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捷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IMPs对口腔鳞状细胞癌β-DG表达特征影响的研究
- Dystroglycan/(DG/)是联结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关键结构,它由2个亚单位组成:α-DG位于细胞膜表面与细胞外基质相连;β-DG为跨膜蛋白与α-DG相结合。研究表明人类某些恶性肿瘤中的β-DG表达异常,而这种异...
- 景捷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 文献传递
- 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总结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D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22例28侧DSFMC分型,总结各类型DSFMC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DSFMC以Ⅱ型骨折最多,占57%;其次为Ⅲ型骨折和Ⅰ型骨折,分别占25%和18%。②5侧Ⅰ型骨折均行骨折片摘除术;16侧Ⅱ型骨折中,9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5侧行骨折片摘除,2侧切除髁突;Ⅲ型骨折中有5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2侧行摘除骨碎片,修整髁突残端。③22例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张口度为33.9 mm,平均张口偏斜1.5 mm,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咬合关系完全恢复正常17例,5例术后仍有1 ̄2 mm的前牙开!,经调!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④术后再植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微型接骨板无明显变形。结论DSFMC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张口度、张口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再植髁突无明显吸收。
- 景捷赵洪伟孙钢夏辉李龙江
-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坚固内固定
- 颊黏膜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颊黏膜鳞癌HIF-1α的表达,同时,明确HIF-1α表达与性别、年龄、病史、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核分裂数、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等指标的关系。结果:HIF-1α表达阳性者31例(69%),阴性者14例(31%)。HIF-1α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癌巢的中央部分。肿瘤直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这3个指标与HIF-1α阳性表达程度有关:肿瘤直径较大者(T3+T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较小者(T1+T2)(P=0.008);已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未出现转移者(P=0.037);高临床分期者(III+IV期)高于低分期者(I+II期)(P=0.011)。另外,HIF-1α表达呈阳性的颊黏膜鳞癌的肿瘤厚度为4.87mm,明显高于呈阴性表达者3.81mm(P=0.046)。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随着生存月数的增加,HIF-1α阳性表达的程度下降。结论:颊黏膜鳞癌HIF-1α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HIF-1α的高表达者既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分期。另外,HIF-1α也可作为一个判断颊黏膜鳞癌术后生存时间的指标。
- 景捷孙钢夏辉李龙江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