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磊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汉语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虚指
  • 1篇异名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变异
  • 1篇语言规范
  • 1篇实指
  • 1篇双及物结构
  • 1篇主观大量
  • 1篇自然焦点
  • 1篇教学研究
  • 1篇句法
  • 1篇句法现象
  • 1篇华语
  • 1篇教学
  • 1篇汉语教学
  • 1篇汉语教学研究

机构

  • 4篇渤海大学

作者

  • 4篇方磊
  • 2篇朱天娇
  • 1篇王世凯

传媒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掉”的相关句法现象与对日韩学生汉语教学
2011年
"掉"是一个词义丰富而且用法比较复杂的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掉"是一个重点词,也是一个难点词。因此,关于"掉"的对日韩学生教学和研究都受到人们的重视。
朱天娇方磊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有”的焦点标记功能
汉语中,“有”既可以表示比较实在的意义,作句子的谓语或谓语中心,也可以表示较虚的意义,不作句子的谓语或谓语中心。而且,在一些“有”字句中,“有”不具有实在的意义,不充当句法成分,其中的“有”只起到语用上的突出、强调作用。...
方磊
关键词:主观大量自然焦点
文献传递
带“他”的双及物结构式歧义解析
2011年
"VP+他+N(数)"是否歧义的关键就在"他"是否虚指。当动词为一价时,"VP+他+N(数)"中的"他"虚指,整个结构不产生歧义;当动词为非一价时,"VP+他+P(数)"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这时"他"的虚实情况还与N(数)的数量大小有关系。数量比较小时"他"表实指,数量超过认知恰适量越多,"他"就越容易虚指。
方磊朱天娇
关键词:双及物结构虚指实指
《全球华语词典》中异名词语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异名词语是《全球华语词典》收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的是重要的华语词汇资源。对《词典》中异名词语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其主要来源于外语、方言和网络用语,是语言接触、人口流动的体现和结果。异名词语本身表现趋异,趋同成为主流则说明华语圈的对话在扩大。《词典》具有多能性,在记录语言变异、构建和谐华语生活及语言资源管理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王世凯方磊
关键词:华语语言变异语言规范
共1页<1>
聚类工具0