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455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Bub1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胃癌中Bub1和p53表达情况,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中Bub1和p5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Bub1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黏膜中Bub1的阳性表达(P<0.05)。Bub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正常黏膜中p53表达均为阴性,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基因Bub1和p53表达异常是胃癌产生的机制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是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李刚强周海亚朱瑞
- 关键词:胃肿瘤遗传学BUB1P53免疫组织化学
- ^(60)Coγ亚致死量辐射致小鼠外周血中microRNA表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亚致死量辐射对小鼠外周血micro RNA(mi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小鼠接受2 Gy全身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6、24和72 h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用Agilent miRNA芯片技术筛选小鼠外周血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照射后6 h差异表达miRNA共16个,其中13个上调,3个下调;照射后24 h差异表达miRNA共36个,其中13个上调,23个下调;照射后72 h差异表达miRNA共30个,其中13个上调,17个下调。且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表达miRNA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15个miRNA组成的表达谱,对辐射损伤时间的判断有很好的效果,准确率在90%以上。2 Gy照射后,24 h和72 h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表达量化方面优于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结论外周血miRNA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为探索早期辐射损伤后的辅助诊断指标提供了一定参考。
- 李刚强朱瑞周海亚焦成文
- 关键词:电离辐射MIRNA基因表达谱
- ABCG2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ABCG2和CD44V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ABCG2和CD44V6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BCG2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68.3%vs 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G2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有关,P<0.05。6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未检测CD44V6阳性表达,60例大肠癌中CD44V6阳性表达38例(5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ABCG2和CD44V6表达异常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关。ABCG2可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李刚强朱瑞周海亚刘萍
- 关键词:大肠肿瘤CD44V6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