限制种群扩散的关键因素,生境异质性、山丘阻碍种子散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其种群狭限分布的主要原因。 刘海燕 杨乃坤 邹天才 李媛媛 洪江关键词:特有植物 静态生命表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短视频类APP主界面设计要素提取研究 李媛媛一种雌激素诱导的前列腺纤维化体外细胞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细胞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雌激素诱导的前列腺纤维化体外细胞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以人类正常前列腺基质细胞系WPMY‑1细胞为模型,以不同浓度雌激素作为诱导剂刺激WPMY‑1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 李媛媛 田野 井沆 陈小龙 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